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助史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rn_p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诗助史的可行性
  
  1.古典诗歌可以提供丰富宝贵的史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典诗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丰厚、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从古到今,人们吟咏之,传诵之。这使得在古代印刷条件有限及历经战火等不种情况下,很多古典诗歌能够较准确、完整地流传下来。再加上诗歌含蓄隐晦的特点,也使得其能够逃过古代“文字狱”的删改与销毁,保留其本来面目。这是和其他史料相比,诗歌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势。
  此外,文史相通自古便是人们的共识,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社会现象,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唐代杜甫的诗就是因为准确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社会,因而被称为“诗史”,也成就了他“诗圣”的美名。所以说,古典诗歌是一座蕴藏着丰富历史资料的宝库。
  2.古典诗歌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使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可以大显身手
  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古典诗歌以其特有的魅力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例如:一个风沙很大的午后,上课前我见学生有些昏昏欲睡,就在黑板上写下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中牟道中》一诗:“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蜒近马忽相猜。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风沙一并来”,并带领学生解读这首诗。大家不禁会心一笑:看来早在宋朝时郑州风沙就不小了呀。精神振奋之后,学生们很快专心转入学习之中。
  古典诗歌具有句子整齐、结构匀称、讲求押韵、注意格律及感情表达充沛的特点。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杜甫的诗苍凉沉郁、气壮山河,二者的艺术魅力都深深感染熏陶着学生,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在浓厚的趣味中实现美育、德育及智育的教学目标。
  
  二、古典诗歌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1.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构建历史情境,渲染历史气氛和刻画历史人物
  在学习张骞出使西域这一问题时,“西域”这一历史地理概念需要学生掌握:古代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我随手引用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学生们立刻兴致盎然并记住了这一知识点。再如,讲述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意义时,我板书了唐朝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一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并稍加解释:诗中的“较”可理解为“减”的意思。学生们很快便领会诗意,较深刻地理解开凿大运河的意义了。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构建、再现历史情境,渲染历史气氛,便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古典诗歌可以大显身手。如学习唐朝由盛转衰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先领同学们诵读杜甫的“三吏”、“三别”,沉郁顿挫的诗风很快便可以把学生带人那悲怆的历史氛围。学习赤壁之战前,可抄录李白的《赤壁送别歌》:“二龙征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郎于此破曹公”,这样赤壁之战那激烈壮观的战争气氛便在学生脑海中油然再现。
  2.有助于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古典诗歌的引入,更有助于发挥这一作用。如讲述岳飞抗金时,师生齐声吟咏“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样慷慨激昂的氛围中,爱民族、爱国家的思想,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品质在学生心中悄然扎根。在戊戌变法学习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迈诗句,也使得谭嗣同为国为民甘洒热血的豪迈气概和英雄形象深深铭刻在学生脑海。还有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言为心声,这些代表英雄心迹的诗句,真可谓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绝好素材。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要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通过对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合理想象、尝试求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等智力品质,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唐朝经济发展时,我举出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诗,让学生分析这两句诗反映出唐朝时已大力推广何种经济活动。学生们很快得出答案:种桑养蚕。这虽是一个简单的论证过程,但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论证能力。
  在古人留下的大量古典诗歌中,咏史诗对培养学生评述判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用很大。很多诗人能以无欺无伪的诗心,冷静客观地对待历史,评价历史。如:分析唐朝衰亡是否是由于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时,我引用了罗隐的《西施》一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冤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最后一句反问,拨动学生思维之弦,发人深思。经过大家讨论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一个王朝的兴衰不可能系于一人。
  如上所述,古典诗歌正是以其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或强烈感情,最具风格的逻辑结构,组织排列简单而又鲜明的事实,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中引入古典诗歌应注意的问题
  
  1.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于引用。
  对思想性差、有明显时代局限性的诗歌一定要严格把关。因为中学生毕竟缺乏足够辨别力,使用不当,会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2.引用诗歌要适度、适量。
  尽量引用较直白或者学生较熟悉的诗,如语文教材上出现过的。篇幅不宜过长,过长的要适度节选。否则,可能会人为增加学生负担,影响课堂效率,甚至导致教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那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能力测评,多是看重终极结果而轻细节化过程,与常态化创建和实际应用贴合得较为疏松,“孤岛式”设计严重,因而在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方面,收效甚微。本文基于“新时代”创新型教育实践体验,倡导注重全过程的数据解析、体系架构和反拨效应,力主以跨界思维和创展理念,通过自主性增强、多元化应用、交互式考量和平台型构建等践行方式,助推大学英语能力优质化测评体系的构建,为高校整体上提升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构建结构化知识,提升思维品质。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语言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文字背后所承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文精神层面的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在阅读后的输出环节设计中,学生往往被教师带着做一些和阅读中活动重复的事情,缺乏语言能力、文化品鉴和思维的提升。课标组专家夏谷鸣认为,一个人勇敢把表达自己观点
【摘要】本文主要以当下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现状为主要分析依据,力求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探讨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融合,希望提升高职院校英语行业教学水平及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和其未来在职场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行业特色  引言  基于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各行业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新形势,各个高职院校对兼备英语能力及专业技术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
【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实力得到稳步提升,教学设备在此基础上实现不断的更新换代,微课就是利用多媒体设备而衍生的新型教学手段,其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变革,可以有效地补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学结构得以创新发展,学生也能够在其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为此,本文将根据微课理念、特点以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的策略展开全面探究。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丁雅静,陕
【摘要】基于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的沉浸式教学是起源于加拿大的一种十分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它为提升二语习得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从沉浸式教学的起源、理论依据两方面对沉浸式教学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沉浸式教学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有何优势进行了探讨。最终得出了为了更好地进行沉浸式教学,为了促进学生的二语习得,我们应该从教学目标、师资、教材这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的启示。  【关
【摘要】本文意義理论上,将及物性系统理论运用于分析新闻标题,体现了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观,同时验证了及物性理论的操作性和普遍适用性;现实上,本研究对体育新闻标题的定性定量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新闻标题撰写者遣词造句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英文体育新闻标题;及物性系统;2018年世界杯  【作者简介】李文丽(1994-),女,汉族,山西吕梁交城人,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语用学。  Ⅰ. I
【摘要】高三是关乎学生将来的重要一年,高三教学中大多数是复习课程,英语也不例外,新课标要求高中教师和学生充分互动,但是实际复习过程中教师受传统复习模式影响严重、忽略学生写作练习,影响复习效果,基于此,本文从写作和复习计划几方面,探讨复习策略研究,提高学生复习效果,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三;英语复习;误区;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酉红静,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引言  新课标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理解能力、智力水平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日益明显。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自己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本文笔者就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韩彦,福建省泉州
【摘要】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这种被动学习的方法会使学生难以持久地对这门课产生兴趣。本文所倡导的“快乐学习”原则以孩子们的语言兴趣为中心,同时伴随语言学习的各种各样的游戏以及全身性的反应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从而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关键词】 兴趣;游戏;动机  【作者简介】洪莉,安徽亳州师范高等
【摘要】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理念,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与优化,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师的重点关注部分。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高中英语知识体系。但是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敏捷性,促进学生掌握批判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灵活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