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几乎是习题集,学生的数学阅读几乎为零,而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的最重要能力。本文从数学阅读现状分析入手,强调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介绍了数学阅读内容的选择,阐释了数学阅读方法指导。
【关键词】数学阅读;现状分析;阅读内容;阅读方法
一、“数学阅读”现状调查及分析
“数学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数学教师讲课激情飞扬,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却只有临近下课时,让学生看书做题,基本上把教材扔到了九霄云外;学生学数学,就是做题。有学者做过调查,学生做错题或不会做的主要原因是,不会阅读数学信息,不会在阅读的前提下分析信息。方方面面的信息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差,我们的教学依然未注重“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考虑到学生的未来,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因习惯而麻木的可怕现象!
“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能力,是学生发展数学的重要能力。我们教师,学习数学的基本流程是:学习数学材料(阅读数学)----讲解数学(内化外显)——解决问题(应用数学)。同理,“数学阅读能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更是培养自主学习数学能力重要的一环。尤其是,“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有其独特的一面,细致、抽象、严谨,需要意志力,需要教师指导阅读,更需要教师刻意培养。
数学学习,呼唤“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发展,更呼唤“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数学阅读内容选择
1、重视数学教材的阅读。有人说,数学教材上的内容教师都要讲,学生需要阅读吗?回答是肯定的,需要阅读。教材上的不必都要讲,部分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自学习得;教师的讲解一带而过,学生的阅读可以强化感知深化理解;学生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阅读目录。了解编排顺序,知识的框架结构,作者的意图,整体把握教材。
阅读概念、定理、公式。仔细推敲字句,抓住关键点,能把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表示方法互相转化。
阅读例题习题。在阅读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联系中进行推理,探究解题方法,与教材中的方法比较,学习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总结解题规律。
2、指导数学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比如《数学报》、《中学生数理化》、科学家的故事、思维训练、科普读物等,让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拓宽了知识面,升华了知识,训练了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了阅读习惯。
3、关注生成性材料的阅读。在数学的教学中,自然会生成有价值的数学阅读材料,比如学生出现的易错问题,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学生的困惑问题,学生发现的能用所学内容解决的实际问题等,都可以让学生阅读思考。此类问题,富有挑战性,学生兴趣高涨,可以作为很好的阅读材料,培养阅读能力。
4、有目的地开发阅读材料。教材上的一些内容,教师未必都讲,可以留下空白,让学生阅读自行解决;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基本的或者是独特的,可以收集素材,让学生阅读;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寻找的综合的、实际的、有趣的问题,也可以作为阅读内容。
三、数学阅读方法指导
1、构建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之前,教师要创建一定的阅读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激活好奇心,变机械应付阅读为解决问题、快乐阅读。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困惑性阅读。通过情境,设置困惑,可以是认知方面的,也可以是解决问题思路方面的,还可以数学语言表达方面的,等等。人在困惑时更容易激活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阅读。
矛盾性阅读。通过认知的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的矛盾,引起思维的不平衡,激活学生的阅读需要。
实践性情境。给出具体的问题,或者需要利用新知解决,或者需要综合解决,或者是实际问题。学生只有在阅读后才能解决,问题牵引着学生主动探究,开发解决问题的有效资源。
兴趣性情境。人有一个基本的特性,对有趣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进而深入其中,在快乐中执着探究。利用这一特性,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设定导读提纲引导学生阅读
漫无目的的阅读,收效甚小,可以说是隔靴挠痒的阅读。有目的的阅读,有阅读要求的阅读,可以提高阅读效果,收获多多。因此,阅读前要给出提纲,指出阅读的指导,提出阅读的目标要求。
导读提纲,要包括以下内容。导思,利于掌握阅读材料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更好地利用思维解决问题。导行,指导阅读中或阅读后的动手操作、应用实践等。导练,有利于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实践能力。导创,引导学生放开眼界打开思维进行阅读,勇于质疑,敢于创新。
3、留下阅读空间学生感悟探究
阅读不流于形式,关键是为学生留下充分的阅读空间。在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下,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积极感悟深刻探究,阅读才有个性体验,才有助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同时,教师要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下的阅读技巧。化,把阅读内容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能用数学的三种语言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简练地表达。思,考虑编者的编排意图,证明的思路和运用的数学思想,内容的关键点,如何应用。品,品味关键句子关键词语,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串,系统知识。新学内容的基础是什么,在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如何,如何在联系中溶为一体。写,写关键句子、词语、主要证明步骤,归纳主要知识点、主要数学思想。
4、汇报所获交流提高
学生在阅读中有所获,也解决了一定的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困惑。让学生汇报所获、问题、困惑,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在交流中,互相吸收成功的经验,互相解决困惑,共同提高,深化阅读。
【关键词】数学阅读;现状分析;阅读内容;阅读方法
一、“数学阅读”现状调查及分析
“数学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数学教师讲课激情飞扬,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却只有临近下课时,让学生看书做题,基本上把教材扔到了九霄云外;学生学数学,就是做题。有学者做过调查,学生做错题或不会做的主要原因是,不会阅读数学信息,不会在阅读的前提下分析信息。方方面面的信息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差,我们的教学依然未注重“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考虑到学生的未来,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因习惯而麻木的可怕现象!
“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能力,是学生发展数学的重要能力。我们教师,学习数学的基本流程是:学习数学材料(阅读数学)----讲解数学(内化外显)——解决问题(应用数学)。同理,“数学阅读能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更是培养自主学习数学能力重要的一环。尤其是,“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有其独特的一面,细致、抽象、严谨,需要意志力,需要教师指导阅读,更需要教师刻意培养。
数学学习,呼唤“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发展,更呼唤“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数学阅读内容选择
1、重视数学教材的阅读。有人说,数学教材上的内容教师都要讲,学生需要阅读吗?回答是肯定的,需要阅读。教材上的不必都要讲,部分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自学习得;教师的讲解一带而过,学生的阅读可以强化感知深化理解;学生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阅读目录。了解编排顺序,知识的框架结构,作者的意图,整体把握教材。
阅读概念、定理、公式。仔细推敲字句,抓住关键点,能把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表示方法互相转化。
阅读例题习题。在阅读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联系中进行推理,探究解题方法,与教材中的方法比较,学习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总结解题规律。
2、指导数学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比如《数学报》、《中学生数理化》、科学家的故事、思维训练、科普读物等,让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拓宽了知识面,升华了知识,训练了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了阅读习惯。
3、关注生成性材料的阅读。在数学的教学中,自然会生成有价值的数学阅读材料,比如学生出现的易错问题,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学生的困惑问题,学生发现的能用所学内容解决的实际问题等,都可以让学生阅读思考。此类问题,富有挑战性,学生兴趣高涨,可以作为很好的阅读材料,培养阅读能力。
4、有目的地开发阅读材料。教材上的一些内容,教师未必都讲,可以留下空白,让学生阅读自行解决;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基本的或者是独特的,可以收集素材,让学生阅读;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寻找的综合的、实际的、有趣的问题,也可以作为阅读内容。
三、数学阅读方法指导
1、构建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之前,教师要创建一定的阅读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激活好奇心,变机械应付阅读为解决问题、快乐阅读。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困惑性阅读。通过情境,设置困惑,可以是认知方面的,也可以是解决问题思路方面的,还可以数学语言表达方面的,等等。人在困惑时更容易激活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阅读。
矛盾性阅读。通过认知的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的矛盾,引起思维的不平衡,激活学生的阅读需要。
实践性情境。给出具体的问题,或者需要利用新知解决,或者需要综合解决,或者是实际问题。学生只有在阅读后才能解决,问题牵引着学生主动探究,开发解决问题的有效资源。
兴趣性情境。人有一个基本的特性,对有趣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进而深入其中,在快乐中执着探究。利用这一特性,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设定导读提纲引导学生阅读
漫无目的的阅读,收效甚小,可以说是隔靴挠痒的阅读。有目的的阅读,有阅读要求的阅读,可以提高阅读效果,收获多多。因此,阅读前要给出提纲,指出阅读的指导,提出阅读的目标要求。
导读提纲,要包括以下内容。导思,利于掌握阅读材料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更好地利用思维解决问题。导行,指导阅读中或阅读后的动手操作、应用实践等。导练,有利于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实践能力。导创,引导学生放开眼界打开思维进行阅读,勇于质疑,敢于创新。
3、留下阅读空间学生感悟探究
阅读不流于形式,关键是为学生留下充分的阅读空间。在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下,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积极感悟深刻探究,阅读才有个性体验,才有助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同时,教师要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下的阅读技巧。化,把阅读内容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能用数学的三种语言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简练地表达。思,考虑编者的编排意图,证明的思路和运用的数学思想,内容的关键点,如何应用。品,品味关键句子关键词语,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串,系统知识。新学内容的基础是什么,在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如何,如何在联系中溶为一体。写,写关键句子、词语、主要证明步骤,归纳主要知识点、主要数学思想。
4、汇报所获交流提高
学生在阅读中有所获,也解决了一定的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困惑。让学生汇报所获、问题、困惑,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在交流中,互相吸收成功的经验,互相解决困惑,共同提高,深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