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解剖实验教学中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剖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适宜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采用了启发式教学、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解剖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解决了以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解剖实验课 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239-01
  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指由师生一同所明确的目标来引导教学过程,基于此学生经过全面且主动的学习,常见的形式包括项目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而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中内容较多、难度较为复杂的一门学科,并且实践教学内容占比非常高,因此实验课是解剖课的核心内容。而以往的解剖实验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不重视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实验教学效果逐渐下降。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采取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特色,特别符合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教学。因此针对解剖实验课的特点,以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专业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环境,我近年来我尝试将行动导学教学融入解剖实验教学中,将“行动”融入教学中,具体心得如下。
  1.启发式教学
  由于解剖实验教学中,教学内容过多,复杂抽象,名词术语过多,理解记忆较为困难。而且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辅助器官标本、挂图、PPT等,但是总体效果不佳。因为无论采取了那些教学资源,本质上还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学习的方法仍然是死记硬背。我校高职专业的学生知识基础较差,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喜欢临床相关的问题。在学生实验课中,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不同的内容。比如对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以观察绘图为主,来掌握一些上课时不容易掌握的内容,不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并通过一些启发和其他同学的帮助,完成课堂目标。激发他们更好的学习,变被动的“灌输”式为主动的“汲取”式。
  2.项目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最主要的一種教学方法。在实验课前,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如学生小组的分工,教学任务的完善,实验设备的准备等。在课上教师将本次实验课的任务进行下发。学生通过完成教师下发的任务,一步一步的掌握本次课所学习的内容。最后引导学生对小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展示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将知识内化为综合能力。而教师则进行点评、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这种教学法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承担了不同的角色,互相交流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并且在解决问题中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作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能很好的让学生在教学中既成为践行者也成为观察者,将经验的学习和团队的精神融为一体,是非常符合解剖实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课中,让学生两两配对,相互作为医护人员和病人来进行操作教学,教师予以现场指导。比如让学生认识咬肌、胸锁乳突肌等标志。因为学生经常看书、看图甚至看大体老师均能正确识别,但是遇到活体就犯错误。通过角色扮演,让他们相互的触摸、辨认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行动导向的框架下,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内容变生动,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有趣,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思考,总结,推动行动导向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教学领域中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静华,张学栋,冯永谦.浅谈行动导向教学中课堂气氛难调节的原因与对策——以高职兽医专业《动物解剖生理》课程为例[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11):105-106.
  [2]牛静华,王宪涛,陈元波.浅谈高职《动物解剖生理学》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03):92-93.
其他文献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高中地理备考策略初探  李再纯  (广东省广州市南海中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既是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地理学科高考的根本价值指向;不断强化考查考生的核心素养正是新课标实施以来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势,而考生的核心短板也正在于核心素养层面的不足;为此,走向生活使知识活起来、关注时事提升认知境界、拓宽视野实现知识迁移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正
期刊
【摘要】当前高校教育发展更加注重以“实现预期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改进实践,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作为高校教学改进评价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从作者参与专业认证和课程教学感受角度,首先阐述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学生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原则的思考,并对学生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的实践过程进行探讨,基于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反馈对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探索,目的是多角度客观真实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并指导课程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 
期刊
【摘要】材料科学突飞猛进,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授课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在“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理论学时不断压缩的形势下,本教学团队就《材料科学前沿》课程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形式进行了革新。结果表明合作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材料科学前沿 合作式教学 研究性教学 创新意识  【Abstract】Materials Scien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由学生自己在金工实习中完成《材料力学》中的拉伸与压缩实验试件制备的观点,实现金工实习和力学实验的有机结合,即能节约实验成本,又能提高学生做实验和参加金工实习的积极性。因此,这项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试件 金工实习 拉伸与压缩实验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一般规化课题(GH170140),长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XJYB15-18)。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践,围绕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实施办法,以如何更好地做好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展开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214-02  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因受传统教
期刊
【摘要】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工作虽然标准性与合理性有所提升,但是却匮乏情感性与人本性。因此必须要依据院校辅导员心理特点与劳动特征,落实柔性管理,以此激发辅导员主观能动性,保障学生健康发展。本文将主要围绕柔性管理的定义和其特点展开分析,并提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柔性管理 队伍建设 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
期刊
【摘要】针对《力学》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并梳理两门课程的教学特点,试图寻求适合当前力学发展的教学手段,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关键词】力学 兴趣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长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XJYB15-18),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一般规化课题(GH170140)。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思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時间、任何地点接受所需信息,于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模式应运而生。  【关键词】移动学习模式 自主能力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183-02  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从事电子书包实验,我发现,移动学
期刊
【摘要】结合高校医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切实确定以培养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培养目标,结合岗位工作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应该优化职业能力训练和提升的教学方法,完善考评受教育者综合素养的措施。从上述方面有效地改革《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有效地实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保障课程的岗位适用度以及专业性,培养高素质的中药制剂分析人才。  【关键词】《中药制剂分析》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要】在调查中,发现西昌学院民族预科教育中一类模式的彝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差,小学和中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效率不理想,故数学课程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出将数学史融入一类模式的彝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去。  【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 一类模式 數学史 数学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西昌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四川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研究(LGLS201808)。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