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朵儿“虹朵朵的梦”系列童话主题解读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fr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江西赣南儿童文学女作家金朵儿,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她的“虹朵朵的梦”系列童话用主题的深刻与多义担当起了“种太阳”的重任,播撒阳光,照亮了孩子成长的道路,让孩子的成长充满了阳光。
   关键词:金朵儿 儿童文学 主题
  主题和人物出现的多义性现象, 根据读者批评反应学说就是重点放在读者的接受上,核心理论是以读者为重心,主张读者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经验,对文本叙述中存在的“空白”和“不确定性”,通过“期待视野”,激起读者探索的兴趣,从而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主动参与到作品意义的构建中来。[1]拥有不同人生经历,社会背景的读者在欣赏作品过程中的感受和反应各不相同,因此,金朵儿的“虹朵朵的梦”系列丛书的主题就具有多重性。而经过深入剖析后可以发现多重性的主题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将太阳种在孩子的心上,将阳光播洒到每个孩子的身上,让温暖的阳光照亮他们的人格,给他们带去正能量,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一.对童真与爱的书写
   金朵儿的“虹朵朵的梦”系列丛书,书写了孩子与自然,孩子与动物,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大人,孩子与童话世界的关系。作者借助虹朵朵这个人物接通了这些关系,在作者的描绘下,我们感受到了孩子的爱与勇敢,童心与童真,引起了读者的思考。
   虹朵朵的居住环境:古朴、宁静。“虹朵朵跟妈妈一样,一来到这里,就爱上了古屋的一切,一看古屋的花花草草、小蜗牛、小蚂蚁……她就感觉浑身的细胞都活跃起来了。”[2]虹朵朵听得懂大自然的声音,听得懂动物的话语,她是大自然的宠儿。实际得益于纯洁的童心缩短了她与大自然的距离,虹朵朵的家人也因为保留着童心得以发现大自然的另一面。同时作者利用南极冰川的融化给企鹅们造成的影响;臭氧层空洞,酸雨毁坏天空之城,绿泡泡为了拯救环境恶化的天空之城甘愿灰飞烟灭;绿色尼古拉斯星球变成灰蒙蒙的一片,居民流离失所,灾难过去后虹朵朵和她的家人用自身多骑车,少开车的行动等给我们传达了环保的理念。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在孩子与动物之间的描写上:从《狸猫乌卡卡》中老狸猫和老蟾蜍和虹朵朵成为忘年交,乌卡卡成为虹朵朵家庭的一份子;到《骑着魔杖去南极》虹朵朵与企鹅石头的友谊,给孵蛋的企鹅爸爸们寻找食物,解救企鹅妈妈于危难中,收获了企鹅们的感谢与信任;在《银杏树里的三眼猫》中,与来自别的星球的三眼猫一起并肩作战;在《孔雀鱼苏菲娜》中鼓励美人鱼苏菲娜,帮助它找回自信,解救心爱的王子……这些都让读者看到了虹朵朵身上的爱与勇敢,对动物们真诚相待,给动物们温暖,让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
   而关于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作者同样坚持了“爱”这个核心词,帮助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小辰寻找进城务工多年未归的妈妈;帮助安娜寻找走丢的弟弟;替残疾的儿童实现愿望,给需要的孩子营造最美的梦。爱在这里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孩子与大人的关系,虹朵朵的家人和虹朵朵一样保留着童真,用童心看世界,他们是虹朵朵的家长,但更多的是朋友,他们欢迎虹朵朵千奇百怪的朋友,也舍得放手让虹朵朵外出闯荡。这种爱不是束缚性的,而是理解的,宽容的,轻松的。在《天空之城的绿丝带中》描写小屋前悬挂在树上的绿丝带,是为了让孩子们明白“父母是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从而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当然孩子与童话世界也延续了童真与爱的主题,无论是帮助各种各样精灵解决困难,还是帮助其他星球的人重返家园,亦或是帮助人鱼公主提高舞蹈水平,解救王子,成长为海底最温暖的太阳等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的童真与爱。
   正是这份童真和爱让现代社会人们浮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沉淀下来,让他们开始寻找生活中的美好,金朵儿的童话教会我们用童心看世界,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看平凡生活,那么,世界依旧留存着儿时的美好。
   二.对善恶美丑的描摹
   金朵儿说:“我希望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能够明白善恶美丑,能够吸取成长的正能量。”[3]金朵儿的作品中对善和美的着墨比对丑恶多,作者并不是有意回避对丑恶的描写,而是因为在她的笔下丑恶在一定契机和缘由下可以向美善转变的。
   “善”,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和佛学内涵。善有心地仁爱, 品质淳厚之意。《吾思·圣神贤》诗曰:深思熟思,必有奇思。信师行师,自可名师。圣学博学,方成绝学。知善致善,是为上善。性勿恶,形勿舍。省勿止,神勿折。[4]文學中的“善”是作为人的社会活动,人物表现的有益于社会或人的行为,传达正能量的文学创造。在“虹朵朵的梦”系列丛书中就给了孩子们善与美的观念,虹朵朵这个人物形象就是善与美的代表,她身上拥有着善与美所需要的全部元素:热心、善良、美丽、大方、勇敢……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向读者传递了美与善,教会我们怎样做一个善良的人,怎样发现和欣赏美好的事物。告诉我们善良和美好带来的是真挚的友谊,温暖的亲情,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不可思议的奇幻之旅等。教会了孩子怎样去爱,如何变得善良美好。
   “丑”,我们一般用来形容艺术形象中人物或事物的难看、恶劣、羞耻、憎恶等状态。在雨果《克伦威尔序言》中明确提出了“美丑对立原则”。这里丑就不再是美的陪衬,而是站在了美的对立面上。但是在金朵儿的童话中,善与恶,美与丑不是绝对对立的,“虹朵朵的梦”系列丛书中注重的是艺术中丑与美的转换,“丑陋”外表下的心灵中的“美”的再现,是“善”与“恶”,“美”与“丑”的巧妙结合。
   在《孔雀鱼苏菲娜》中,海底成员都认为美杜莎巫婆是海里脾气最坏,最恶毒的巫婆,她掀翻轮船使无辜的人类死亡,她用黑药丸引诱少女做她的奴隶。这无疑塑造一个“恶”与“丑”的形象。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读者发现邪恶的美杜莎巫婆其实是一个因为孩子的离开,日夜思念孩子而失眠了一百年的海螺精,而黑色药丸的使用代价是减少一半的寿命,因此她不让自己女儿服用,并且把这种药丸全部销毁。当她找回自己的孩子后尽心呵护她,帮助虹朵朵他们炼制可以救王子的解药。从这些情节中,我们可以发现邪恶的美杜莎巫婆其实是一个思念自己的孩子,守护自己孩子的母亲形象,同时也是个帮助他人的善良角色,她的身上有着“善”与“美”的特征。在《月光下的小人》中的卡梅卡巫婆也体现了“善”与“恶”,“美”与“丑”的巧妙结合,虹朵朵与卡梅卡巫婆产生交集的原因是巫婆把香味精灵笑笑变成了一朵牵牛花,他们怀着对“恶”的憎恨去找卡梅卡巫婆,到达巫婆居住的小屋,未见其人,先闻到了一股诱人的烤面包香味,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因为西方历史上的女巫:“广义来说,指使用魔术、念咒、妖术的女性,在西方童话故事里颇为常见,大多以鹰钩鼻的老太婆的形象出现,身上披着一件黑色斗篷, 相貌奇丑无比,喜欢喃喃自语, 在大锅里煮蜥蜴、蝙蝠、蜘蛛、毒蛇等食材,熬制成浓稠的汤药。这个印象,一般认为在狩猎女巫的历史中就已经定型了”。[5]通过考察, 邪恶的女巫形象一般都具有如下经典性的符号元素:圆睁着白多黑少的眼睛、高颧骨、鹰钩鼻、尖下巴,黑色的风衣。[6]对照金朵儿笔下的卡梅卡巫婆:“虹朵朵发现,这个卡梅卡巫婆看上去跟她见过的巫婆都不太一样,没有长长的鹰钩鼻,更没穿黑黑的巫师装。她长得很美,尤其是那头长长的金发,简直是美极了。而且,穿着一条裙摆像牵牛花一样优雅的裙子。围着围裙的卡梅卡巫婆,看上去倒像是一个慈爱的母亲。”[7]卡梅卡巫婆外表上的美丽毋庸置疑,那她的心灵呢?把笑笑变成一朵牵牛花是因为笑笑偷她的自行车,她认为偷东西是不对的,这是一种教育的行为;同时在卡梅卡巫婆心中有着爱与善良,她细心抚养被人遗弃的安琪猫,在安琪猫偷偷骑走她的魔法自行车消失后,她不是愤怒和怨恨,而是思念与担忧,她请求虹朵朵找回她的安琪猫,还答应一起照顾安琪猫生病的妈妈,送魔法自行车给残疾的飞机草精灵鲁克,这所有一切都让读者感受到了该人物身上的善良与美好。
   金朵儿的童话世界没有将善与恶绝对对立,没有将美与丑两极分化,她带给孩子们的是对美丑善恶的分辨,是对人心本善的坚信,她给孩子们雕刻的世界是充满灵性与美的,在“美”与“丑”“善”与“恶”的巧妙结合转换下,给孩子们带来如何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的思考,给孩子们提供了满满的正能量,在孩子年幼的心灵上种下了一个小太阳,让孩子们成长为比太阳还更温暖的人。
   江西赣南青年女作家金朵儿说:“我想要在孩子们年幼的心灵上种下一个太阳,让温暖的阳光照亮他们的人格,给他们带去正能量。”她新出版的“虹朵朵的梦”系列童话(10册)担当起了“种太阳”的重任,作者用自己的童心给孩子们描绘了一个个美好的童话,在孩子们想象的天空中画上了一道绚丽的彩虹。“虹朵朵的梦”系列童话做到了对童真与爱的书写,对善恶美丑的描摹等多层主题呈现,并且赋予了每个主题一个共性:将阳光播洒到孩子的心上,播散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让孩子的成长充满阳光。同时在孩子们年幼的心灵上种下一个太阳,让温暖的阳光照亮他们的人格,给他们带去正能量,让他们成长为比太阳还更加温暖的人,给他人、家庭、社会、甚至是国家带去阳光与温暖,爱与善良。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2]金朵儿著.《虹朵朵的梦:狸猫乌卡卡》[M].河北:河北少儿儿童出版社.2016.
   [3]金朵儿著.《虹朵朵的梦》系列丛书.[M].河北:河北少儿儿童出版社.尾序.
   [4]顾石秋.魅力无界限——对“真假善恶美丑”文艺吸引力的分析[J].大众文艺,2016,No.387,269-270.
   [5]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
  iki/.
   [6]陶斌.论迪斯尼动画角色中的女巫原型[J].当代电影,2012,No.191,157-160.
   [7]金朵儿著.《虹朵朵的梦:月光下的小人儿》[M].河北:河北少儿儿童出版社.2016-01.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大学生群体作为消费的主力军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学生群体收入来源单一,在当前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购买能力却不断上升.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现代的企业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内部审计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内部审计可能仅仅只是企业风险防控体系的一小部分
古老的云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美好、吉祥和神圣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立足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传统云纹在不同时期的不
借助无损伤脑活动测量技术以及神经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读脑”时代.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如受社会期望影响导致结果失
消费者行为一直都是营销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其研究不仅可以给营销管理人员提供解决相关营销问题的思路和建议,更重要的是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可以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等提供指导
通过对557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中职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中职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位置,女生在生涯关注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在生涯自信维度
在教改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渗透下,当前,学生德育水平已成为社会各行业重点考察内容之一.班主任的教育意义不单纯限定于学生行为的规范性要求,还需要对其集体特征的品行进行引导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产业不断改革,而且对教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教师不仅应该传授学生的知识,仅限于课本的教学,还应该给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自由活动,促进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正式应用和深入发展,其要求高中阶段的历史老师对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的渗透给予高度注重,并将传统文化有效的融入在教育教学中,此种方式,不止可以培养学生形
内容摘要:由万玛才旦的同名小说改编电影《气球》融合了文学和电影的多重叙事视角。采用双线并行的结构叙事方式,打造唯美真实的叙事画面,进行多种主题的表达,让整部电影呈现出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年代感,增加了电影的深度和厚度。应用叙事结构分析这部电影的叙事艺术,有助于挖掘该电影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之处。   关键词:《气球》 叙事艺术 多重主题   《气球》改编自万玛才旦的同名短篇小说,影片以上世纪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