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寒暑假短期支教的一些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wc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赶赴农村或偏远地区进行短期支教已经成为暑期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这种奉献精神值得鼓舞。但大学生短期支教对农村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好的影响,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系统的培训使得支教质量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短期支教影响对策
  
  一、大学生寒暑假短期支教有利有弊
  1、一些积极影响
  (1)大学生短期支教正在为改善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状况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从农村偏远地区入手逐步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前进;(2)短期支教锻炼了大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也是对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考验,尤其是为将来从事教育事业的师范类院校学生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大学生下乡支教,为农村教育注射了鲜活的血液,给当地孩子带去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形式。除了常规课程外,还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支教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动机复杂、产生不良风气
  大学生支教动机大致如下:一些支教大学生单纯为了获得暑期实践的学分才下乡支教,有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而有些支教大学生有些确有一腔热情,但心理准备和教学准备不足;更有些支教大学生为了荣誉称号、评优评奖等一些带有功利性的物质层面上的东西。不管是以上动机的哪一种,都是缺乏责任的表现,这都会导致不良风气的增长。
  3、缺乏长效机制、缺乏经验
  (1)寒暑假短期支教时间太短,从与学生熟悉到支教结束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往往也只是一个多月;支教的连贯性不强,往往是这个假期到一所中小学支教,下一个假期就换了支教学校,跟“打游击战”似的,这样就缺少一个问题反馈和积极改善的过程;支教大学生受高等教育的影响,教授的方式会比较开放式,能教授的实质性东西太少,最多的也就是起到了开拓学生视野、输入新理念的作用,但其影响毕竟有限;学生也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可以获得的知识或技能上的提升微乎其微。
  (2)支教大学生大部分是首次站上讲台,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系统的培训。支教大学生缺乏实地调查以及与当地老师的沟通,不能彻底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支教方案,不能正真意义上了解当地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
  4、支教条件艰苦、有安全隐患
  从出发点上来说,大学生既是为了奉献自己的热血和爱心,又是为了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才下乡支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家里或在学校里是“养尊处优”的,那么他们是否能坚持下去?这将影响到支教的质量和效果。偏远地区卫生条件相对简陋,饮食、住宿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这将不利于支教大学生安心从教。
  二、建议与解决对策
  1、端正支教态度、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1)支教大学生要调整好心态,做好吃苦的准备,高校在选拔支教大学生时也应严格把关。此外,更要明确支教的真实意义:这是一种以奉献为动机、精神收获为目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为了一些带有功利色彩的东西,如果动机不纯又怎能全心全意教授知识呢?
  (2)支教大学生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当地教育现状调查、自身语言技能提升和每节课教学设计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控制课堂,联系生活,用生活来构建课堂,正真意义上教授知识;课后要积极总结反思,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建立长效机制
  (1)从时间的量上考虑:适当增加寒暑假支教时间。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将寒假的七天增加到半个月,将暑假支教时间从半个月增加到一个半月。虽然不少支教大学生希望在假期有足够的时间回家休养,但是既然选择了支教这个有意义而辛苦的实践活动,就应该学会取舍,适当放弃自己的时间。
  (2)从支教的长期效果上考虑:积极反思,支教大学生通过对支教中问题的分析、效果的评价、方式和方法的探索,写下自己的经验、支教日记,有利于下届支教大学生吸取经验和提供借鉴。相信支教工作会在一届又一届支教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实践—反思—总结—创新—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完善,最终实现支教的长效机制。
  3、改善支教生活条件、给予安全保障
  为让支教大学生能尽快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保障他们工作、生活等能迅速到位,支教学校要尽其所能的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保证他们能有比较宽敞干净的住宿环境,有必备的生活物资,比较卫生的就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支教大学生安心从教,把跟多的精力投入到当地学生的学习教育工作中去。
  想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支教的积极作用,就要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长效的、可持续的支教模式,使这一群体不断走向专业化、成熟化,最终达到大学生支教队伍的制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孙山:浅析大学生支教状况[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李亚婧:关于“大学生暑假短期支教热”现象的思考——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J]经典阅读
  [3]陈晓红:大学生党员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郸县安靖小学留守儿童调查为例[J]法制与社会
  [4]陈建:大学生基层支教,别忽略了教学质量[J]中国改革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当前课程教材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代背景下,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越来越多地被老师们所重视。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教学利弊    一、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什么是多媒体教学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已经广泛地被运用于教学领域,这是目前国内刚开始起步的领域,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学校的教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盎然、情绪饱满,然而一进入高中后,普遍感到物理难学,一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这对物理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显得更为必要。笔者从教高中物理仅一年多,对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略有体会,现在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因材施教思路渗透实验应用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摘要]:在当今最为发达的行业往往都是我们不想涉及却意义深刻的理工性质浓厚的产业,然而高中时代就是学生选择从事文理专业的交叉点,也是新起点。对于高中理科学生的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学科就是物理,而对于物理的教学却不简单是课堂上题目的讲解,简单地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所以说对于高中物理教师的极大挑战就是高中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任务,想要学生能够很快的接受并理解物理知识,就要将实验课进行的彻底深刻。 
【摘要】化学课堂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探究新知中、质疑中、概括中提升创造能力,并在实践中优化创造能力。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动手实践    新课程改革后本省中考化学试题特点之一是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体现在对学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环保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考查,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对
摘要:如何在高中物理新课改理念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搞好物理课堂教学,广大教师应做到:重视阅读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课堂系统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注重合作学习,加强生生互动。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重视阅读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1.课前阅读  教师应要求学生有的放矢。根据内容的不同,教师先按课程标准的要求
随着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能计量系统也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然而,此系统极大程度地依赖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对此必须确保系统终端数据的完整率与准确性,从而优化
习总书记在今年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
题记:12月9日,张文质老师在他的博文中说:“教师日渐‘教奴化’,是教育最大的危险所在”。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是什么使得教育存在这样大的危险呢?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些疆化的教育管理,它足以消磨“原先还有一些棱角”的一切老师。作为一名比较“前卫”的教师,如何面对和走出这一疆化的教育管理,靠近自己的教育理想,正是我想探究的问题。  疆化的教育管理  敛眸博友在我的博客中说,她在去年教六年级时,一边根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