探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路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学生语文学习,是比较单一的,以书本为主,单项操练,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这样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语文综合性的学习,打开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拓展了语文学习的领域,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呢?
  一、以课本为依托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学生在课堂阅读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课本为主,经典的选文中蕴含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所以,教师要有开放的意识,立足课文挖掘设计,可以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学习,让孤立的、单一的课文丰厚起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精彩起来,从而在综合性的学习中提高语文能力。
  1.开掘课文。课文中描写的形形色色的事物,蕴含的丰富的知识,以及表达的方法等,都可以进行挖掘。教师可以就这些内容,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及对知识的理解。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能力。
  《三顾茅庐》是根据《三国演义》有关内容改写的。其中诸葛亮的才能到底有多大?这个人是否帮助刘备赢得了天下,是学生想探究的问题。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我设计了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是“走进诸葛亮”,分为三个板块:“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的文章”、“诸葛亮的为人”。在大量的信息搜集和阅读实践中,学生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神机妙算”、“忠心报国”等品质,都会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更重要的是,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都在这样的综合性的学习中获得了提高。
  再如,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对于文中介绍的非典,学生不够了解,非典中涌现的典型事例还有很多。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在学习课文之前,我组织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搜集有关非典的图片、故事、知识,在班里举行一次小型的展览。学生以“导游”的形式,对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搜集信息、语言表达、口语交际等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培养。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课文,就水到渠成了。
  2.人物索引。小学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很多人物在历史和文化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这些人物,进行拓展,设计综合性的学习,一方面利于对人物充分感知,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历史和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情趣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七律·长征》一诗,为了让学生对伟人毛泽东有更深入的了解,我设计了“走进伟人毛泽东”的主题学习活动,并把这次活动分为“毛泽东的诗词诵读”、“毛泽东的故事演讲”两个板块。在诵读其他诗词时,学生和这首诗进行比照,感受毛泽东的博大胸襟和非凡的气势,通过走进伟人故事,感受他的历史功勋。伟人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丰满了起来。
  3.学科融合。所谓学科融合,就是以语文学科的某一点为切入口,引入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学科融合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值得说明的是,学科融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是以语文学科为主,其他学科是辅助性的手段。当然,在活动中,学生提高的不仅仅是语文能力,还包括相关学科的能力。
  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我请音乐老师来到课堂,和我共同执教这节课,让学生当堂学唱这首歌。新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不仅很快理解了诗歌,而且学会了演唱。
  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时,我设计了一次“秋天的画展”活动。让学生以“北大荒的秋天”和“家乡的秋天”为主题,分别创作两幅画,在班里进行展览。同时,对所画的内容进行介绍。学生从课文的秋天,走进家乡的秋天,在作画中,情感得到了迁移。对家乡秋天的创作及内容的介绍,把美术和语文结合了起来,让不同学科在这里融合,并发挥积极的作用,学生的审美及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以生活为源泉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学习源泉,设计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语文素养得到综合性的发展和提高。
  1.留心地方资源。地域特色,地域的文化、物产、历史、人物……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好资源。学生在对本地方的资源进行挖掘的过程中,就了解了地方的文化、民俗风情,自然产生了自豪感。
  比如,我们这地方生产石头,各种各样的石头,不仅成了装饰品,而且形成了地方的一种产业,给地方带来了经济利益。为此,我设计了一项以“地方的石头”为主题的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活动分两方面内容:一是对水晶的了解;二是对普通石头的了解。分别从历史、种类、形状、作用、制作流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以图片、文字等为主的学习资料。学生在社会实践调查中,对地方的石头这一物产,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这一物产濒临灭绝,以及给地方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面对这样生发的问题,我及时组织学生给环保部门写一封信,综合性的学习产生了连锁效应。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社会责任感也得以唤醒。
  2.亲近自然环境。地方的自然环境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内容,利用一些节假日组织学生到自然中,开展丰富的学习生活,变封闭的学习为开放的学习。春天来临,我组织学生进行春游,在春游中,布置学生进行吟诵描写春天的诗歌比赛,举行野炊活动,写观察日记。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路径还有很多,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有意识地经常设计组织一些这样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的影响。文章以2型糖尿病的患者,伴有蛋白尿、糖尿病眼底改变,排除其他可能肾脏病变患者为例,接受氯沙坦50mg/d×8周,继以氯沙坦10
摘 要: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情态隐喻理论为依据,结合世界瞩目的美国总统大选电视直播辩论,着重探讨了英语中情态隐喻应用于公众表达时的功能评价与效用解析。总统候选人在电视直播辩论的情境下使用情态隐喻可以展现自身学识,凸显论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并起到衔接议题、表达自身政治诉求的愿景,有利于候选人与选民建立良好关系,最终达到其政治目的,直至赢得大选。  关键词: 情态隐喻 人际对话功能 电视辩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升,“汉语热”迅速升温,许多国际友人都热衷于汉语的学习,对外汉语推广已成为一门炙手可热的学科。在国际背景和跨文化交流的环境下,针对外国人的汉语言推广中汉语言文化元素地位与日俱增。对外汉语推广中如何处理好汉语推广与中国文化推广的关系、如何选择文化推广中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对外汉语推广中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播等问题,已成为当前对外汉语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  在几年的
期刊
  本研究比较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和非冠心病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差异,探讨血管炎症的标志物MPO与ACS的关系。  研究分析血浆MPO的
摘 要: 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日益凸显重要性,甚至成了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的、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交流的过程,具有多变性、互动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朗读、演讲等简单的语言训练,还应该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培养方法 交际能力  在语文能力中,交际能力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在今后
摘 要: 文章通过对语文教师修养、学生心理特征和课堂的教学技巧及经验的研究,探讨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从而使学生爱上语文课,享受语文课。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育方法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它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培养学生能力,涵养学生品德的重要使命。小学生思想单纯,热情上进,可塑性极强,如何通过一个个如画卷般的汉字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瑰丽雄健,如何通过一篇篇富有
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数控加工刀具的特点、分类、选用原则及其应用。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selection principl
摘 要: 学生阅读感悟语文教材文本,总会遇到不可能突破的难点。对学生不可突破的难点往往都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就已经预估得到的,也就在预设教案时思考学生突破阅读感悟难点的方法和策略。本文从运用思维的角度,对学生突破语文教学难点进行思考,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运用思维 突破难点 策略思考  平时的语文教学,让学生阅读感悟,我们总在学生阅读感悟的难点不能突破而犯愁或者就是某些意义上犯难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粘膜的革兰氏染色阴性、螺杆状、微需氧菌;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感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Hp的抗感染治疗存在较大问
摘 要: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教学最高境界。作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针对如何让语文课上出自己的味道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文味 教师素质 诵读方式 情感理解  随着语文教学的日益发展,我们遗憾地发现语文味开始逐步淡出语文教学的视野,语文味越来越少。语文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语文味更是其精髓所在,如何上出语文课自己的味道,让学生在语文味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