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剂量4D-CT灌注替代常规肝脏四期CT成像可行性研究

来源 :放射学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wuy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4D-CT灌注替代常规肝脏四期CT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肝脏疾病患者行肝脏CT平扫、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浓度的4D-CT灌注成像及延时期成像,通过使用动态血管成像软件对多期灌注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融合后平扫期、融合后动脉期、融合后静脉期。对比双低剂量4D-CT灌注总辐射剂量与常规肝脏四期CT成像辐射剂量,融合后平扫图像与常规平扫图像在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上的差异,并采用主观评分的方法对融合后平扫、融合后动脉期、融合后静脉期图像进行评分。结果:双低剂量肝脏4D-CT灌注成像患者接受的碘剂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贫血孕妇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贫血孕妇1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不良妊娠分为妊娠良好组(102例)和妊娠不良组(90例),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贫血。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做产前检查的并无贫血病症的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Taqman MGB技术检测受试者MTHFR基因C677T位点、MTRR基因A66G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分析MTHFR基因C677T位点、MTRR基因A66G位点多态
目的:基于乳腺MRI的影像征象,建立BI-RADS 4类非肿块样病变恶性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乳腺MRI BI-RADS 4类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肿块样病变恶性危险性因素,建立列线图恶性诊断模型并评估诊断效能。结果:共120例女性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年龄21~77岁,平均42.8±12.1岁,良性病变74例,恶性病变46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布类型、腋窝淋巴结结构改变、MIP阳性和ADC值是非肿块样恶性
陶之理老师于2014 年3 月20日去世,至今已7年.今天我们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针灸经络形态学研究的开拓者、《针刺研究》杂志的老作者,缅怀她在针灸经络基础研究、针灸学教育及针灸学科普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思念之情,历久弥坚.
敬爱的朱丽霞老师离开我们1年了.她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总是萦绕在脑海,催人奋进.在党中央号召“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今天,回顾朱丽霞老师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科研人生,和大家分享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目的:探讨肺亚实性结节(SSNs)的定量影像学特征在鉴别浸润性腺癌(IAC)与微浸润性腺癌(MIA)及浸润前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2020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SNs患者101例(共107枚结节),将其分为两组:A组,包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1枚、原位腺癌15枚和微浸润性腺癌26枚;B组,浸润性腺癌55枚。采用单变量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AC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平均直径、平均CT值、CT差值、体积、质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目的:探讨针刺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穴组和针刺组,每组18只.采用永久性双侧颈动脉结扎法制备V D大鼠模型.针刺组针刺“百会”和双侧“足三里”,非穴组针刺两个固定非穴点,均每天1次,针刺6 d,休息1 d,连续2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
目的:分析动脉瘤颈部形态对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3例经显微夹闭术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通过CTA确定动脉瘤体形态和颈部形态。据动脉瘤颈部形态是否规则将动脉瘤分为两组,然后据术后是否出现脑梗死将动脉瘤分为两组,分别将两组间的动脉瘤形态和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其中术后相关脑梗死的预后因素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确定。结果:203例破裂动脉瘤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81例,规则122例。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65例,形态规则138例。发生术后相关脑梗死40例,总的
目的:探索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脑功能网络机制.方法:28例TRD患者均给予8周taVNS耳甲部治疗,采集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HAMD-17)量表评分和f M RI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例患者完成了临床研究,其中23例完成脑f M RI试验.患者治疗后HAMD-17评分降低(P<0.01),平均减分率为66.95%,其中11例痊愈,7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83%.8周治疗后,TRD患者的右侧岛叶、壳核的低频振幅(A
目的:评价岭南火针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双眼滴用0.1% 玻璃酸钠滴眼液,双眼每次各1滴,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岭南火针治疗,取双侧少泽、内承泣、泪小点旁,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评价临床疗效及视力、眼压、眼部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眼表荧光染色(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 T)、泪液分泌量(SchimerⅠ)的变化,以及使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价治疗前
目的针对传统胎心监护系统(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EFM)的劣势,构建远程EFM系统,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首先构建网络远程EFM系统;然后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298例,依据不同胎心监护方法分为两组,传统组孕妇采用常规EFM检查(142例),网络组孕妇采用远程EFM检查(156例);最后通过两组孕妇妊娠晚期胎儿管理指标、妊娠期间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最终分娩方式及胎儿妊娠结局评价远程EFM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网络组孕妇的胎心、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