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也是继柴可夫斯基后,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之一。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旋律优美诗意又富有激情,有着浓厚的俄罗斯民族色彩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风格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从首演开始就被大众视为其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品,其创作特点和音乐风格在整首作品里得到了全面完整的体现。同时,这首作品可以说是拉赫玛尼诺夫对演奏者的技巧、表现等方面提出的一次冒险和挑战。在这之前,几乎没有几个作品家敢在钢琴键盘上做这些尝试,而在这之后,这样的试验更是少之又少。可是,作为一首伟大并能引人入胜的钢琴作品而言,技巧上的艰难是远远不够的。这首作品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它在创作手法上的探索和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作曲家本人日渐成熟的音乐风格和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创作这首钢琴协奏曲时,拉赫玛尼诺夫正值自己生活事业的巅峰时期,当他得知自己能去“发达繁华的”美国演出时更是兴奋异常,觉得自己来到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家。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首专门去美国之行创作的协奏曲理解为他展示自己成就或者抒发个人心情的话,显然不妥。事实上,拉赫玛尼诺夫在这部作品中把个人情感和民族情结做了一种完美的融合,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时局的忧心和思考,对美好和自由的深深向往。笔者也将试图分析下列几个方面的特点,对其音乐风格上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第一节 抒情动人的旋律和复杂丰富的和声
  拉赫玛尼诺夫向来以旋律优美绵长而著称,这一点在《第三钢琴协奏曲》上也不例外。全曲三个乐章的五段主要旋律中有四段都是长气息的旋律线条,而其他或哀婉或甜美的悠扬旋律更是数不胜数。而且,这些旋律大都以级进进行的方式向前发展,起伏不大,可能长达10多小节甚至几十小节的起承转合都在一个比较狭窄的音区内完成。气息的宽广和音区的密集,这种看似矛盾但又典型的俄罗斯音乐风格在《第三钢琴协奏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一点在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这一段简单质朴的长线条旋律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虽然作曲家本人曾说这一段旋律是不自觉的从自己心中产生的,但是音乐学家约瑟夫·亚瑟却发现它和一首古老的俄罗斯民歌《你的坟墓,哦,救世主》非常相似。也许这只是他儿时无意间听到的旋律,也许他早就忘记了这些段记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却变成了拉赫玛尼诺夫心里最本能的一种倾诉。就像后世评论家形容的那样:“[1]任何一个接触过普希金的诗歌或者托尔斯泰的小说的人——哪怕他从来没有听过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当他接触到这样温柔、暖性的旋律时,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想到俄罗斯牧笛声升起在夏日乡村的苍穹,想到无尽的平静大草原。”
  另外,总在一个较小范围的音区发展旋律很容易使其变成一个形象雷同的“啰嗦”,但在《第三钢琴协奏曲》里,却是每一段旋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神秘隐蔽,透出一种东方的神韵,副部主题有诚挚忧伤,带着东欧民族最本质的伤感;第二乐章的主题时而像一首悲泣诉苦的民歌,时而又好似西欧皇族的舞会;而在终曲时,整个气氛又变的愉悦积极,好似俄罗斯民间在庆祝一个大型节日,这种热情始终保持,直到最后发展成为教堂里最庄严的“颂歌”。这些多姿多彩的旋律固然和作曲家本身不竭的才华有关,但更多是民族众多、风格各异的俄罗斯音乐给了他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作根基,因此,这些情绪全然不同的旋律线条具有了共同的民族特性,使整个乐曲风格完整统一。
  除了以上几点,拉赫玛尼诺夫还在这首作品里运用了同级对照、同功能组和弦替换和一些特别的对位手法等等,本文就不一一例举了。总之,拉式精巧多变的和声体系赋予了这首协奏曲鲜明的个性。如果说这首作品的旋律是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一种融合,那么它的和声却是作曲家吸收了“传统”和“现代”技法的成果之后的独树一帜。一方面,质朴真诚的旋律线条让这首作品的音乐思想大气深刻,不流于表面,另一方面,和声的个性化处理又增加了旋律的变化和特点,而不趋于平庸。正是这两者的结合使得《第三钢琴協奏曲》有了突出的拉式音乐风格,从而区别于其他浪漫主义作曲家或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一眼就能在浩瀚的音乐海洋里辨别出来。
  第二节 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融合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这首作品融合了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刻的民族性。从这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果一首作品仅仅是在创作手法上娴熟出色或者是在音乐表现上有戏剧冲突,那远不能说它是一部成熟甚至伟大的作品。因为,这些外在技法和音符都必须是在为表达人类美好追求和深刻思考服务时,它们才能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第三钢琴协奏》恰好做到了这点。在这部作品里,拉赫玛尼诺夫抓住了浪漫主义追求人性向往自由思想精髓,用埋藏在自己心里最深处的一段真挚旋律作为起点,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当时黑暗社会的痛恨和对美好幸福的向往等等情感做了一次彻底的抒发。
  拉赫玛尼诺夫虽然身处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近现代音乐时期,但他从小接受的是莫斯科音乐学院传统的教育,崇拜的是肖邦、李斯特这些浪漫主义时期的巨匠,聆听的是柴可夫斯基和鲁宾斯坦等人的教诲。他从创作的一开始就只是想表达出“[2]内心驱使我用声音表达的情感,就像我说话是为了表达思想一样。”所以,自然他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来描绘内心种种。可是,随着他个人生活的起起伏伏,他发现似乎再局限于自己的那些小情小爱已经远远不够了,时局的恶化和动荡也不再允许他这样。于是,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成为了一个契机和转折点,从这部作品开始,拉赫玛尼诺夫开始深入的注视着民族灵魂的所在和人性的多样性,抗争和悲剧性的气氛开始越发凸显。但仅仅一部作品并不能抒发他内心的看法和思考,他还需要一部更宏大也更戏剧化的作品来呐喊和呼号。所以,当他开始写作《第三钢琴协奏曲》时,民族性成为了整部作品灵魂和中心所在,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3]作曲家创作的音乐应该表现他所出生的那个国家的精神。”那么,俄罗斯民族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拉赫玛尼诺夫用全曲弥漫高贵、广大、坚韧给了听众一个深刻答案。诚然,这首协奏曲依旧带着高加索民族和作曲家本人身上无法摆脱的忧伤和悲剧性,但是在拉赫玛尼诺夫却用整个第三乐章的积极热情把这种悲剧性抬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悲剧和忧伤并是让人放弃和软弱的理由,相反,正是因为有了痛苦的磨砺,才更应该也更有能力追求幸福和自由。全曲这种正面积极的精神内涵和对浪漫主义、民族主义思想的精准把握也标志着拉赫玛尼诺夫在音乐风格上走向了成熟和理性。
  结 语
  《第三钢琴协奏曲》一直被视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作品无论是从演奏技术、对钢琴性能的发挥和创作手法和音乐形象多样性等方面来看,都做到了浪漫主义协奏曲中的极致,因此也被视为对浪漫主义协奏曲的一种总结。的确,在这部作品里,拉赫玛尼诺夫结合浪漫主义创作特点和当时音乐发展的趋势,用真挚的情感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手法,充分展示了俄罗斯音乐的特色和底蕴以及个人对生活现实的种种思考和期盼,这些感人至深的情感表达也让这部作一直受到评论家们的赞誉和观众的喜爱。
  《第三钢琴协奏曲》全面的体现了他个人音乐风格走向成熟的特点,自然,这首作品也就成为了他钢琴创作中的代表作品,历经百年,仍然不朽!
  注释:
  [1]王嘉:《拉赫玛尼诺夫音乐悲剧之源》,《音乐爱好者》2006年第3期,第35页
  [2]李雅楠:《拉赫玛尼诺夫d小調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演奏版本之比》,山东师范大学,第23页
其他文献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也可以理解为视觉符号,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官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领悟能力,达到性艺术设计的整体效果。新时期的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合数字化设计因素,树立新的视觉传达设计理念,本文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概述,对新的视觉传达设计理念进行综合性概括分析。  【关键词】: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观念解读  引言:视觉传达设计是现代社会整体社会结构逐步完
期刊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在文人画史上,吴镇是一位创作过大量渔父图和渔父词的艺术家,《渔父图》的真正魅力不仅体现在其绘画技法上,更体现在其意境上。渔父的概念,在中国绘画及哲学史上代代的演变和传承,渔隐的意境,是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们始终追求的理想境界。本文通过对吴镇及其《渔父图》的浅析,探寻这位传奇艺术家独特的生命智慧。  【关键词】:吴镇;渔父;构图;意境  一、中国古
期刊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融合,是实现现代设计结构继承与创新相互融合的直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多元化的艺术发展规划结构,本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主要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融合进行分析,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更新的拓展空间。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现代装饰艺术设计;融入分
期刊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在晚明这个独特的历史时期,出现专业书法家参与文人写意画的现象,这既是书画同源的最佳例证,更是文人画对于画者全面修养的体现。这些绘画作品中无一不体现着文人画“不求形似”“略抒胸中意气”的鲜明特征,更加入了书家擅长的书写性用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书家绘画;晚明;文人画  书法家参与绘画创作的现象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史中并不罕见,
期刊
(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影响,原本就业形势不错的美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变得不容乐观。本文以川音成都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作為案例研究,分析学院从整体的专业设置处处为学生就业考虑,最终达到学生顺利就业的效果。  【关键词】: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生就业;分析和营销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自有毕业生以来就业情况一直很
期刊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物日益丰富的同时,也在追求精神上的丰盈和满足。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安静的心灵栖居地,咖啡厅应运而生,而且咖啡厅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现代简约设计风格的咖啡厅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本文将具体探讨现代简约主题多样化设计咖啡厅的相关问题,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随着制度不断地完善,人文素质的提高以及经济迅速的发展,棕地遍布全球各地,棕地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议题。本文重点探究的内容包括:对棕地环境的认知,情感在棕地环境中的表达以及通过对鲁尔工业区案例的分析来论述其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关健词:棕地;情感;景观设计  1.棕地相关概念  棕地(Brownfield Site):美国的"棕地"
期刊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北欧家具大多以简洁的风格为主,讲求贴近自然,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并且实用方便的设计理念,以美观简单大方著称,间接影响了现代家具的风格。北欧人民对家的理念促使了北欧家具风格的出现,也为现今家具市场添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立足于北欧风格家具的实际,分析当前存在的北欧风格家具设计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北欧风格家
期刊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摘要】:本论文主要从艺术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角度来研究平面构成与动画构图设计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分析了动画构成基本元素、形式美法则以及其艺术规律在优秀影视动画中的各种表现,旨在将现代设计审美理念与动画更好的结合,以满足现代影视动画的创作需要。  【关键词】:形式美法则;动画构图;视听  一.构成概述  设计构成是依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规律等对
期刊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是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是李斯特的代表作之一。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这部作品,喜爱它。这部于1853年完成的作品,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部单乐章大型作品是一部充满冲突,浪漫的作品。  【关键词】:李斯特;美学;艺术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年)是匈牙利的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