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中学生数学解题的心理因素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c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有很多困难并不是由于这些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无法捉摸或者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程度不够,而是因为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受知识、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等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干扰。数学问题的解决是高中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关注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影响他们的各种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稳定、健全的心理品质。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就影响高中生数学解题的主要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心理因素提出相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解题;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21
  高中数学是一门以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主的科学,也是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高中数学对于高中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和个人智力的促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还能让其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而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体现。所以,提高高中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成为全体教师的教学共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会遇到很多障碍,大部分障碍往往不是由于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不完善,而是由于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就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一、影响高中生数学解题的主要心理因素
  1. 情绪因素
  情绪对问题解决具有重要的影响。处于紧张、恐惧、压抑、急躁等消极情绪中会对解题效率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会影响学生无法进行思考;而当学生处于积极乐观的状态时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数学考试中,情绪往往会导致学生发挥超常或发挥失常。过多的负面情绪会导致学生无法理清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即使面对比较简单的数学题都会束手无策,甚至面对以前做过的题目也不知如何解答。有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急躁,急于求成,反而导致解题出错。学生没有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就直接下笔做题,遇到小小的问题就会急躁起来,导致思维混乱,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无法继续解答出数学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取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
  2. 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受到数学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形成比较牢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很多人认为这样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高中数学知识的积累与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有利于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但是这样的定势思维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发散,学生的解题适应能力提高受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法得到提高。
  3. 意志因素
  意志是指主体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其来支配、调节自身行为,从而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说是自己给自己的心理暗示。意志的强弱通常通过以困难的性质或者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为标准来衡量。部分高中生数学学习成绩较差是因为对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较为恐惧所导致的。
  二、克服高中生数学解题心理因素的对策
  1. 改善学习方式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思维逻辑性,数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任,所以在提高高中生数学解题问题的过程中要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树立学生的协作精神。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改善学习方式,采取自主、合作和探究式三者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不能只看书不做题,要经常进行一题多解思考,优化运算策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式学习能够使学生集思广益,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和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 重视学生意志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意志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能够常常亲身体验“能进能退”,培养学生在困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良好解题习惯。
  3. 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
  評价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等。教师要充分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节数学课堂教学,及时改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率。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的错误要委婉指出,多激励少批评,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去学习,增强学生数学解题的信心。
  总之,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问题是多方面的,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与此相应,引导中学生矫正心理问题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没有固定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作者单位:广西浦北县金浦中学 535300)
其他文献
基于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素质教育效果弱,学生综合素养难以跟上当前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培养缺少一定的社会需求等基本教学问题,中山市东升求实学校在连续几年教育改革实践
蛋白质是生命体构成的基本单位之一,蛋白质功能的发挥严格依赖于它正确的三维构象,然而蛋白质的折叠是一个易错的过程。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大量在细胞内积累凝集,将破环内质网的稳
土壤养分累积引起的氮素(N)淋失是导致农区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形式。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县典型亚热带红壤丘陵小流域(134.4km2)为研究对象,通过2010年4
当前我国地铁建设正处于大规模发展阶段,地铁供电系统计算机仿真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目前图形化的建模软件设计方法并没有在此类仿真软件中得到有效使用,该方法可以提高地
  本论文以CD146单克隆抗体AA98为研究工具探讨了CD146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功能,结果显示,CD146与其天然配体的结合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信号转导、粘附等血管生成相
数字化变电站作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来说,数字化变电站就是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上由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智能化一次设备、网
  本文进一步改进和发展了进化分析方法。通过对甾体激素受体家族配体结合域的进化分析,确定了其中与各亚家族功能特异性相关的残基位点,指出造成功能特异性的序列和结构基础
光储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分布式光伏(Photovoltaic,PV)电源和储能系统的功率互补,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光储系统将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变流器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光伏、储能一体化接入的目的,具有输出电压高、功率开关器件电压应力小、开关频率低、并网电能质量好等优点。本文以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光储系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出现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核心素养教育要求
[1月]盆兰摆放在阳光充足的阳台或窗台,用纱帘遮光,室温保持在13℃~15℃,空气湿度60%~70%。雨雪天给予人工补光,让兰株生长更健壮。[2月]室内温度保持在1 5℃左右,以促进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