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隐私泄露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防止数据发布中个人隐私的泄露。为此,许多研究者提出不同的方法用以实现隐私保护的数据发布。为总结
【机 构】
: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3043 61073041 60873037),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F200901)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隐私泄露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防止数据发布中个人隐私的泄露。为此,许多研究者提出不同的方法用以实现隐私保护的数据发布。为总结前人工作,介绍了隐私保护数据发布技术的研究意义和发展历程,阐述了本领域研究过程中的背景攻击模型和隐私模型,深入分析了用已有的概化/隐匿方法和聚类方法实现匿名数据发布技术,总结了匿名质量有关的信息度量标准,同时探讨了数据更新引起的增量数据发布方法和高维数据、移动数据的发布,最后归纳了目前研究中的问题并展望了本领域进一步的研究趋势。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个新的超混沌系统,分析了新系统的混沌吸引子相图、平衡点及其性质、Lyapunov指数等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并用该超混沌系统对图像进行加密研究。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四维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片上网络(Network on Chip,NoC)是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功耗成为限制性能提高的瓶颈。为了降低NoC的功耗,提出一种新的拓
海洋在人类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水下通信技术作为人类认识海洋的重要手段,成为研究界的热点与难点。由于水下通信技术有不同于陆地无线通信的信道特点和性能要求,
基于构件的数据流软件由输入数据激活的构件确定程序执行路径,其可靠性受输入数据分布特性的影响,难以采用基于状态或基于路径等传统模型进行评测。提出一个结合构件执行频度
分布式短事务系统具有事务简短、请求频繁的特点。现有的分布式提交协议多面向复杂的长事务应用场景,难以满足短事务处理的需求。针对分布式短事务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
由于内存、运算速度以及磁盘空间的限制,暴力破解MD5几乎无法在PC机上实现。CUDA意在使GPU的超高计算性能在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等通用计算领域发挥优势。主要研究基于CUDA架
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内核中代码量最大、缺陷最多的组件。单一内核操作系统中驱动程序处于内核态执行,驱动程序缺陷引发的错误往往直接导致内核崩溃,极大地降低系统可用性
以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技术中新出现的P-code编码为主要对象,进行了其构造方法、编码及译码算法的详细分析,并首次运用位矩阵(Binary D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