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器官的特性与栽培技术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der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原产于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一带,那里的气候是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冬季气温5-10℃,夏季21-27C℃。年降水量约350-900毫米,集中于冬季,夏秋季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的20%~40%,最大月降水量是最小月降水量的2倍以上。葡萄的根、茎、叶、花果等器官生长发育的特性就是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为此,人们可利用此原理,从研究葡萄的器官生态特点及其生长发育规律人手,研究葡萄对栽培技术的特殊要求,进一步改进栽培条件,使葡萄生产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现就葡萄器官的特点与栽培技术要求作一讨论,望能起到“抛砖引玉”。
  
  1 葡萄的根
  
  为弦状肉质根,其组织疏松,能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但是,没有像桃、苹果、小麦等作物那样有很发达的须根(或分枝)。这是由于葡萄的根系长期生活在由森林落叶层所形成的土壤下,处于透气、保水、保肥性能很好的、有机质丰富的土壤环境下所形成的一种生态结构(见图1)。由图2中还可看出葡萄根的剖面,组织叶片和副梢能始终向着太阳,得到充足的阳光。葡萄的新梢还可以多次分枝,产生大量(多级)副梢和叶片,可以制造更多的光合营养,从而满足植株生长结果的需要。葡萄的新梢生长依靠顶芽和节间的延伸,它遵循着“单轴一合轴”生长的规律,“新梢的顶芽起初作单轴生长,即顶端向上,但后来顶端生长点“转位”了。被“转位”的生长点形成了花序或卷须,让位于新的突起。这个新突起继续新梢生长直到下一节止。新的生长点代替原来的生长点的新梢生长”,所以,在葡萄园中可看较疏松,髓射线的间距较大。而桃树的幼根剖面上组织较致密,髓射线的间隔较小。为此。人们在建立一个新的葡萄园时,应选择疏松透气、肥沃、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沙性或砾质土壤。在日常的葡萄园管理中。应强调多施有机肥、及时中耕松土。我国北方夏、秋季节雨水多,高温多湿,易滋生病害,除应注意架面的通风透光、还应勤中耕松土,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
  
  2 葡萄的茎
  
  葡萄属于蔓生果树。其一年生以上的已木质化的枝条剖面表明:韧皮部、木质部所占比重较小,而髓部(髓和髓射线)则占有较大的比值,其单位体积的质地较轻。葡萄茎上有卷须,擅长于攀缘,卷须可以牢牢地抓住被攀缘物(往往是一些高大树木),而且是“步步为营”。葡萄的枝条的横断面可分为背面、腹面、平面和凹面,在“凹面”处着生叶片、芽和副梢,“平面”处着生卷须或花序。这种现象称为“平面极性”现象,在新梢向前延伸时,随着叶片的互生,向前伸一节,“平面极性”中的“平面”和“凹面”位置就会互换1次,但枝条“背面”始终向上,“腹面”始终向下,这种习性可以保证葡萄的到,凡旺盛生长的新梢。嫩尖多弯曲呈“勾状”。葡萄生产中,应密切注意单位面积的新梢负载量及新梢在架面上的合理而均匀的分布,及时控制多余的副梢,使架面通风透光,
  
  3 葡萄的芽
  
  在新梢的叶腋处形成,有冬芽和夏芽两种。冬芽为复杂的混合芽。外有鳞片包裹,可以抵御外界较低的温度(-2.5℃-4℃)。冬芽的中央有一个主芽,其四周有2~6个预备芽。主芽比较发达,它是一个压缩了的新梢原基,有10-13个节,甚至达20个以上的节位形成,其上交替着生幼叶和卷须或花序。冬芽经过冬季休眠后于春季萌发。当主芽受损时,其基部的预备芽会再萌发抽枝,但一般不带花序(个别的也会有花序)。无论是主芽或预备芽,其幼叶叶原基叶腋中均可形成夏芽叶原基或二级预备芽原基,平时它们呈隐芽状态。受刺激后可以萌发,使植株得到更新复壮。这种性状也充分说明了葡萄有着极为强大生命力!使葡萄新梢在一些高大的树木冠上,受到了大风等外因的损害时,它仍可顽强地生活下去,进而繁衍它的后代。这些性能告诉人们,在葡萄生产中,应强调及时足量地秋施基肥,使树体有丰富的贮藏营养,才能保证内源新梢和花序生长发育良好;生产中如遇到大风、雹灾时,仍可利用副梢进行多次结果,或利用副梢进行快速整形,使其布满架面,实现早投产、增产。
  
  
  4 葡萄的叶
  
  多为掌状单叶,叶形较大,一般直径在15厘米以上,大的在30~40厘米。叶的上表皮有较厚的角质层,下表皮往往着生大量的茸毛(毛状的附属物),上下表皮之间为栅状组织和海绵组织,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下表皮上还有大量的气孔,据测定每平方毫米叶片上有气孔130-228个,叶的上表皮气孔较少,而叶齿尖部的上表皮却有较多的气孔集中分布。这样,在叶齿的上下两面都有大量气孔分布。笔者在生产实践中也观察到,葡萄叶片的齿尖,对水分和温度反应十分敏感,在春、秋季节的清晨。常可见到,葡萄的叶齿尖有水滴沁出:在夏季如遇到高温或干旱时,叶齿尖首先会变黄。生产中可将此现象作为葡萄园土壤管理的参考。葡萄叶片具有较长的叶柄,叶柄表面有较厚的角质层,表皮下为厚角组织与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叶柄内髓部很发达,叶柄和叶脉之间有发达的维管束相联,有利于营养的输送和暂时的积累。叶片与叶柄的配合显示出葡萄有特强的向阳性。作者在葡萄园内曾观察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篱架栽培的葡萄园内,有的葡萄蔓倒伏在地上时,经扶起后,其上的叶片朝向架内(背光)时,这个蔓上的叶片可以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又重新转向架外(朝向日光),这种能自动调节架面叶幕的现象,也充分说明了葡萄对光线是十分敏感的。所以,人们在葡萄生产管理中一定要注意架面的通风透光,能充分发挥叶片光合制造有机营养的功能。在葡萄生产园内,架面有限,肥水条件再好,也不能留过多的新梢。无机营养与有机营养一旦失去平衡,不仅会影响产量的提高,更会使浆果的品质下降。
  
  5 葡萄的卷须、花序和果穗
  
  卷须、花序和果穗与茎属于同源器官。在生产实践中常可见到卷须上带有花朵或叶片,或花序上带有卷须和新梢,甚至在花序新梢上再生出花序,这种现象人们称为“腋外梢”。预示着花芽分化良好。可能是个丰收年。花序由花序梗、花序轴和花朵组成,它们分别成为将来的果穗梗、穗轴和果粒。花序轴可以多次分支,非常发达的花序基部分支有4-5级。一个花序上可着生花朵100~1200朵。
  葡萄花的类型较多,有雌雄异株(有些野生葡萄)、雌能花(一般为花柱高于花丝,如巧吾斯、它夫克维利、山西的黑鸡心、河北宣化的老虎眼等)、两性花(绝大多数的栽培品种)。有的研究报告认为,在环境协迫的情况下,往往雌株要比雄株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在人工栽培时。对于雌能花的葡萄品种,需要配置相应的授粉品种和进行人工授粉。葡萄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0~25℃,而在我地(河南省北中部及黄河故道地区)葡萄开花季节常有干热风,出现干花现象,所以,在栽培中需要在开花前浇一遍透水,和在高温来临前一天喷低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以防止干热风的侵害。为保障葡萄开花有较高的坐果率,花前对主梢进行及时的摘心,以控制新梢生长过旺,消耗营养。花前及花期喷硼(细雾),可有效地缩短受精时间,有利于提高坐果率。而对于多倍体的巨峰品种,因其胚珠发育不良,内源赤霉素形成较少,可以在花前进行2次摘心,使幼嫩的子房能获得更多的营养。对一些坐果率高,易于出现小粒(如玫瑰香)、出于提高果品商品率,需要增大果粒的考虑(如夏黑无核、红地球等),采取花前使用激素(如赤霉素)拉长花序,加大果粒间距。或易出现生青硬粒的品种(如沙别拉维),可采取花后摘心,使其坐果率适当降低,从而减少或避免生青硬粒的出现。
  葡萄的果穗因分枝的多少和分枝的长短不同,使果穗的形状多种。特别是一些带有副穗的品种,容易出现缠绕铁丝、枝叶的现象,不仅使采摘困难,而且也影响商品价值。需要及早地进行顺穗和去除副穗。
  葡萄的种籽具有极为坚硬的种皮,受到鸟类的吞食后不易被消化,原样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仍可萌发成为新的植株。人们在进行杂交育种时取得的种籽,要经过低温处理后,才可以萌发。
  总之,葡萄的器官生态结构有其特殊性。而且各器官间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今后应加强综合研究和应用。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以达到健树、丰产、稳产、优质、低耗的目的。
其他文献
影响空气质量的气象因素主要有风、湍流、空气稳定度、降水、天气形势等。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本文阐述了不同气象条
随着2018年A股市场上兴起回购浪潮,股份回购这一资本市场上最为基础的概念之一,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被人们津津乐道。不过,随着这一轮“回购热”的持续进行,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在实施股份回购的同时,曝出了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减持公司股份的消息,那么此类行为是否已经满足了操纵市场的构成要件,成为借助股份回购名义进行的操纵市场行为?有关监管机构又该如何对此加以防范?本文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目的:本研究通过使用健脾生髓膏方对化疗的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防治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健脾生髓膏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防治提供有效的医学证据,为减轻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本研究将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非小细胞肺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1:1分为治疗组(健脾生髓膏方+化疗组)与对照组(化疗组)各26例。两组均进行紫杉醇类联合顺铂(DP、TP方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雷达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导致了雷达信号的数据量大幅增加,从而对平台的信号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多核CPU技术的不断地发展使得计算机
1苹果不可缺钙(1)钙的作用。钙在果树生长的过程中,起着平衡体内生理机能的作用.可使果树的生长发育,开花坐果性能良好。(2)苹果缺钙原因。阴雨天多或干旱天可诱发苹果缺钙:套袋后幼
1壁蜂的生活习性衡水市桃城区生产中推广的壁蜂主要有凹唇壁蜂、紫壁蜂和由日本引进的角额壁蜂3种。壁蜂1年1代。卵、幼虫、蛹和成虫均在巢管内越夏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