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剂体系对聚乙烯性能的影响

来源 :合成树脂及塑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zhang_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聚乙烯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酚类主抗氧剂1010和亚磷酸酯类辅助抗氧剂168后,颜色、氧化诱导时间、熔体流动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辅助抗氧剂168加入量恒定时,随主抗氧剂1010加入量增加,聚乙烯的氧化诱导时间增加;随着挤出次数增加,聚乙烯黄色指数呈上升趋势;主抗氧剂1010加入量为200 mg/kg时,材料的耐热氧老化性能较差;主抗氧剂1010加入量为600 mg/kg,辅助抗氧剂168加入量为1000 mg/kg时,聚乙烯外观颜色较好,且具有优异的耐热氧老化性能.
其他文献
考察了液体聚丁二烯橡胶Activ-50对顺丁橡胶(BR)/天然橡胶(NR)共混胶加工性能及抗疲劳性能的影响,并采用裂纹增长测试平台结合有限元ABAQUS/CAE,从疲劳裂纹扩展角度对硫化胶的抗疲劳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ctiv-50能够降低混炼胶的储能模量和黏度,橡胶共混过程中加入Activ-50能改善体系的加工性能.加入2份和4份Activ-50能降低裂纹的生长速率,当继续加大Activ-50用量会导致开裂加快.加入适量的Activ-50可改善BR/NR共混胶的加工性能,提高抗疲劳性能.
针对新时代对高校教育教学手段的应变要求,提出敏捷教学的改革做法,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内容更新上的快速迭代为例,阐述具有敏捷教学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以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在疫情期间快速变革教学模式为例,进一步剖析线上教学快速形成网络课堂的改革创新,最后指出敏捷教学对课程质量的提升作用.
针对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业,特别是计算机视觉课程缺乏国产自主可控教学资源与实验平台的现状,提出利用华为MindSpore平台与Atlas 200套件,开发面向计算机视觉课程的实验实践项目,结合武汉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本科学生教学情况,通过教学效果调查与评估,说明基于MindSpore平台与Atlas 200开发项目对实验教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针对目前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钩、师资队伍缺乏实际的工程经验和毕业生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探讨如何构建以提升学生基本编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为主线的递进式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群,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阐述具体实施过程.
针对“新工科”建设中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系统能力培养和新时代课程思政要求,探讨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课程内容的相互关联,分析课程思政在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系统能力培养相关课程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例,针对其在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分析相关教学内容的德育教育元素切入点,并阐述课程思政实施方法.
考察了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 550)、多功能交联剂1,6-双(N,N\'-二苯并噻唑氨基甲酰二硫)-己烷(WY 988)、混炼温度和时间对槽法炭黑填充天然橡胶门尼黏度、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压缩永久变形、蠕变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KH 550,硫化胶的邵尔A硬度和300%定伸应力提高,压缩永久变形和蠕变性能得到显著改善.KH 550的最佳用量为0.9份,门尼黏度稳定性增加,最大转矩与最小转矩之差(MH-ML)、邵尔A硬度和300%定伸应力的稳定性均显著提升.提高混炼温度、延长混
在当前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创新实践能力不强,探讨基于工程大赛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在前期调研和工程大赛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双核三线四平台”人才模式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法,并说明经过实践后,学生创新意识明显得到改善,实践动手能力显著提高.
以回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瓶片为原料,通过化学解聚、酯化、溶胶-凝胶杂化等手段,制备了可UV固化的纳米SiO2杂化不饱和聚酯(UPR),并研究了SiO2溶胶含量对树脂及其固化膜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反应性SiO2溶胶用于光固化UPR的改性,改性后膜的综合性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当SiO2溶胶添加量为25%(w)时,膜的硬度为5H,冲击强度为26 kg·cm,附着力为1级,耐刮擦负荷为1000 g,光泽度为102.4,为综合利用废旧PET瓶片提供了实验依据.
介绍了新工科背景及课程思政相互融合的意义,分析专业课思政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IT项目管理课程阐述如何开展思政融合教学的全过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案及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采取的做法.
针对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群中,软、硬件课程实验教学活动相互分离的现状,提出一种软硬结合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群实验教学模式.首先探讨如何理顺“软”线课程内容,然后介绍“硬”线课程内容的优化,最后从先修和后修知识点的连贯性、学习内容的高阶与低阶视角,介绍融合“软”“硬”线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