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原则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Pengu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要求中学生在诵读,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运用和感悟,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品味。古诗词不同于一般小说,而是由精炼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含蓄深刻感悟凝练而成。这就需要初中教师摒弃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感受美,发现美和欣然美。本文主要说明了何为美育及特点,初中语文古诗词美育的必要性,实行美育的策略等内容,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關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美育
  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瑰宝,从《诗经》到楚辞唐诗宋词,无一不给历史的发展添上华丽的一笔,构成了一条蔚为壮观的文化长廊。学习古诗词有助于陶冶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激发少年奋发图强的精神。初中语文教师不应只是进行枯燥的讲解,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实践里将最美的韵律铭记在心,体会古诗的广博,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自己的审美体验,文学积累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发现美,感受美。美育教学作为培育学生树立,发展正确审美的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生人格塑造,培育情趣,全面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美育及其特点
  美育又被称为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能够具备鉴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美育是以特定阶级,时代作为审美标准,以感情为核心,形象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宗旨的教育,通过美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美的情操,美的理想,美的素养,美的品格,具备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等。而美育的实质正是情感的教育,包括德育和智育,是将二者紧密连接起来的桥梁,情感教育融在道德和知识中间,有着比智育和德育更为复杂的规律。总的来说,德育,美育和智育三者共同影响,互相渗透,智育是基础,德育是方向,美育则是动力。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在情感,语言,内容上都蕴含着深厚的审美因素,是初中生美育的绝佳素材。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美育的必要性
  1.初中古诗词问题呼唤美育
  随着可改变的推进,初中语文古诗词美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语文课本中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珍贵的美育资材,但在当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并没有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存在许多问题。一些教师容易将古诗文教学和文言文混为一谈,喜欢拆字逐一分解,到最后势必要将古诗文翻译成白话文,接着再让学生反复背诵默写。这种教学方式较之过去虽有下降,但一些年长固执的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后,还是习惯简单传授而不思考,没有与时俱进的觉悟,就形成了重复,简单的模式,把美妙的诗词拆分的支离破碎,美感顿失,意境全无,学生除了反复背诵,理解大意外对诗词的精华和意境没有丝毫感悟。此外,很多初中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过于重视理性的分析,重视挖掘诗歌中景,物所表达的情感,这种做法较为普遍。虽然很多教师都知道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的重要性,但操作并不容易,这就导致很多教师知难而退。比如在讲解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的经典名句时,常会强调它的重要性,但往往讲不出其中的奥妙,也无法很好的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那种寂寞,孤独,萧瑟的意境。这就需要美育教育的介入,帮助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
  2.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下降
  现在初中生是伴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喜欢上网冲浪,各种实事,娱乐新闻充斥在他们的生活中,很难静下心来去品味,拼读一首诗歌。很多学生都觉得古诗词已经落后,不值得学习,掌握现代科技比埋头沉吟古诗更为重要。手机的普及让他们再难体会鸿雁传书的情谊,高速的交通工具也让他们难以体会山长水阔的距离,相思的红豆,话别的长亭,清冷的残月已经逐渐掩埋于科技信息的浪潮里。为了寻回学生那种单纯,美好的情怀,体会古诗中的点点滴滴,不正需要美育的介入嘛?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美育策略
  1.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古诗词在古代不仅是文字的记述,还可以浅吟低唱,所以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要强调古诗词的韵律,只有重视诗词的节奏才能在朗朗上口中体会诗歌音律美。古诗文一般按表音节来划分多,表意节奏划分少,七言有二二二一和二二一二的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五言有二一二和二二一的节奏,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韵脚需响亮稍长,读出韵味来。此外,在古诗词朗诵中还要注意诗歌情感基调的变化,如缠绵悱恻的《无题》,苍凉悲怆的《渔家傲》,忧国忧民的《春望》等。
  2.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育中的重要内容,所谓意境就是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体验,想象在经过加工,提炼后和生活图景融合的一种境界。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是诗人有意或无意的营造,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所以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去体会诗词中的意境美。如在《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全局体会诗人如何借江雪,咏垂钓渔翁来寄托自己孤傲和清高,抒发自己失意的情怀,也要把握对灭,绝,独钓,孤舟等词的细细体会,让学生感受诗歌用词和情感的精妙。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由景引情,由声体会真情,由美导情的综合运用,不能顾此失彼。
  古诗词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大的比重,对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人文修养,促进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和美育应当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只有将二者巧妙的连接起来,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童心乃初心,只有学生喜欢上诗歌,古诗词才能焕发生命,而美育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侯翠微.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与美育教育研究[M].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11(5)
  [2] 李洋.中学语文古诗词美育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10)
其他文献
张女士今年32岁,曾自然流产过2次,本来以为再也不会怀孕了,没想到在上个月成功受孕.为了保住这一胎,她买了很多孕期保健的相关书籍,并询问同事保胎方法,平时生活也格外小心.
期刊
在去银川打工的大巴上,我遇见了不听劝阻、执意误入传销组织的老同学“机灵鬼”。两年多的传销生涯让他的人生面目全非,他已经步入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急需一个安全的出口。可是,哪里能找到他所需要的安全出口呢?  ——题记  在去银川打工的大巴上,我偶然瞥见机灵鬼。  他斜躺在车厢最后排的座位上,用帽檐遮挡着他整个瘦瘦的小脸,只有巴掌那么大的一张小脸,仅仅露出半个下巴来。看样子是害怕被人认出来。可是,藏了头却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改善师生关系,诱发创新意识  让数学课堂充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气氛,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1)相信学生都有创造潜能,用全新的标准衡量学生。只有我们肯定学生潜能开发的可能性,才会发现学生创造性思
近几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均生活水平都有所提升,饮食方面也越来越丰富,在这种条件下很多孩子依旧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这让不少家长开始注重孩子饮食营养
期刊
比起哭,人们更钟情于笑。  笑是快乐的使者。爱笑之人,温和平易,使人轻松。一个爱笑的人往往也是一个多友之人。所以,生活中,其貌不扬的“简·爱”往往比闭月羞花的“黛玉”更受人欢迎。“笑一笑,十年少”,笑是健康的益友,是江南岸的春风,是生命深处的一丛新绿。  得意时我们笑,笑得自然,有久旱甘霖后的畅快淋漓,有金榜题名时的踌躇满志;失意时我们笑,笑得潇洒,一笑解千愁,一笑淡得失;尴尬时我们笑,以笑解窘,
期刊
新冠肺炎流行时期,什么是生活必备呢?那一定要数口罩了,只要口罩带得好,病毒一定远离了.尤其是对于小朋友们而言,要想做好新冠肺炎的预防控制工作除了每天勤洗手,戴口罩也是
期刊
不管你是否相信,冥冥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缘分。由于所在部队地处昆仑山脚下,古“玉石之路”起点,让我有幸与新疆和田玉相逢,由此结下不解之缘,并经历了相识、相知到相爱的过程。  识玉之姓甚名谁。我对新疆和田玉的一见钟情始于其颜值,由于对和田玉的喜爱,便产生了结识她的欲望。闲暇常去图书馆,踏访收藏家,浏览玉器店,查阅有关和田玉资料,听述和田玉身世,欣赏和田玉美貌,慢慢地便与和田玉熟悉了
期刊
记得儿时,人们的生活还不宽裕,一些山区还十分贫穷,大人常常为吃喝发愁,孩子们的零食,除了几颗劣质的水果糖外就数爆米花了。  那时,一到冬季,乡下卖爆米花的就多了起来。他们挑了担子步行,走村串巷。爆米花的担子,一头是黑咕隆咚的爆米花机子,带烟熏火燎的柴火炉子;一头是沾满尘土的旧风箱,贴风箱而放的是装爆米花的黑乎乎的麻布袋子。在庄子的牙叉骨台或巷道口,他們不时吆喝几声:“迸(bie,爆的意思)籼麦(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