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弱宝宝,如何适应入园

来源 :为了孩子(3~7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孩芃芃是我们小二班里年龄最小的孩子,入园时才刚满3岁,小小的个头、小小的脸、小小的嘴巴,一对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特别有神,很瘦,皮肤白白的,看得出不是那种天天在小区里疯玩的孩子。记得我去家访时,他们家的客厅里有很多的图画书,听芃芃妈妈介绍,孩子很爱和妈妈一起看书。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像芃芃这样性情文静、身体瘦弱的男孩子是比较好带的,能较好地听从老师,但在小班的第一个学期,有可能会因生病缺勤比较多。果然,在刚过去的上学期,当别的孩子在幼儿园学本领做游戏的时候,他却在看医生或只能在家休养。转眼到了小班的第二个学期,我希望芃芃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不迟到了”
  我们幼儿园是八点入园,九点吃点心,而八点到九点的时间是小朋友自由游戏的时间,可在教室的游戏区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如果来晚的话,有些热门的游戏就玩不上了。开学第一周,芃芃每天都来上幼儿园,不过都迟到了,每次他进教室时,别的小朋友早已经在玩游戏了。一天,芃芃依旧晚到了,他进教室后径直跑到“美丽屋”,然后又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想当‘美丽屋’的美发师。”我一看“美丽屋”里的美发师已经由早到的孩子扮演了,只好说:“芃芃,好可惜呀,今天你来晚了,只能做小顾客了。”他失望地看着我,不吭声。我想,我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对孩子进行按时来园的教育。于是,我对他说:“宝贝,你明天早点到幼儿园你就能做美发师了。”他听见我这么说,睁大了眼睛,高兴地点了点头。放学前我怕孩子忘了,又提醒了他一遍。
  第二天,芃芃果然早早地就来幼儿园了,笑眯眯地问我:“老师,我今天可以做‘美丽屋’的美容师了吗?”“好呀,宝贝今天来得真早,当然可以做美发师啦。”从此以后,芃芃明白了只有每天早早来幼儿园,不迟到,就能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芃芃妈妈也反映,现在的芃芃每天能按时睡觉,早上也能早早起床。
  喂娃娃吃饭
  一天,晨间游戏时间,芃芃拿起做爸爸的小标志往脖子上一套,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今天做‘红红家’(一个布娃娃的家,孩子们可以在这个角落扮演红红的家长)的爸爸。”我想,芃芃平时吃饭时,拿小勺的动作不正确,饭常常喂不到自己嘴巴里,刚好能借这个游戏引导他练习生活技能。我以客人的身份对“爸爸”说:“娃娃爸爸,你们家的娃娃肚子饿了,你来喂她吃饭吧。”他接受了我的建议,拿起小勺和小碗喂娃娃“吃饭”,我顺势示范给芃芃看,应该如何正确握勺。看着芃芃一勺一勺认真地把“饭”喂到娃娃嘴里的动作,我当时想,今天午餐时芃芃就应该能把饭喂到自己嘴巴里了吧。中午吃饭的时候,芃芃果真大有进步。
  滑滑梯真好玩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滑滑梯,滑滑梯那里的小朋友特别多,芃芃排在队伍里。等到他要上滑梯时,却怎么也爬不上去,很着急,后面的小朋友都说:“快一点呀,快上呀。”小朋友一催促芃芃更爬不上了,最后干脆不玩了,站在旁边哭了起来。在一旁的我马上走过去问他:“芃芃怎么了?”芃芃说:“这个滑梯太高了,我没有力气,爬不上去呀。”“哦,原来遇到困难了,我们先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爬上去的,好吗?”芃芃点点头,和我一起看了起来,然后我又找来一个动作娴熟的小男孩,让芃芃问问他怎么爬上去的,在看过和听过之后,我又问:“芃芃知道怎么爬上去了吗?”芃芃点点头。接下来他开始爬滑梯了,只见他小手用力抓住上面的把手,小脚用力蹬下面的蹬踏物,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爬了上去。当他爬到顶点的时候,自己高兴地大叫:“老师我爬上来了。”在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那个刚刚到幼儿园的小不点长大了。
  老师的话:
  在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一条对孩子的基本要求是“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芃芃的体质不太好,在幼儿园的健康检查中体检指标为“体弱幼儿”,这样的孩子,老师当然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每天鼓励芃芃来园不迟到的背后,是要求孩子回家后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通过游戏教芃芃自己学会拿小勺吃饭,这是在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而通常孩子自己学会吃饭以后,就不会那么挑食了,也能按时吃完。养成吃饭的好习惯,是为孩子的身体保证必要的营养供给。鼓励孩子多运动,增强他的体质也是一方面。所以,才有了我记录下来的三个小片段。芃芃的故事,也许就是很多小朋友的故事。
其他文献
“调皮大王”飞飞  飞飞是我们班的皮大王之一,我有好几次接到其他孩子的投诉:“老师,飞飞把我的画弄坏了!”“老师,飞飞玩水!”“老师,飞飞老是用脚踢我!”“老师……”飞飞的种种劣迹导致同伴对其产生了消极的印象……  自由活动时,有一张桌子传来了“不欢迎!不欢迎!”的不和谐的声音。飞飞抱着椅子站在桌子边,围坐在桌子边的几个孩子朝飞飞一边挥着手一边说:“飞飞,我们不欢迎你。”飞飞沮丧地看着我。  我来
期刊
国际慈善组织“救助儿童”机构(Save The Children)曾公布过世界各国的“妈妈幸福指数”,该指数是综合各个国家的妈妈和孩子接受的教育、经济机会和医疗保健情况而得出的排名,调查覆盖了全世界160个国家,分为三个组别:第一级为发达国家;第二级是发展中国家;第三级是落后国家。中国妈妈的幸福指数在77个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18位,幸福指数并不高。  而在并不那么幸福的外部环境之下,很多妈妈还承受
期刊
一周每天  记事簿/温馨提示第一天  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督促孩子按时起床、饮食。保证孩子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  第二天  开始有意识地吃些高纤维的早餐,比如麦片等,让肠胃从假期向入园慢慢过渡。  第三天跟孩子多谈谈幼儿园的生活,有意识地从娱乐、游玩等话题转向幼儿园的话题如某个老师、同学关系等。另外对孩子多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给孩子以信心。  第四天带孩子去大
期刊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杰斯?布鲁纳指出:“儿童都有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他主张让孩子主动地去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发现式学习有四个特点:一是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二是直觉思维,发现式学习需要孩子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三是内在动机,也就是学习要建立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四是记得更牢,孩子的记忆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自己发现
期刊
Q:亮亮妈妈——  暑假里亮亮每天抱着平板电脑玩很长时间,白天我们去上班,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他,我就偷偷将平板电脑藏起来;但他找不到平板电脑就跟爷爷奶奶发脾气、扔东西、哭闹、在地上打滚,甚至不肯吃饭,爷爷奶奶没办法,只能打电话问我们平板电脑放在哪里,然后拿出来继续让他玩。这不,还有一个礼拜就要开学了,但亮亮说:“我不想去上幼儿园,我要天天在家玩电脑!”这该怎么办呢?  A: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幼儿园
期刊
周一到周五  所属班级  记事簿/温馨提示  第一天  入园新生或“托升小”  给孩子准备穿脱方便的衣服、鞋子,最好不要穿背带裤和过紧的裤子。  “小升中”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因为中班后幼儿园活动多,只要孩子一活动或一哭闹,往往大汗淋漓,再吹到了冷风,很容易得病。  “中升大”  鼓励孩子学着根据自己的活动量和需要,自己穿脱衣服.做到穿着舒服、舒适。  第二天  入园新生或“托升小”  不少孩
期刊
【故事】  上周末乘车去乡下玩,小鸿和亲戚家的孩子小敏一起试着在井里打水,小桶放下去,“咚”,再吭哟吭哟拎上来,很有趣。水打上来之后再倒到另一个桶里,可以浇田里的菜。  这个周末,小敏来小鸿家玩,小鸿对妈妈说:“我还想和小敏一起玩打水的游戏。”  “嗯,你先把’打水’过程画出来看看。”  小鸿画好了(上图)。  妈妈说:“接下来可以做些什么呢?”  小鸿一边想,一边自言自语:“要一根长绳子,因为桶
期刊
若不是因为《爸爸回来了》这档节目,许多人都不知道“体操王子”李小鹏还有这么一个萌宝宝。萌宝宝奥莉一出场就吸引住了大家的眼球,一颦一笑让人过目难忘,父女二人几经周折才吃到饺子的画面更是让很多人都萌软了心。就是这个在生活中有些“笨手笨脚”的萌爸,在谈起教育时却像换了个人,张弛有度的教育理念让人受益匪浅。  孩子的事情放手让她自己做  为了孩子:宝宝越来越大,正是探索欲最强的时候,生活中你是如何培养宝宝
期刊
初心是什么?每一个人曾经拥有现在遗失将来找寻的那颗心?带着人之初性本善的真?还带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诚?或许都是,又都不是。迷惑之中,一个稚嫩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维,我刹那满心温暖,顿悟:原来,我的生命里自从有了他,那颗初心早已在无声无息中转移,简单到只想做个好妈妈。  只是,我时常迷惑好妈妈这个“好”字,什么样的妈才算好?100个妈妈可能会有100个“好”的模式,但哪一个才是恰到好处的呢?哪一个才
期刊
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可程度。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在3岁左右会出现明显的自尊心和羞耻感。从此,自尊将成为孩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什么是“条件自尊”  条件自尊是指依赖他人的肯定和表扬而产生的自尊。即便对成人来说,也大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当得到他人的认可时,我们就会很高兴;而如果有人对我们表示怀疑或者不屑一顾,我们就会感到难过,甚至愤怒。又比如,我们找工作时,往往倾向于高收入、高地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