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9.99万-12.39万元上汽大众全新一代Polo Plus上市12_全新雷凌

来源 :中国汽车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a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8日,上汽大众全新一代Polo Plus正式上市,这也是Polo的全球第六代车型,基于颜值、驾控、安全、享受的全方位Plus,新车重新定义新一代城市越级两厢车的行业标杆。
  全新一代Polo Plus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9.99万一12.39万元。新车在外观上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车身尺寸进行了加宽加大。同时,配置方面也大幅提升,全系搭载1.5L全铝环保发动机,匹配Tiptronic六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或五速手动变速箱。
  颜值Plus 新时代城市两厢越级而来
  全新一代PoloPlus拥有锋彩设计与潮酷享乐,整车更为现代个性、更显高端潮流,满足当代汽车用户升级的消费需求,精品座驾名副其实。新车应用了全新锋彩设计理念,立体双V引擎盖、Arrow-shaped箭形双腰线、酷黑流光车顶等富有情感力量的造型元素,彰显动感活力。
  全新一代的Polo Plus在线条的运用更加丰富,无论是从车身侧面的双腰线设计,还是车尾部分的横向折角,都把全新一代Polo Plus的轮廓勾勒的更为精致。与此同时,车尾的“方盒子”尾灯被得以继续沿用,并对其内部进行一定程度的升级,也使得它的美观度提升不少。
  安全Plus呵护备至的全方位辅助系统
  驾乘安全方面,全新一代PoloPlus采用了A级车设计标准,跨级展现新时代两厢的实用性。源自大众汽车集团MOB制造平台,新车引入同级仅有的Front Assist前方安全辅助系统(带AEB城市主动制动辅助),并全系标配MKB多次碰撞预防系统、合23项子功能的全路况ESP车身动态电子稳定系统、定速巡航、RKA+胎压监测等。配合德系激光焊接及镀锌工艺、全车78%的高强度及以上钢材、6安全气囊、前后排乘客安全带未系警告装置等,越级保护令消费者安心。
  驾控Plus尽享飞驰快感
  作为一款为城市而生的座驾,全新一代Polo Plus带来灵动可靠的驾驭体验。1.5L发动机最大功率83kW,百公里综合油耗5.5L,“高效低耗”的特性尤为适合家用。匹配两款经典变速箱,驾驶平顺性出众。得益于高强度车身结构、融合舒适性与操控性的底盘系统、全系装备的XDS+电子差速锁等,新车在弯道、制动、静谧性上均有出色表现。再加上Drive-focus驾舱设计、一体包覆式运动座椅,及长度高度可调的多功能动感方向盘等赛车风格装备,尽享城市赛道上的飞驰快感。
  坚持高质价比 加速驶入品牌发展快车道
  换代而来,全新一代PoloPlus在产品力上自我颠覆,坚持追求品质。自1975年诞生以来,Polo就是两厢车市的创世先锋与风潮引领者,并留下個性鲜明、实力强悍的经典印记。在国内,Polo享有近195万辆的品牌车型保有量,颇受懂车用户喜爱;同时持续活跃于赛车、娱乐、文化领域,更使其成为汽车界的“时尚ICON”。
  而随着国内两厢车市的成熟化,走精品路线是Polo品牌给出的理性发展解决方案。秉承全球产品系列“Small but Tough”的硬核实力,全新一代Polo Plus不管从设计风格、车身比例,还是在市场定位、超级别定义的装备上,几乎都以打造全新车系的水准突破自我。由全新规划后的产品线来看,取消原入门版,新增高配版本,亦见其坚定高质价比的决心。Polo Plus的上市正是为上汽大众打造潮流IP、品牌活力、转换品牌形象,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近两年,大众品牌的轿车系列先后升级,始终坚持品质提升优先。尽管两厢小车面临更多同价位竞争对手,但上汽大众依旧坚持产品线全覆盖战略,为年轻群体打造精品车型的理念根植于产品中。随着上汽大众在产品开发主导比重越来越大,本土化的趋势也更为明显。Polo品牌的越级而立,是布局更高一级的两厢细分市场,通过提供超出用户期待的产品,与日趋理性的国内消费者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松弛有度、总部定位准确有效实现职能、权责体系健全,是集团管控的精要  集团管控问题的来源,得益于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一个特点是企业越来越大,企业集团越来越多。客观地对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对内在规律的把握提出了一个要求。同时一些企业失败的教训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比如近年发生的德隆事件,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整个集团管控不到位。    管控不是“管死”   
期刊
刘宗民  河北省青银高速公路新河收费站站长  开始主导一个新的企业,管理者可能会感觉一片茫然、无处下手,那么到底该如何开展工作呢?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内部流程,也就是管理基础如何,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运行效率和成本;二是外部环境,也就是外部环境是否给了足够的回旋余地。  如果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险恶,竞争激烈,公司财务窘迫,在此基础上,内部管理基础稍有不佳,即使管理者有天大的本事也无力回
期刊
编者按  本栏目主角都是管理人士,对于“管理如何才能行之有效,有的放矢?”在这里,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把自己在管理中的智慧、感悟及经验表达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够给广大读者以启发。      管理的最高镜界  ——文化管理  中国国电山东石横发电厂副总政工师兼政工部主任 杨庆森  “无为而治”四个字走进企业界应该变成七个字,就是“没有管理的管理”——这是管理的最高镜界。首先,向文化管理迈
期刊
“人们都认为一个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人才是可以流动的,归根到底应该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最高管理是思想文化管理,企业领导应该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企业家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文化的能力。”    在当前一些企业“高薪聘请MBA”,而一些“MBA”并没发挥出巨大作用,使“MBA”开始受“冷落”的社会环境下,青岛双星总裁汪海注重国情,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
期刊
企业内刊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一直鲜活地记载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一步脚印。“内刊之道”栏目自开办以来,得到了众多企业文化工作者的大力支持。  在新的一年里,“内刊之道”栏目将设置“热点追踪”、“内刊展台”“办刊心得”“风向标”等板块。“热点追踪”围绕内刊行业,追踪热点、访谈人物;“内刊展台”在展示优秀企业内刊的同时,进一步整合我们已有的资源,按照行业归属分门别类、分批展示;“办刊心得”由企业内刊工作者
期刊
“像矿井中挖出来的煤一样燃烧自己,把光明和温暖奉献给他人,不断提高企业效益,奉献社会,增加员工收益,创造高度和谐的人文环境。”   ——姜重山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德国投降后,位于柏林的因特莱公司的厂房被炸的残垣颓壁,一片荒凉。战后余生的公司总经理走到一片瓦砾前,神情绝望,眼噙泪水,工厂毁了,人没有了,一切都完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连续几天,公司职员陆续来到工厂废址前,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员
期刊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
期刊
分析2月份四大畅销书排行榜,有10本书是新面孔。  “开卷全国商业类畅销书排行榜”的《股市操练大全》(第一册)入围、本月位列该榜第九名。作者在编写时坚持三个原则:一般问题不选:不能给读者以启发、没有悬念的问题不选;缺乏实战意义,缺少操作性的问题不选。    “北京图书大厦排行榜”有6本书是新面孔,前五位是因会计考试导致销量攀升,具有周期性,暂不评价。位列该榜第十名的《团队精神》跻身前十,值得研究一
期刊
毫无惊奇的排行榜  像过去的2006年其他月份一样,12月的各大图书排行榜依旧延续先前的“业绩”,还是那几本书,还是那前十名内浮沉,让人毫无惊奇。  ——有理由让人相信,在已经开局的2007年,在中国经济形势一片向好和繁荣的大局下,经管类图书还将继续占据各大排行榜的显要位置,即使《世界是平的》下榜、即使《细节决定成败》下榜、即使《长尾理论》下榜等,但新上榜的经管类图书,可以预见的仍将是“换汤不换药
期刊
检点2006年的煤炭行业,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特点:一是重特大责任事故频发;一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不断升级的愤怒。按道理,老大难,老大真抓就不难了,可是,为什么煤炭安全生产这个老大难却任凭李局长拍桌子、红眼睛、怒吼、星夜兼程地奔波,仍不见明显收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从具体事件中去寻找答案吧。    事件回放    2006年12月3日13时许,湖南省涟源市安平镇观音煤矿发生煤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