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结构转变、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份额

来源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h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扩展的托达罗模型分析贸易结构转变、资本偏向型技术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贸易商品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不利于劳动者;资本深化在前期有利于劳动者,但资本深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却不利于劳动者;城乡之间劳动力自由流动障碍的减少,有利于劳动者。
  关键词:贸易结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劳动收入份额
  文章编号:2095-5960(2014)01-0001-06
  中图分类号:F72;F124.1;F2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品出口规模增长迅速,2010年中国商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0.4%,居世界第一。然而,伴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一直在下降。根据白重恩、钱震杰[1]的计算,1996年以前,劳动收入份额在小幅度范围内波动,然而自此之后,劳动收入份额开始逐年下降。罗长远[2]发现劳动收入份额从1978年的35%上升至1995年的49%,此后,资本收入逐渐爬升,劳动者的收入逐渐被侵蚀。张莉、徐现祥[3]认为要素收入向资本倾斜的现象并不是“中国特色”,国外许多学者发现大多数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至少在中期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资本收入占比增加的趋势。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不断下降呢?本文的解释是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使用及由此导致的贸易结构转变,有利于资本所有者而不利于劳动所有者。首先,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使用。决策者倾向于把竞争力不足归因于技术落后,国外先进技术主要是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而国内管理部门普遍偏好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忽视劳动密集型技术的运用。其次, 利率管制维持了资本的低价格,企业以低于市场利率的名义利率从银行获得贷款,实际上是企业获得了利息补贴,导致企业资金使用的成本低廉,最终导致技术进步偏向劳动节省,产品的资本密集度不断提高。随着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中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逐年下降,所以资本从出口贸易中获得的收益逐年增多,劳动者获得的收益逐年减少。
  本文拟在扩展H-O的框架下探讨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重点考察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余下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是贸易结构转变、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收入变动的作用机制;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
  二、文献综述
  要素的收入分配效应一直是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S-S定理证明了当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时,贸易使国内相对充裕要素的所有者报酬上升,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报酬下降。Harrison[4]明确指出,发达国家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与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资本的流动愈加频繁,增强了资本的“谈判能力”(bar-gaining power),削弱了劳动者的谈判能力,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Acemgolu发现,20世纪70—80年代欧洲国家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归结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使用,技术进步使资本的报酬增加,劳动的报酬减少。[5]国内关于要素收入分配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收入分配有利于资本,不利于劳动。然而,对形成此现象原因的解释差异明显:(1)从技术进步、要素禀赋等角度进行解释。殷德生、唐海燕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通过自由贸易加剧了国内的工资差距;[6]工资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及资本对劳动的相对价格下降所导致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7][8][9](2) 从产业的视角考虑产业结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不同产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存在较大差异。[10][11]。(3)由于垄断等制度性因素,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存在着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由此造成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12][13](4)从税收的角度考虑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劳动所得税导致劳动份额的降低,资本所得税导致资本份额的下降,收入税导致资本和劳动分配份额同时降低,降低幅度与征税范围、要素产出弹性因素相关(郭庆旺、吕冰洋)。[14](5)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唐东波等构建以劳资议价为特征的劳动收入占比决定方程,进而系统考察全球化等因素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发现贸易扩张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FDI却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15][16][17](6)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的变化趋势呈现U 形规律,中国经济符合U 形规律,目前处于劳动份额的下降期(李稻葵、刘霖霖、王红领)。[18](7)龚刚、杨光认为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主要是因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无限劳动力供给。[19](8)从国际垂直分工视角研究劳动者收入份额下降。孟醒(2012)、叶迎(2013)就国际垂直分工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垂直分工导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且这种负效应与我国在国际生产分散化承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阶段有关。我国要素禀赋水平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呈负相关,市场化水平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呈负向影响。[20][21]
  上述研究均未考虑贸易结构转变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随着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在逐渐优化,表现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逐年下降。然而,很少有文献研究贸易结构转变、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本文希望弥补文献的不足,努力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作深入探讨:首先,把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引入H-0模型,将对外贸易纳入到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框架下,分析贸易结构转变、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收入变动的作用机制;然后,从实证角度作进一步分析。
  三、基本模型
  假定一国存在农业和城市两个部门,生产农产品(A)和非农业品(B)两种产品,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要素。Pa和Pb分别为商品a和b的价格,Wa、Wb分别为农业部门和城市部门中劳动力的工资,R是资本的价格。城市中存在失业现象,失业人数为U。农业部门劳动力对城市工资的期望为: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超分子水杨酸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8月~11月到普洱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53例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给
图书馆的书是国家财产,是一个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保证.学校和图书馆要发展,图书馆的书库也应该不断发展壮大.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开架流通中存在的图书损耗严重的现象进行了分
通过光镜(LM)观察了四川柴胡属植物14种(变种)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花粉已经发生了明显分化,主要有菱形,椭圆形,矩形三种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最后分析了柴
摘要:从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程度出发,将服务业划分为可标准化和不可标准化服务业两个部门,讨论两个部门冰山成本的差异,进而建立理论模型,采用1978-2014年29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服务业分行业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服务业结构对我国城市的出现的“虹吸”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兰州和乌鲁木齐出现了显著的“虹吸”现象。同时不可标准化服务业带来的“虹吸效应”要大于可标准化服务业带来
1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发现右乳癌术后局部起红色丘疹及结节3月就诊。3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乳癌术后局部出现散在分布红斑及丘疹。无疼痛,在当地以“带状疱疹”治疗,无明显效
基于CFPS(2010)数据,实证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和RIF回归分解法测度了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计划生
摘 要:  文章构建了一个部门间要素边际生产率存在差异的二元经济模型,探讨要素再配置效应的测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1990—2012年的要素再配置效应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要素再配置效应是存在的,且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波动态势与宏观经济波动走势基本一致。在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的波动态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的波动态势基本吻合,在考察期大多数年份,其对要素再配置效应具有正向
一种产品的设计、制造、流通、使用、维修乃至报废的全生命周期都将产生大量信息。针对产品生产、供应链、使用、维修、回收全过程跟踪管理和追溯产品信息问题,本文提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将智慧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追溯;设计静态智慧信息节点应用于轮毂生产和物流全过程的跟踪和追溯;设计全智慧信息节点用于车轮运行状态的检测和报警;通过智能化采集技术快速获取产品信息,并完善产品使用信息,实现全
针对车型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的车型识别系统。该系统由车辆图像采集及预处理、车脸分割、纹理特征提取、最小距离分类器等组成。经过实验,该车型识别系统的准确率达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