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偶极子分析在痫灶切除术中的定位价值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tl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和偶极子分析在痫灶切除术中的定位价值.方法 对35例开颅痫灶切除术患者术前行常规脑电和长程视频脑电监测,脑电痫性放电进行偶极子分析,并与手术中硬膜下电极记录的脑电相对照.结果 35例患者视频脑电图监测异常35例,有痫性放电者35例;常规脑电图异常28例,有痫性放电者18例;行常规脑电图监测无典型癫痫发作出现.两者之间脑电异常率、痫性放电阳性率、典型临床发作率都有统计学意义.以术中硬膜下电极记录为标准,头皮脑电偶极子定位异常放电灶的准确率为97%,切除病灶病理检查异常率86%.偶极子定位误差一般<15mm.结论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和头皮脑电偶极子定位癫痫起源灶可为开颅痫灶切除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观测小剂量超短波(USW)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脑组织中B细胞淋巴细胞瘤-xl(Bcl-x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小剂量USW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成大鼠右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采用Longa 5级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及超短波治疗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6岁,出生后会行走时发现步态不稳,双足尖先着地.曾于1992年诊断为脑性瘫痪,并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近2个月患者双下肢无力稍加重,于2007年1月15日到我院就诊.家族史:祖父母及父母均健康.患者妹妹出生后症状与其相似,于10岁时因患急性出疹性疾病死亡.体格检查: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语言流利,智能正常,双侧视力0.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3岁,右利手,大学生,以"进行性双下肢无力3年"为主诉于2005年7月18日就诊.患者既往健康,3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左下肢无力,以远端为重,不能用脚前掌站立,跑步受影响.1年前发现左下肢肌肉萎缩,伴远端肌无力加重,脚掌不能用力,易滑倒.做腰椎MRI检查未见异常,经对症治疗无好转.半年前出现右下肢远端无力,双下肢脚前掌站立困难,不能快步行走,并感双下肢发紧无力,蹲下站起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