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几乎是习题集,学生的数学阅读几乎为零,而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的最重要能力。本文从数学阅读现状分析入手,强调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介绍了数学阅读内容的选择,阐释了数学阅读方法指导。
  【关键词】数学阅读;现状分析;阅读内容;阅读方法
  
  一、“数学阅读”现状调查及分析
   “数学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数学教师讲课激情飞扬,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却只有临近下课时,让学生看书做题,基本上把教材扔到了九霄云外;学生学数学,就是做题。有学者做过调查,学生做错题或不会做的主要原因是,不会阅读数学信息,不会在阅读的前提下分析信息。方方面面的信息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差,我们的教学依然未注重“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考虑到学生的未来,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因习惯而麻木的可怕现象!
  “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能力,是学生发展数学的重要能力。我们教师,学习数学的基本流程是:学习数学材料(阅读数学)----讲解数学(内化外显)——解决问题(应用数学)。同理,“数学阅读能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更是培养自主学习数学能力重要的一环。尤其是,“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有其独特的一面,细致、抽象、严谨,需要意志力,需要教师指导阅读,更需要教师刻意培养。
  数学学习,呼唤“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发展,更呼唤“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数学阅读内容选择
  1、重视数学教材的阅读。有人说,数学教材上的内容教师都要讲,学生需要阅读吗?回答是肯定的,需要阅读。教材上的不必都要讲,部分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自学习得;教师的讲解一带而过,学生的阅读可以强化感知深化理解;学生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阅读目录。了解编排顺序,知识的框架结构,作者的意图,整体把握教材。
  阅读概念、定理、公式。仔细推敲字句,抓住关键点,能把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表示方法互相转化。
  阅读例题习题。在阅读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联系中进行推理,探究解题方法,与教材中的方法比较,学习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总结解题规律。
  2、指导数学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比如《数学报》、《中学生数理化》、科学家的故事、思维训练、科普读物等,让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拓宽了知识面,升华了知识,训练了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了阅读习惯。
  3、关注生成性材料的阅读。在数学的教学中,自然会生成有价值的数学阅读材料,比如学生出现的易错问题,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学生的困惑问题,学生发现的能用所学内容解决的实际问题等,都可以让学生阅读思考。此类问题,富有挑战性,学生兴趣高涨,可以作为很好的阅读材料,培养阅读能力。
  4、有目的地开发阅读材料。教材上的一些内容,教师未必都讲,可以留下空白,让学生阅读自行解决;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基本的或者是独特的,可以收集素材,让学生阅读;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寻找的综合的、实际的、有趣的问题,也可以作为阅读内容。
  三、数学阅读方法指导
  1、构建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之前,教师要创建一定的阅读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激活好奇心,变机械应付阅读为解决问题、快乐阅读。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困惑性阅读。通过情境,设置困惑,可以是认知方面的,也可以是解决问题思路方面的,还可以数学语言表达方面的,等等。人在困惑时更容易激活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阅读。
  矛盾性阅读。通过认知的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的矛盾,引起思维的不平衡,激活学生的阅读需要。
  实践性情境。给出具体的问题,或者需要利用新知解决,或者需要综合解决,或者是实际问题。学生只有在阅读后才能解决,问题牵引着学生主动探究,开发解决问题的有效资源。
  兴趣性情境。人有一个基本的特性,对有趣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进而深入其中,在快乐中执着探究。利用这一特性,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设定导读提纲引导学生阅读
  漫无目的的阅读,收效甚小,可以说是隔靴挠痒的阅读。有目的的阅读,有阅读要求的阅读,可以提高阅读效果,收获多多。因此,阅读前要给出提纲,指出阅读的指导,提出阅读的目标要求。
  导读提纲,要包括以下内容。导思,利于掌握阅读材料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更好地利用思维解决问题。导行,指导阅读中或阅读后的动手操作、应用实践等。导练,有利于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实践能力。导创,引导学生放开眼界打开思维进行阅读,勇于质疑,敢于创新。
  3、留下阅读空间学生感悟探究
  阅读不流于形式,关键是为学生留下充分的阅读空间。在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下,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积极感悟深刻探究,阅读才有个性体验,才有助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同时,教师要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下的阅读技巧。化,把阅读内容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能用数学的三种语言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简练地表达。思,考虑编者的编排意图,证明的思路和运用的数学思想,内容的关键点,如何应用。品,品味关键句子关键词语,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串,系统知识。新学内容的基础是什么,在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如何,如何在联系中溶为一体。写,写关键句子、词语、主要证明步骤,归纳主要知识点、主要数学思想。
  4、汇报所获交流提高
  学生在阅读中有所获,也解决了一定的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困惑。让学生汇报所获、问题、困惑,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在交流中,互相吸收成功的经验,互相解决困惑,共同提高,深化阅读。
其他文献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出现的《可贵的沉默》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课时老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祝贺生日;而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只有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孩子为爸爸妈妈祝贺过生日。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之下,孩子们懂得怎样去爱父母、回报父母和关心别人。  依据这篇文章所独有的特点,经过对课文的仔细研读,我认为该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来备好这篇课文
【摘要】多媒体在基础教育中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小学数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必须把握四个原则:趣味性、形象性、丰富性、拓展性。只有做得“当用则用,按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将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多媒体;合理;原则    目前,我国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人也在“高分低能”的事实面前认识到提高孩子全方面素
【摘要】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为小学生的习作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使孩子们从小进行再造型想象练笔,为中高年级的想象奠定基础,也为发展创新的思维打下基础。寻求最佳再造型想象练笔的训练方式,形成最优化的再造型想象练笔训练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是我们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再造型 想象 练笔  人类社会已跨入了21世纪,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概括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总目标中明确规定:“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是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语文教材中那些充满人性之美的华章,内涵深远的诗词歌赋、高雅优美的散文小品、深刻感人的文学名著,就是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载体。如何
我长期在乡村任教,亲身感受着农村的封闭、落后。我的同事们也是如此。在上课时为了激励学生发奋读书,我经常会用一些“必须跳出农门”、“如不好好读书,就得回家种田”、“不用功,以后就该整天去搓泥巴、抓牛尾巴”……之类的语言告诫、激励学生,这就是所谓的“厌农教育”了。  这样的话不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我们的心情也很矛盾。长期的“厌农教育”肯定会使这些出身在农村,也同样深切感受到农村封闭、落后的学生们更加厌
摘要:进行“开放式作文教育”开放式作文教育,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全方位开放的一个作文教育的全过程。这个开放是一个全面的开放,全方位的开放。生活的空间有多大,开放的范围就多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式 作文    现阶段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一届不如一届。每年的升学考阅卷专家和老师也用大量的数据为证,指出学生作文水平下降的现实。我想应该进行“开放式作文教育”开放式作文教育,是在教
摘要: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注定了对大批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高度需求,而摆脱“聋哑英语”的尴尬境地就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笔者认为将英文电影运用到听说教学中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途径,那么为何要选择英文原声电影以及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影片将是本文要探讨的对象。  关键词:英文原声电影 特点 选择策略     Ⅰ、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必然需要大批精通英语的复
摘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美术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是相融的,生活就是美术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把课堂当作生活的缩影,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为美术教学注入鲜活的社会生活、时代气息,让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美术课堂才会充满新鲜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美术课堂 生活化    陶行知老人家的忠告:“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主张教育与生活相结合。《课程标准
曾几何时,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板书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记得,开学初教《荔枝》一文时,本想用多媒体课件朗读全文引入新课的教学。恰巧那天停电,计划泡汤,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下“范读”呢?于是,我手捧课本摇头摆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连“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我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给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带来机遇与挑战。本文是我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新理念并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实践,对信息技术新课程课堂教学提出的一些见解和感悟。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组教学;分层教学;体态语言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