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看”走向“细读”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taide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充分利用好图片,体现图片的功能和价值,培养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對图片进行加工,通过筛选图片、观察图片、对比图片、整合图片,发掘和发挥出图片的价值,让学生从“粗看”走向“细读”,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度、更有深度、更有跨度、更有厚度。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图片资源;有效运用
  图片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发挥其功能,学生对教材图片中有效信息的提取水平、程度和效果如何,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衡量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图片不够重视,大多数学生对图片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下,更多停留在“粗看”的层面,有的甚至对图片置之不理。图片应有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学科素养的养成。怎样开发和使用好图片、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呢?这就需要师生对图片进行认真观察、分析、解读,从“粗看”走向“细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尝试和探索。
  一、去粗取精,筛选图片——让教学更有效度
  教材中有很多图片,不一定每张都要进行细读,教材外很多图片也可以作为有效补充,甚至有时可用教材外的图片取代教材中的图片。所以,教师需要对丰富的图片资料进行筛选,给学生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更有效地利用好图片资料。
  在教学中筛选图片除了依据教学内容的主次,尽量筛选一些与本节课教学重点或难点等内容相关的图片进行重点教学之外,还要精心筛选更合适的、教材外的图片资料作为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一般来说,我们筛选的图片应该含有丰富的信息、明确的指向、较强的时代性,能引发学生积极探究,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这一课教材中的图片虽然都是非常典型、极具代表性的,但作为一个与当今时代紧密联系的主题,教材图片反映的都是十几年、二十多年前的事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鉴于此,教师需要筛选最能反映当下、最具时代气息的图片作为教学资源。笔者选择的是2015年9月3日轰动全世界的《叙利亚遇难小难民艾兰》这张图片以及网友们制作的一张图片(见图1、图2),用它代替教材中的《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图片作为教学资源。这两张真实性、典型性的图片,传达着非常明确的信息,发人深省。同时图片背后还蕴含着与和平问题相关的诸如“为什么和平成为世界主题”“当今世界威胁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等信息。
  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图片能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能引发他们积极探究。对教学来说,这样精选的富有现实生活气息的图片资源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效度,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二、由浅入深,观察图片——让教学更有深度
  充分利用好图片进行学习,学会怎样观察图片是基本前提,观察的过程其实就是从“粗看”走向“细读”的过程。一般来说,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应该由浅入深。一张图片摆在面前,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准确描述图片中看到的内容(包括人、物、正在发生的事件等),其次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运用相关知识简单说明图片内容发生的时间和历史背景是什么,最后启发学生深入探究图片,如说说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图片中还有哪些细节是你解释不了的,等等。
  例如在教学“五四运动”的时候,笔者引领学生观察《学生的游行队伍》(见图3)。
  这张历史图片,学生按教师所要求的去观察图片,能够比较有条理地通过描述图片中的人和物等细节说明五四运动参与者的身份、五四运动发生的地点、五四运动是什么事件等基本信息。但是,学生能发现的都还是一些相对比较浅层次的信息,对图片的观察并不完全,他们并不能把图片中隐藏的重要信息完全挖掘出来。笔者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五四运动中北平学生打出的标语内容是什么?学生能很轻松地依据图片说出来,这时笔者提出真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大家通过看书都知道了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图片中学生打出与巴黎和会直接相关的“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标语口号外,口号里还有“废除二十一条”等巴黎和会发生之前的内容呢?从中我们对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能有更深的发现吗?笔者很清楚这个细节处是学生解释不了的,但笔者提出这样有深度的问题,其真正目的在于使图片与教材文字内容相互印证,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这样去细观相关图片,那么一定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隐藏在图片中的有效信息能被提取出来,图片的教学价值才能被充分挖掘,我们的课堂会有更多的生成,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深度,学科特性也才能更好体现。
  三、求同存异,对比图片——让教学更有跨度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到利用比较的方法使用图片是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通过图片比较可以呈现相关知识并增加前后知识的跨度。学生往往能从图片内容的差异中找出不同的信息,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比较来分析、综合,对图片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在辨析中提高对图片的解读能力,最终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知识的前后相关联系,提升思维能力、完善知识网络。
  例如在“工农武装割据”这一课中,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为什么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样的重难点问题,我们在教学中怎样突破它,让学生能清楚明白地理解,这是考验教师智慧的一道难题。当然大家都知道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是要和苏俄革命相比较的。但是怎么跟苏俄相比较?如何做到既让学生清楚明白,又直观、印象深刻?这才是真正的难处所在。如果能充分挖掘、利用好教材图片这个重要的学习资源,那么这道难题就能成功化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第二单元中“俄国十月革命”的《准备参加革命的装甲车队》(见图4)与本课中的《井冈山会师》(见图5)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用笔者传授的读图方法对图片进行对比描述,并对图片内容进行解释。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认真对比、仔细分析,能够发现中国与俄国革命的背景和条件存在不同之处,中国革命根本不具备俄国革命那样的条件,所以俄国革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开辟自己的革命道路。
  通过这样比较、联系的教学设计,轻松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跨度,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学习过程也让学生感悟深刻,提升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四、连点成线,整合图片——让教学更有厚度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图片资源,还需要对图片进行一定逻辑的整合。因为教材中的每张图片虽然都承载着相应的学习内容,但是一般情况下,一幅图片所承载的内容总是有限的,往往一张图片只能反映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历史事件,而如果把多幅相关图片整合在一起则可以将几个相关的知识点整合成线索。我们可以利用图片整合,引导学生解读图片的内容、图片之间的关系等,来加深对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这会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厚实。
  例如,在教学“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时候,笔者为了让学生将相关知识点梳理清楚,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类,使之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网络,根据教学主题的主要知识点整合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见图6)、《南湖红船》(见图7)、《北伐战争》(见图8)、《南昌起义》(见图9)、《井冈山会师》(见图10)、《革命根据地分布图》(见图11)这六张图片让学生进行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课文,按因果关系将以上六张图片进行重新整理排序,用简洁的语言具体解说每张图片的内容,并说明前后两张图片之间的联系。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也被激发,这节课也变得更厚实。
  总之,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对教材图片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将会更加多样化。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到从“粗看”走向“细读”,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更有效度、更有深度、更有跨度、更有厚度,也将会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摘 要:2020年6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发布。新修订课标,突出了思想性,立意更鲜明;彰显了时代性,修订更及时;提高了科学性,内容更准确;增强了指导性,覆盖更全面。思政课教师科学地研读课程标准,有利于促进思政课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2020修订课程标准;主要特点  2020年6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
教學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1、2期合刊
身为教师,都渴望成长,渴望优秀。虽然每位优秀教师都有各自独特的成长经历,但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研究得以实现,刘波老师的成长便是例证。刘波老师所著的《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宁波出版社2016年6月第2版)一书,正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为我们解读了其成长的秘诀——研究是教师最好的成长。  一、研究自己,体悟生命的自觉  成长,须从研究自我入手。毕竟研究源于自我需求,需要我们根据自身特点
原《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第二目“维护国家安全”,在现《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扩展成一整个单元——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原本的一目内容,教师在教学处理中已经比较为难,这个问题在曾经的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十分明显。那么,困境究竟由何而起?  一、困境的缘起  所谓“国家安全”,据百度百科参考国际关系学院编著的《国家安全学》解释,是指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
摘 要:后疫情时代,教育回归原有生态。教师应更多地思考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如何促进“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经验”更好地服务于常规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尝试基于SPOC平台,通过课前线上、课中线下和课后线下线上的混合式教学,可以促进学习自主、深度、持续发生。  关键词:SPOC;混合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美国的政治制度  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引发了关于教学模式的新思考,融合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Have you worked out your plan?  —Of course, we have got a general idea of what we want, but nothing at the moment.  A. ambiguousB. concrete  C. permanentD. ambitious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哲学家陈嘉映说:“我梦想的国土不是一条跑道,所有人都向一个目标狂奔,差别只在名次有先有后。我梦想的国土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在溪边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  读了以上这段话,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是我国著名哲学家陈嘉映关于“我梦想的国土是什么样子”的
摘 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商品含义已显现其不周延性。为商品正名,将商品定义为依法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要素和劳动条件。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必须是本身有价值的商品。纸币不是商品,但却是实际的货币。破解纸币的身份尴尬,需要为货币正名,将货币定义为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固定充当价值表示物的东西。  关键词:商品;价值;一般等价物;货币;纸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伟大的科学体系,就在于
摘 要:高中政治选修课程作为一门课程设计的初衷理想高远,但是教学的现实却不容乐观。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我们从学生立场出发,多路径研究阅读,将教材立体具象处理;多样化任务驱动,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侧重问题解决,让意义学习真实发生;丰富专业表达,将选修要义充分展现。秉承着这样的担当和智慧,政治选修课程的理想终将成为现实。  关键词:思想政治;选修课程;现实困境;化解策略  作为一门课程,高中政治选修从
摘 要:教材是体现教学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文本。教材编写作为国家事权,是体现课程与教学关联的重要桥梁。在教学实施中如何正确把握教材编写理念,从教学实际出发,将其落实于课堂教学,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要讲准、用好统编思想政治教材,就必须在分析教材逻辑主线、把握教学方式方法和充分挖掘教材栏目的育人价值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经济与社会;编写思路;课堂教学  随着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全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