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一气呵成,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20-01
  
  新的英语课程更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交际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夯实学生终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我们可以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时有目的讲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识和趣事。课后多和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学生的需要,适当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如:圣诞晚会就能极大的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性与积极性。
  让“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
  
  二、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语言学家毛鲁(KE Morrow)曾说过:“To learn it do it……onlyby practic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rl we learn to communi-cate.”意思是,要学,就得实践。贯彻交际性原则亦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1、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如一进课堂我说:“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It’s fine today,isn’t?/How areyou today?”星期一上课问:“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in theweekend?”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对话。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2、尽量坚持让学生作duty report。这一做法初中就经常采用,然而到了高中仍然要坚持让学生继续做,实践证明dutyreport是锻炼学生开口的好方法。具体是让当天值日生在讲台前向同学们介绍当天日期、天气、出勤等情况,也可以让他们讲故事,并允许他们随意挑选同学回答问题。
  3、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搬上课堂表演。
  4、定期举办英语课外活动,如:圣诞晚会。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开口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学生课外大量的独立的阅读,高一就应该要求学生人人购买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他们勤查字典。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就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多问为什么,同时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对教师课堂中讲述的内容,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英语学习的问题多问为什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养成一种问为什么的思维习惯,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得到锻炼。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回答和争论的问题,并且多问一些为什么,就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两方面的过程,教的过程可以这样,那么学生学的过程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当然可以。当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或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出现时,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提出来,可以在课堂上提,在作业本上提,也可以在校园网的“留言板”上提。课堂上的教师可以直接回答,作业本上的教师在批阅作业时回复,“留言板”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到网上去回复。当然在回复时,也不要正面回答,而是只给予一些提示,让学生通过回复的提示,自己解决问题;而对于一些目前中学阶段还回复不了的问题,就在鼓励的同时,介绍一些有关的书籍、资料和网站,让学生在今后通过自主学习去解决,就是目前解决不了,在学生的心里也已经埋下了一颗“探究”的种子。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能力,也会促进他进一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一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不断思考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习惯,使自己的思维习惯得到培养,思维的品质也会有所提高。
  
  五、及时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
  
  所谓系统的学习,就是要侧重于归纳和总结。这里指的归纳和总结并不只是在复习阶段的做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归纳和总结已学过的和某些未学过的知识,使之成为知识链,顾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便于理解和扩大知识面,让单调的课本知识变成积极充实的内容,继而成为学生努力追求的对象。这样学习兴趣和效果会日趋提高。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我们一齐来努力,前景是美好的。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阻力。一是我们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教育观念的变革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譬如,在许多教师的头脑里,一节课如果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讲完,不论这个问题是否重要,有时甚至也不管学生在这节课里学得如何,就认为这节课是失败的。这种想法从普通教师到学校领导,从学生到学生家长都有。这些都是由于思想上教育观念的后置造成的,所以他们根本看不到,也不可能看到变革了的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二是目前我们英语学科的课程设置对认知目标的要求仍然偏高。这样就迫使教师和学生都在拼命赶进度,把许多精力都放在如何记忆上,同时我们的考试制度又迫使我们把精力放到如何解题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三是许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和软件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提高。
  总之,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一气呵成,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和谐思想理论中包含了大量丰富的经济思想内容,如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经济上就相应地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和谐。司马迁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其中他的经济思想对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今天用现代社会的新视野重新看待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不难看出其具有的进步思想,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善者因之 经济发展 和谐思想    司马迁可以推崇为我国古代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者,他的这种思想也常被后人称之为“善因论”。
期刊
期刊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总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国经营的建筑和地产开发集团企业,是中国建筑行业的主力军.自82年组建以来,中建总公司坚持以改
目的 了解各监测点疟疾流行情况,考核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以学龄儿童为检查对象,对监测点进行纵向监测,通过学龄儿童疟疾抗体水平分析疟疾流行态势.结
目的分析信阳市2005~2010年的疟疾疫情,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信阳市2005~2010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防治措施。结果信阳市2005~2010年共报告疟疾
摘 要 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课程改革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新课标的学习与认识,在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改革的主阵地,而当前老师们感到困惑的是课堂教学该怎样进行?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呢?现将在实践中几点认识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聚焦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必须改革
摘 要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性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创设生动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让学生学习中找到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代阅读现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深化思维、积累知识、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22-01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6~2010年疟疾的流行情况。方法选取海南省2006~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上报告的所有疟疾病例及相关信息,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以上资料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