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汉学家蔡九迪眼中的“癖”文化与《聊斋·石清虚》

来源 :蒲松龄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清虚》作为《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历来为研究者所青目.美国汉学家、著名聊斋研究专家蔡九迪(Judith T.Zeitlin)教授独拈出一个“癖”字以探寻《石清虚》的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在笔者观来,相较于国内相关研究,蔡九迪的解读至少呈示出如下特色:rn首先,文化史的研究视角,即给予文学以文化审视,将研究的视野投诸文学同文化间的系联.蔡九迪在解读《石清虚》时,拈出中国古代“癖”文化为大的语境,掇拾古人在医学文献、历史记载、文学描写中的有关“癖”之资料,作综合之考察,将与《石清虚》相关的医学观念、哲学思潮、艺术理念等诸多因子融为一体,寻绎其内在的深层系联,从而使得《石清虚》在“癖”文化的整体及其演变中得以真实、全面呈现,由此揭橥《石清虚》与其他聊斋故事的不同寻常处,即主客之间界限消弭,作为物的石头可寻得爱己之知己或挚友.
其他文献
许多口译学习者和爱好者都喜欢学习笔记法,包括笔者在内也曾经陷入了一个误区——“笔记是学习口译的关键”.曾经走了很多弯路,大概整整一年的口译学习都是在做无用功,后来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以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高等工程类专科学校文献课的教学情况,并就如何搞好文献课教学提出了意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做好汉语寒暄语的英语翻译非常重要,特别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文化交融的背景下,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作用更加凸显,本文从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视角,对寒暄语的对等翻译作了研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