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转型背景下的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ku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和特点,给出了理科转型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分析,以期为同类高校金融工程实践体系的建设带来借鉴。
  【关键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 金融工程专业 理科转型
  【基金项目】滁州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No. 2016jy015);滁州学院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No. 2015gxk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247-01
  一、金融工程实践教学要求和特点
  金融工程是一门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学科。现实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金融问题。个人希望以专业化方式管理其资产,企业需要有适当的方式规避汇率、利率以及原材料、产品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思考的则是如何设计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去吸引客户。而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借助现代工程管理的思维和方法,为各种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满足市场丰富多样的金融需求。
  金融工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量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来解决各类金融实务中的实际问题。为了显示金融学的严谨性,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业界都强调运用数理方法分析解决金融问题。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具有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金融工程和数理分析的理论、方法和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具备金融产品投资分析和金融建模能力,能够设计金融衍生产品和量化投资策略或进行投融资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滁州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达成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就要有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而传统的理科教学模式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的灌输,轻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输出”,“重学生的同质性的培养,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理念和做法。在此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要积极探索“三个课堂一体”的实践育人模式。
  首抓第一课堂教学,即专业实践教学,通过课程实验、实验课程,实习基地去实习,实训周、毕业设计等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目前本专业建有省内先进的金融工程综合实训中心以及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等,已拥有金融工程数据终端、金融与统计建模、量化投资、金融仿真虚拟交易等实训软件平台。实验实训设施能满足本专业涉及到的专业课程实验、金融仿真虚拟交易和量化投资策略开发等暑期小学期综合实训以及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及毕业设计等。并在工商银行滁州分行、太平人寿保险滁州公司、国泰安信息技术公司、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公司、国元证券等设立多个实习实训和就业培训基地。
  通过专业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大学生科研立项等,打造第二课堂(专项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打造第三课堂(专题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为实现学以致用原则,本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行业技能竞赛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在实践教学师资培养方面,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过程,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学生与生产实践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开展人力资源共享、实践平台共建共享、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定向培养和输出等深度合作;同时在广度上寻求与证券、期货、基金、私募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
  在校校合作方面,加强省内外高校间交流,尤其向安徽财经大学等金融工程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的高校学习。同时利用安徽省应用型联盟和金融联盟等平台,开展校际合作,实现师资、实践平台等资源的共享。
  三、总结
  总之,对由理科转型背景下的金融工程专业来说,往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忽视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改进我们的实践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计划。通过“三个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实践的认知促进对理论的学习,最终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子尧. 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探析[J].时代经贸,2014,(3): 160-161.
  [2]彭维才,陈淼超. 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巢湖学院学报,2014(6):143-145.
  [3]张远萍,周远. 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金融教育研究,2011, (5):68-75.
  [4]孙茂辉. 国内金融工程发展现状与人才培养研究[J].当代经济,2012, (5): 96-98.
  作者简介:
  吕文华(1983年6月-),女,汉族,山东省定陶县人,博士研究生, 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风险与极值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力学》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并梳理两门课程的教学特点,试图寻求适合当前力学发展的教学手段,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关键词】力学 兴趣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长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XJYB15-18),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一般规化课题(GH170140)。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思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時间、任何地点接受所需信息,于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模式应运而生。  【关键词】移动学习模式 自主能力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183-02  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从事电子书包实验,我发现,移动学
期刊
【摘要】结合高校医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切实确定以培养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培养目标,结合岗位工作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应该优化职业能力训练和提升的教学方法,完善考评受教育者综合素养的措施。从上述方面有效地改革《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有效地实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保障课程的岗位适用度以及专业性,培养高素质的中药制剂分析人才。  【关键词】《中药制剂分析》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要】在调查中,发现西昌学院民族预科教育中一类模式的彝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差,小学和中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效率不理想,故数学课程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出将数学史融入一类模式的彝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去。  【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 一类模式 數学史 数学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西昌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四川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研究(LGLS201808)。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解剖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适宜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采用了启发式教学、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解剖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解决了以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解剖实验课 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23
期刊
【摘要】随着综采技术的发展,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护逐渐成为顶板管理的重点。综放工作面端头是集采煤、运输、通风、行人为一体的重要出口,具有设备众多,支护面积大,支护强度高等特点,端头支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以裴沟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31111工作面端头应力分布状况,同时计算出了工作面和上端头顶板的压力,对所采用支架支护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关
期刊
【摘要】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了解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搞好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的基础。本文从明确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师素养,实现医学与人文的互通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高校人文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医学院校 人文社科类课程 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4SJD445)成果。  【中图
期刊
【摘要】目前《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较为枯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较差、项目开发经验少、对软件工程涉及的方法与工具使用困难、一对一辅导时间较少等问题。本文在借鉴德国高校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采用以2人一组为单位提交作业,鼓励多组讨论做作业,课堂随机抽取及师生共同点评作业的方式,收集和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缩小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之间
期刊
【摘要】LPA教学模式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该学科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贡献了力量,在解决传统教学模式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将LBL与PBL教学法进行优化组合的方式,来实现不同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双重提高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LPA教学模式 控制工程基础 课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2
期刊
【摘要】新工科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理论知识过硬,更要实践能力适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高校要在培养模式体系、实践教学力量以及实践场所上面加大改革力度。  【关键词】新工科 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251-02  现今的社会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日新月异,科技进步的脚步势不可挡,这就对工科发展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