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他滨治疗伴DNA甲基转移酶基因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ko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用地西他滨治疗伴DNA甲基转移酶(DNMT3A)基因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59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应用地西他滨治疗的反应.根据基因突变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伴DNMT3A基因突变(DNMT3A+)27例,不伴DNMT3A基因突变(DNMT3A-)32例.2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不同组的疗效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DNMT3A+组患者中位年龄为56.2(37-81)岁,与DNMT3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中位数为4.67(0.78-201.4)×109/L,Hb中位数为81(46-149) g/L,血小板中位数为85(43-562)×109/L,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NMT3A+患者对地西他滨总体反应率(ORR)达70.37%,完全缓解(CR)率为40.74%;DNMT3A-组ORR、CR率分别为40.63%和21.88%,2组总体反应率(ORR)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5),2组完全缓解(CR)率无统计学差异(P=0.159).2组患者应用地西他滨治疗的不良反应类似.59例患者中,共有21例患者伴有TP53突变,TP53+/DNMT3A+组(13例)与TP53+/DNMT3A-组(8例)的ORR及C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85、0.353).DNMT3A+ MDS组总生存期(29.1±13.4个月)高于DNMT3A-MDS组的总生存期(27.8±14.4个月),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75).结论:地西他滨治疗伴DNA甲基转移酶(DNMT3A)基因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是有效且安全的,但未显示更好的总生存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下调c-Met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RPMI8226细胞根据转染,分为对照组(RPMI8226细胞不做转染)、RPMI 8226/shRNA-control组和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圳市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缺水和水污染问题及其所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对全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
学位
在“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国民共享改革成果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世纪养老危机这四个宏观经济
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年)生活在春秋末期,曾担任周朝图书馆馆长,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其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此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作为行政
目的:分析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的临床特点、常规实验室检查及相关基因突变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
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宿主移植排斥反应是限制器官移植的一大障碍,其本质上是一种针对异型移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移植排斥反应过程机理复杂,涉及众多细胞因子的参与,白细胞介素(IL)-2、IL-4、干扰素(INF)-γ、IL-10等均在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了解细胞因子与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很有意义。
“五个全覆盖”和“两通一硬化”实施以来,水泥(油)路通到了百姓家,行路难已成为昨日光景。水泥(油)路村村通一方面将村民带出去,帮助他们走出家门,获取财富;另一方面将机会引进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