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情感修养的培养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_end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和平时代,十四亿人被迫“画地为牢”;新的学期,满怀期待却无奈搁浅。疫情中的人世百态是一本读不尽的教科书,这段特殊的防疫时期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课堂。借此深入反思常态教育的缺失,完善并重构教育体系,才不枉费这代价巨大的“特别课堂”。
  “教育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是要教学生用心灵认识世界,用心灵了解人——不仅是亲友,而且是生活道路上遇到的任何同胞——的处境。”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育是为生命奠基的事业,培养良好的情感修养是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一个没有情感、漠视情感的孩子无法承担起生命之重,心灵上的荒漠如何演绎出色彩斑斓的生活?小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单纯而易于外露,强烈而不易于自我调节,沉浸自我情感而不易于理解他人情感。怎样培养良好的情感修养,为孩子未来的生命生活奠基?可抓住当前疫情契机,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聚焦眼睛——学会读懂眼中传递的信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这项细致的教育本领的着力点。怎样真切地了知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当下的真实体验,即使是言不由衷,也能够有所领会,需要借助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
  时下,雪片般飘飞的防疫资讯中,一双双口罩遮盖下的眼睛格外生动。发展中的疫情,给我们提供着生动多样且无以复制的眼神,更便于我们引导孩子观察眼神、用心阅读、理解含义、领悟情感。你看,透过护目镜的一双双医者仁心的眼睛里,充满了大爱、坚强、力量、勇敢;阳光下的一双双病愈出院的患者眼睛里,充满了感激、幸福、轻松、向往;研究室里一双双院士专家的眼睛里,充满了慈祥、智慧、胜利、信念;街头巷尾一双双为抗疫一线做好后援的无名眼睛里,充满了焦急、担心、满足、欣喜……带领孩子聚焦这一双双特写的眼睛,读懂疫情讯息,获取生活知识,得到心灵慰藉,感受国家力量,这是多么难得的教育资源。这些不同面目下的眼神,远远胜过那些生动的文字描述,不但令人过目不忘,而且可反复阅读和琢磨,成为我们引导孩子融入社会、分辨美丑的一剂良药。
  与家人茧居,闭门不出,四目相对,原来奢侈的静静相处成为每天日常。情感的联接途径也是由“被看到”与“被理解”来实现,浓郁而专注的情感场域氤氲家庭。非常时期,孩子们会变得更加敏感细腻,也会表现出更多的关切与好奇。他们努力捕捉每一个信号,解读每一个表情,洞察每一个景象。在彼此给予的“看到”与“理解”中唤醒自己的存在感,在彼此给予的接纳与认可中,强化自己的归属感。
  渐渐地,孩子们不需要任何话语和解释,单单从脸色和眼神,就会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并化作思想的语言,给予心灵的影响。慢慢地,生活中的疏忽变化就会成为教育的素材,情感修养在这样细腻无声的经历中慢慢得以培育。而这一切,最终都化为孩子对待未来漫漫人生的基石。
  第二,做个公民——具备公民应有的责任意识。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小学阶段正是公民意识雏形形成的关键期。社会大课堂是培养现代公民应有的自主、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公民意识的主阵地。“使少年学会以一个公民的态度观察世界,这是教育智慧的一个高峰。”而现实是“童年和少年时代完全无忧无虑的生活”使得“精神幼稚病”处处可见。要让每个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社会,把社会的事情看成自己切身的事情,是这场灾难折射出的一个教育短板。公民意识的培养责无旁贷,迫在眉睫。
  全民抗疫、封城停课、茧居家中、驰援武汉等等,都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管好自己、健康生活,绘画表达、书信声援,产生共情、捐款捐助,父母逆行、我来助力……大事小事都有我事,前台后台都是舞台。要讓学生在这一特殊时期的现实生活中,切身感受自己的公民身份,逐渐清晰自己的公民资格,慢慢懂得作为公民应具有的公民权利和应承担的公民责任,逐步涌起升华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情感,并把这种认同和情感付之于行动。
  周恩来点燃自己的生命火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努力照亮新中国诞生的艰难行程。这声音、这光亮应该震撼到每一个和平富饶时代,正在求学的孩子的心灵,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与祖国同呼吸共患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的这副心怀远大抱负的名联,应该成为学生的共同心声和座右铭。让学生在新冠肺炎这场疫情中,能够“声声入耳、事事关心”,既做好自己的大事小情,思考与追问关于生命、自然、社会、规则这些生而为人的根本内容;也关注国内国际的小往大来,理解和探索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建立和拥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获得更有价值的成长。灾难面前,我们不但要撬动学习的真实发生,更应涵育出学生躬身入局、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科学发展、放眼世界的人生格局。
  第三,融入时代——用时代楷模涵养心灵之容。
  每一个时代都有着特有的、普遍的精神实质,它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它反映着时代的潮流,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变化发展,推陈出新。少年儿童生活在时代的大潮中,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与他们有关。我们要让周围的事物触动到孩子的心灵,引导他们用心感受那些往往看不出来的不幸和令人焦虑不安的事情,懂得要学会为别人操心,逐渐会为社会操心,为祖国操心。
  时代造就楷模,危难成就英雄。要让体现着时代精神和崇高美德的鲜明形象进入孩子的视野,用他们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滋润孩子的心灵,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指路灯火。耋耄老人钟南山一边告诉公众“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果断发出武汉“封城”的建议,迅速研究出有效抑制病毒的科研成果,其中饱含着多少智慧和胆识;渐冻人张定宇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与病魔夺人;歌手韩红积极捐款捐物;还有那些偷偷留下巨额钱款,默默离开的各路无名者;深入疫区腹地,冒着风险报道真实疫情的记者;昼夜加班加点,火速搭建医院的基建狂魔……他们负重前行,为生命打开希望之门;他们心存大义,带来万民福祉;他们德才兼备,绝对是国之重器;他们铁肩担正义,硬核担当尽显大国底气。
  当这些熠熠发光的名字走进孩子的心灵,我们要珍视那些纯洁高尚的心灵激动,要看得见眼里闪烁着的钦佩的炯炯目光,保护那些崇高的不安痛心的情感。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心中有了别人,他们学会了把自己当做镜子,在镜子里照见自己。他们就会将自己和时代融为一体,将自己和祖国连接在一起,涵养出美丽的心灵。
  情感修养的养成宛如了无痕迹的春风春雨,细细柔柔,表面上看很轻很淡,或者很快消失,或者很快被后来事物替代。实则,那柔柔的力量早已浸透于心,在无声无息中撬动着心房,产生自我认识与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小学长大校区
其他文献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榆林的孩子不再为求学远赴他乡,让榆林的家长不再为抚育子女两地奔波。”这是榆林市每一位家长最大的心愿,也是当地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最真实的心声。为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榆林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立足教育工作实际,坚持政策引领,深化综合改革,实施目标管理,着力提升本地学校品质,全力推进全市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系统人数众多、覆盖面广,其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否到位,不仅关系到亿万师生的生命和健康,也关系到全国阻击疫情的大局。面对疫情防控这场战争,陕西省教育系统积极行动,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迅速形成联防联控体系,动员一切力量,系统布局,严防严控确保疫情不在学校蔓延,齐心协力答好这一道严峻的考题。  守好“责任田”,护好“一方人”  陕西省师生
期刊
2019年,关于教师的新闻一次又一次地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这其中比较多的是教师的奉献,但也掺杂有教师的被伤、被杀、自杀、杀人或伤人(欺凌、侵犯学生等)。人们的心随着这一条条的“爆炸性”事件起伏。而那个被反复提及的话题不得不再次被提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那个暗角——教師心理健康情况。  青春期学生的情绪发展障碍亟待重视  2012年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在制度、课程、师资队伍和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等方
期刊
近期以来,宝鸡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省市统一部署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多措并举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加强组织领导。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查督办,严格落实“四个到位”,做到人员管控到位、防护用品到位、防控责任到位、防控措施到位。  ——明确防控要求。印发《关于在新
期刊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脱贫攻坚工作要求,2月26日,商洛市教育局局长胡栋梁、副局长龚胜利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深入市教育局包扶村洛南县古城镇四联村,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在四联村,胡栋梁、龚胜利向驻村工作队员发放了慰问金,向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赠送了200个医用口罩和消毒药剂,仔细察看了工作队员住宿条件,询问了饮食保障情况,与村委会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座谈交流了2020年脱贫攻
期刊
近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交警坚守“疫”线被晒成黑白分明的“口罩脸”,照片被多家官微、媒体报道后,主人公赵旭东迅速成为“网红交警”,受到全国网民的点赞。守住一道卡,护住一城人。这张照片记录的感动瞬间,也成为当地师生抗击疫情最温暖、最生动的教材。  “我们不能像一线医生那样去救死扶伤,也不能像赵叔叔一样在一线防疫,但我们可以待在家里好好学习,认真上课,长大以后成为像赵叔叔一样为祖国做贡献的人。”合阳县城
期刊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毕业至今,我已经连续送走了三届毕业生,每一届学生临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都让我感动不已。那一句句肺腑之言在我和孩子们之间不断传递着,永远也无法割舍我们彼此之间的那份真情……  那是六月的一个下午,随着“叮铃铃……”熟悉的上课铃声,我迈着轻缓而沉重的脚步走向教室,这是孩子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堂语文课,他们即将告别小学生活踏入初中,翻开崭新的一页。  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孩子们早已安静地
期刊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庚子年春节的平静。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蓝田县教科局党委按照中央、省市县委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以最大的努力、最严的措施、最快的速度,全面落实防控措施,为全县7万多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构筑起一道安全可靠的健康防
期刊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按照安排,我们在正月十六就应该见面,应该开始我们教师的开学第一课了。可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这个让人提之憎恨、思之恐慌的新冠病毒,让我们直至今日还不能见面。虽未谋面,但我们疫情排查工作从未停止,我们教书育人工作从未停止,我们传道授业职责从未停止。面对疫情,面对灾难来临时的逆行者、捐献者、奉献者、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我被他们的故事感动,我为英勇献身者流泪,我给默默付出者
期刊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武功县实验小学历经十几年的风雨沧桑,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先后获得了全国体育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