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家”:从草根行为变成国家行动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插图/ANKEL

  颁奖词
  表面上,这是一场资助昔日抗战老兵的行动,其实是我们自身的救赎之旅。与龙越一同改变的,还有个体本身。关注和帮扶“老兵回家”的点滴草根行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国家行动。这场行动,超越了政治和历史上的隔阂,让生命得到尊重,使人性得以彰显—这是龙越最大的价值所在。
  很多新闻人对历史不感兴趣,因为新闻追求的总是“最新发生的事情”。孙春龙亦曾如此。
  改变,始于一次采访。彼时,孙春龙在一家杂志社做记者。采访中,孙春龙问一位国民党老兵:“你们(国民党)为什么不抗日?”
  老兵大为光火:“谁说我们不抗日?你去国殇墓园看看,那里埋的,哪一个不是远征军的弟兄?”
  孙春龙开始留意远征军这段历史。后来,他知道云南腾冲有座国殇墓园:那里埋着很多在抗战中牺牲的国民党老兵。
  今年12月3日,西安的一座茶楼里。孙春龙和《南风窗》记者再度说起这个曾令他尴尬的场景时,颇为感慨:“那段历史,我们知道得太少了。”
  不过,令孙春龙震撼的,是沦落云南边境一位叫董赵朝的老人。这位老人的老家在四川省三台县。当时,董老希望孙春龙帮忙寻找到他的故乡。孙春龙满口答应。
  但寻找到这位老兵的故乡,难度远比当初设想的艰难。因为60多年过去以后,这位80多岁的老人对故乡的印象,已经很模糊。现实中,他的故乡也早已在现代化进程的机器轰鸣中,面目全非。
  麻烦还在于,老人的故乡后来改了名。后来孙春龙咨询了当地的地名专家,才找到了董赵朝的故乡。
  当孙春龙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老人时,得到的却是“老人已经去世很长一段时间”的消息。
  闻此,孙春龙错愕、无语,整个人像触电一般。顷刻间,站着一动不动。
  这一刻起,孙春龙做出了他人生中非常重大的决定:辞职!专职服务于“老兵回家”工作!
  这时的孙春龙,已是这家杂志社总编辑助理。这一年是2011年。
  2011年11月11日,由孙春龙等9个自然人和一家企业,发起成立一家专职服务老兵的慈善机构—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龙越)。
  随后的故事,围绕着这家机构展开。

坚 持


  讲述这家机构前,有个背景需要解释。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属殖民地缅甸,成了二战在亚洲的一个主战场。当时,陷入欧洲战场的英国,无更多精力和兵力顾及缅甸。为抗击日本法西斯进攻,英国请求中国出兵,联手御敌。
  对中国而言,这场战役至关重要:战役涉及国际援助能否通过中国西南的大后方。只有确保西南大后方通道畅通,才不至于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这种背景下,中英在重庆达成了联手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协议。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派出数十万的军队前往缅甸等国参战。这是一场为保家卫国而走出国门征战的国家行动。这批军队被称为中国远征军。
  战场上,远征军英勇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但战争胜利不久,国内又发生一场兄弟之间的战争。
  “战胜者建立了新中国,战败者败走台湾。”孙春龙说。而曾经代表国家到缅甸等国出征的远征军,则无奈滞留在缅甸等国。
  其他一些军人,即便回国,也偷偷流落在云南等地的偏僻山村。由于政治立场不同,很多原子化的军人个体,散落民间后,寂寥无声。
  60多年过去了,无论滞留缅甸,还是流落在云南民间的老兵,都有很浓的归乡情结。但滞留在缅甸的老兵,很多没有身份证,也因家境贫寒或信息不通达等因素,到死,他们归乡的愿望也始终不能满足。
  为满足这些老兵的归乡愿望,2008年起,孙春龙有意识地为这群老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董赵朝突然去世后,孙春龙深刻意识到,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公益活动,等不起!
  如果说辞职并专职于“老兵回家”的活动,多少有些冲动的话。但成立专门慈善机构,坚持好好走下去,则需要一份超越冲动的激情。否则,事业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龙越刚成立时,就遇到了难题。当初,孙春龙没有打算将机构的注册地选在深圳,但其他城市都要求社会组织必须有主管单位挂靠。这是政府担心出事后,找不到人负责,挂靠谁自然就可以找誰负责了。制度设计是这样,现实中,很多单位领导因担心社会组织在政治上的不正确,所以不愿意让社会组织挂靠。
  那时,深圳是全国唯一不需要挂靠单位,也可成立公益机构的城市。
  现实中,龙越服务的是老兵,在实际中主要是针对国民党的抗战老兵。
  过去几十年里,那些滞留在缅甸或散落在大陆民间的国民党老兵,即便生活困难,也难以获得资助。这样,当年那些为国出征的军人,在成功抵御外侵后,如今却还在物质和精神上承受重重困难。龙越希望能超越政治上的偏见和历史上的隔阂,给这些处在人生晚年的国民党老兵应有的荣光。
  “表面上,这是一场资助昔日抗战老兵的行动,其实是我们自身的救赎之旅。”孙春龙说,龙越通过发动民间的捐款,主要帮助在缅甸等地的老兵,有尊严地回家。
  孙春龙记得:2009年5月30日,9名步履蹒跚的远征军老兵相互搀扶着,在跨过中缅边境畹町桥的那一刻,值守国门的共产党现役军人向这些退役的国民党老兵致敬。
  这是祖国对他们的接纳和肯定。那一刻,曾经让阴郁往事困扰大半辈子的老兵,也变得容光焕发。
  除了在精神上的肯定,物质上的给予,也是龙越重点要保障的。对一些困难老兵,龙越每人每月发放300~800元的生活补助。“光这项支出,每月大概60万~70万元。”孙春龙说,龙越还为一些住在养老院的老兵请护工。当老兵过生日时,龙越也派志愿者和老兵一起庆祝,给这些老兵最后的人性关怀。
  今天的年轻人如何对待这些为国出征的老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祖国的未来。目前,龙越服务的老兵大概有2000多人。这和庞大的老兵群体相比,数量并不多。但“老兵回家”的活动,不仅在于救助了多少老兵,还在于参与救助的人有多少。参与者,包括各地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也包括众多的捐款者。
  他们在参与救助“老兵回家”的活动中,实现的不仅仅是老兵的个体回家,也实现了历史的回家、人性的回家。

推 动


  “老兵回家”的倡议,获得民间广泛支持。一组数据,可以显示出这种关怀力量的不断生长:2011年,龙越刚成立时,募到的金额是200万元;2012年,募到的金额是317万元;2013年,募到的金额是608万元;2014年1~10月,募到的金额是1250万元。
  让人欣慰的是,这种草根行为获得了政府部门的回应,老兵因此有了源自国家层面的认可。
  去年6月,民政部首次发出了具有担当的—“国民党老兵也要管”的声音;去年7月,长沙市慈善基金会和龙越合作,给国民党老兵发补贴;今年9月3日,习近平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今年9月18日,云南省民政厅和龙越合作,用财政资金给国民党老兵每人每月发放500元生活补贴;今年9月19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三届慈展会上,民政部主要官员来到龙越的展厅前,肯定了龙越对寻找和关怀抗战老兵所做的工作。
  以上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和时间节点,孙春龙记得一清二楚。因为龙越刚成立时,一些志愿者参与“老兵回家”活动,不被理解,甚至还被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请去“喝茶”。如今,仅过3年时间,开放的境况完全不一样。
  与龙越一同改变的,还有个体本身。关注和帮扶“老兵回家”的点滴草根行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国家行动。这场行动,超越了政治和历史上的隔阂,让生命得到尊重,使人性得以彰显—这是龙越最大的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当今网络通信迅速发展,其安全性随之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多种保障网络通信安全的技术及手段迅速发展,包括各种防火墙、数据加密及P2P技术。P2P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布式应用开发模
kaixinangel@163.com问:我的孩子4岁,总是喜欢摸妈妈的手臂。这个习惯从断奶后就有,到现在还是如此,只要挨着妈妈就会不自觉地摸,说也不改,打也不改。请问,这种情况怎么办才
本刊讯启明星辰与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信息安全产业分会6月26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主题为“新威胁新安全——APT攻击分析及应对”高端技术研讨会。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任助理、
《新课程研究》由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主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会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
目的观察内吗啡肽(EM)及μ阿片受体mRNA在“泻剂结肠”大鼠结肠神经丛表达和分布,以进一步明确慢传输性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方
作为父母,大都了解“自信”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于是常常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够自信,便给予无休止的鼓励和夸奖。可纵观身边的孩子们,我发现对自己不自信的孩子很少,相反,大多
在科技时代下,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电子产品,幼儿的学习似乎变得越来越先进。可是,随着家长教育意识的提高,大部人都认识到科技产品带来的弊端,幼儿的学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无以复加,在“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思想的指导下,他们不教孩子理财,却大把大把地给孩子零花钱,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胡乱花钱的坏习惯。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是如
汶川大地震,林浩被报道称为“小英雄”;两个多月后北京奥运会入场式上,儿童林浩和旗手姚明走在中国代表团最前列,风光无限。一名刚刚9岁的孩子,被媒体做足了文章,命运着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