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梦的方向行走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ai8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多变的生活,我们心中的梦或许慢慢模糊了。这时,有一次心灵觉醒,把责任扛在肩上,用大爱铸就师魂,朝着梦的方向行走,让梦想起舞,我们的为师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当他在网上进行“爱心杯”优秀班主任评选试讲时,安徽六安优秀班主任张承勇老师这样评价:肖新见老师令人感动,大病初愈依然肩负起重要的职责。他用真爱去感化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二十多年扎根大山,无怨无悔,现在这样的教师已经不多了!
  肖新见老师,虽然平凡得似一粒微尘,但他的言行却似一缕纯清温暖的春风,带给我们启发与思考。
  有觉醒才有重生
  肖老师初为人师时,一样的是多了几分冲动,少了些许历练。以至于自己管的班班风很差,面对捣乱学生,他也束手无策。重重打击之下,他情绪低落,一种职业厌倦感潜入心田。他开始埋怨班级,埋怨学生,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当教师的料。
  一次偶然,他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魏书生的文字对他产生很大触动——是呀!何不向专家请教呢?于是,他决定用心读教育著作,他买来了苏霍姆林斯基、卢梭、陶行知、于漪等教育家的著作,還收集了各类基层一线优秀班主任的文字。通过学习对照思考,他对“教书”“育人”有了新的体悟。他发现:初中生最缺内在动力。为了激发动力,他花心力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他也尝到了改变的甜果——七(4)班语文接手时,第九名,仅短短一个月的调整后,班级考进年级第一。班风正学风浓,荣获“优秀班级”。
  命运有时爱和辛勤者开玩笑。2015年7月,伴着可怕的救护车声,他躺在市医院手术台,只有切除脾脏才能保命……出院后,休养期,肖老师自感元气大伤。但虽身躺,眼却常大睁。翻身良久,起身而坐,或发愣,或沉思。他自问:以后,我难道就这样浑浑噩噩吗?翅膀伤了,难道不飞翔?张海迪身残志坚,她的精神给肖老师强烈的震撼!
  当他看到书桌上教育家的著作时,当他想到以前整理的几十万字的教育资料时,他真不忍心半途放弃探索。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再次挺直了腰杆,他默下决心:一定要坚定前行,过一种充实完美的教育生活。静心为教育而读而思而写,坚持用心做。
  在医院里,当麻醉药过期限后,肖老师肚脐上像爬着一只蜈蚣,刺痛难忍!妻子从打工地昆山赶回来,看到约15厘米的伤口,泪水模糊了眼睛。他笑着示意:感恩一切我还留在美好的人间,我会坚强地度过困境的。躺在病床上,医生一天要给他输五六瓶药液。他跟医生说:“九月一号要开学了,希望用药时加大剂量。”妻子、儿子和肖老师自己共同努力,肖老师的身体渐渐好转,八月二十号开学前,肖老师毅然要求办完出院手续,主治医生叮嘱,无论如何要在家休养两个月再上班。肖老师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可刚刚挨了一个月,他就坐不住了。九月二十日他就去了学校。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容,他开心极了。领导见他没康复好,叫他教政治。他却说:“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教语文、当班主任。我不想教政治。”
  困难挡不住,伤病压不垮。觉醒后的肖新见老师充满热情地奋战在教学一线。
  有担当才有闪光
  开学了,肖新见老师想到农村学校领导安排教师担任班主任的难处,尽管身体还需要休养,然而他却在填工作志愿表时,坚定地填上“申请当班主任”(那次,只有三人填愿意当班主任)。
  那次,他担任七(3)班班主任、语文、生物、体育教师。他认为:单一轨道的人才培养方式,弊病多多。只有教书没有育人的恶果是有知识没文化,不能忘记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如果学生只是考试机器,社会上就会出现道德滑坡、情感荒漠化的现象。如果一个人精神空虚(萎靡),即使他有健硕的翅膀,也不能振翅高飞!
  针对一些不良现象,加之学生缺乏内在动机,他试着在实践中探究“内驱 阅读育人法”。在班级内开展了“学英雄做英雄”、讲故事、阅读写作交流、艺术兴趣(画石头画做手工)、心灵妙语、亲情连线、办班级报等活动。为了弥补乡村学校忽视阅读的短板,他组织学生阅读名著,还常常买书送给班级先进生和贫寒学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值得欣慰的是,他新接手的班期中再被评为“优秀班级”。在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全镇8个班中,总人均分每次都考第一。硬是让一个普通班变成了实验班。
  天意弄人。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数学教师突然住院。这数学课怎么办呢?开始三个星期,几位教师帮忙上课。后来二十多天,教师们也很难抽出时间,但教室不能空着,良心的针在刺着他的心,虽然自己课多,身体虚弱,常常累时腿脚酸麻无力。最终,为了孩子求知的渴望,他毅然坚持走到讲台,当起了编外数学教师,跨界上课。天道酬勤,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期末语文、英语考得特好,数学也获得了第二名,总人均分第一,达到了全年每次考第一的目标。
  肖老师勇于担当,还有动人的故事。有同事告诉我们,师范毕业后的几年,肖老师在小学工作,工资一个月约400元。那时,学生一期学杂费200多,班主任负责收学费。1998年,他五1班有四名同学因特别困难没交学费,约1000元,他用了两个多月的工资帮学生垫付了。茶园冲村魏某两期共欠500元,肖老师走访她家时,惊呆了。她哥哥痴呆,母亲重病,父亲一年到头靠种粮食勉强养活一家人,没其他收入。不足40平方米的破旧房不知挤住了几十年,墙壁是土砖,很黑,地面潮湿不平,是村里的特困户。肖老师见状,内心伤痛,不忍心提学费,只鼓励孩子学会坚强、努力学习,而私下里再次默默地资助了孩子。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肖老师经常在电视边守到晚上一点多。多次泪流满面,虽自己建屋还有欠债,但他依然骑摩托赶到市慈善总会向灾区人民捐款300元。2012年,他在路上捡到钱包,为了找到失主,他交给了市电视台,后在《师德师风》栏目报道。
  肖新见老师把责任扛在肩上,用大爱铸就师魂,让汗水在奉献中闪光。
  有大爱才有温度
  近些年,肖新见老师特别注重学困生转化探究。他认为,转化学困生要有大爱情怀,有时需要容忍错误、耐心引导。   爱优生是惯性,爱差生需要勇气!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尊重学生”“儿童视角”。有些时候,看到差生就头疼,看到差生犯错就吼叫挖苦,如此,学困生将越来越“困”了。学困生如果遭到家长耻笑、教师挖苦,时间长了,他就会自甘堕落。如果我们当教师的学会容忍错误,耐心引导,学生迟早就有变化。
  “唉!不要提丁航了,七年级就有名,我一看到他,就头痛!”有人说。
  面对丁航的迟到、学习冷漠等问题,他没有居高临下的大叫。他决定换一种态度对待丁航。马克思·范梅南说:“看待儿童其实是看待可能性,看待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儿童成长有可塑性,不随意给学生贴上“问题生”的标签,学会容忍错误,则是为儿童改变创设了机会。
  肖老师找丁谈话,他们聊了丁小时候,谈了丁父母工作的情景……
  改变不可能一朝一夕,几次谈话后丁的改变依然不是很大。一次,丁居然把手机带到学校,在被窝里玩很晚。容忍错误不代表放任自由。丁触犯了学校的“高压线”,还是要严惩的。
  为了形成家校合力,肖老师主动与丁远在广东打工的爸爸联系,希望他们至少有一个人回来陪孩子,然而丁爸说:“我孩子调皮我清楚,他妈曾打算辞工。但家贫,不打工又不行,希望肖老师多费心教育他。您身体不好,我孩子这么调皮,您依然不放弃!我要买东西感谢您……”说着说着,七尺汉子竟然哽咽起来。肖老师听后,又难受又激動。说:“这样吧!你们争取做到周末常打电话和他沟通,一月给孩子写一份亲情信。”
  一次,肖老师把丁爸寄来的亲情信在班里有感情地读了,很多学生说好感动,有几个还流泪了。这次,丁的作文写得很出彩,肖老师趁热打铁,写上了这样的评语:你写了一位工作勤奋爱学生的好老师,你的写作水平好棒啊!如能管好自己,一定会有大进步的,老师等着你的好消息!文:96分。
  丁航进步了。月考时,他和另外三名学生的语文考了90多分。肖老师在教室点名表扬鼓励。
  肖老师关注每一个学困生。早饭后,看到那张空桌子寂寞地呆那一个星期了,他心情沉重。一个都不能少!肖老师默念着。冒着细雨,我直奔大山里——西埠沖村李家塆。
  小微一岁时,他妈妈就过世了,他爸爸的眼睛有疾,只能看清近处的东西……那次,他来校几天后就没来了。今天,肖老师走在家访的路上。
  总算找到了小微家。屋里很空,有两张破旧椅,几个干瘪的南瓜躺在墙角。墙上的扶贫表引人注目,小微爷爷在家,他二爷三爷没成家,六口人住在一起。他爷说:“小微奶重病,他爸在市医院照看。小微不听话,肖老师帮忙教育孙子。”
  肖老师和小微谈了很多后,小微答应下星期返校。离开时,肖老师把穿过的衣服给他爷爷说:“这衣服不旧,你们穿!”离开小微家,肖老师泪花模糊,为自己做了一点良心事感动,也为他家未来担忧。
  第二星期(快寒假),他——没——来!电话里多次和他爸沟通,告诉家长:对孩子要严,明年必须返校。开学那天快十一点,小微终于在他爸的陪同下来了,肖老师兴奋地轻拍小微的肩膀说:“你终于来了,我很高兴!”第二天,肖老师送给他一本《爱的教育》和150元,鼓励他好好学习。
  在乡村,学生们像种子,有的或许落在贫瘠之地,因生长艰难,可能会自卑。但为师者,一定不要嫌弃、放弃,要真诚地提供阳光雨露!
  肖老师在大山里播撒爱的种子,乡村多了一份温暖。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肖老师就是这样一片普通的叶子。他把学生放在心上,在简单中坚持做就是不简单,在平凡中坚持做就是不平凡。他说:人只有一次生命,我一定要倍加珍惜这个机会,去做该做的事,勇于朝着梦的方向奔跑。也许左有荆棘、右有猛兽,但我们不应该只做庸师,要勇敢地去走那么一回,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
  (责任编辑:文宝)
其他文献
笔者所在的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国家级开发区,城市暂时不能容纳的流动儿童大量汇集于此,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来源广泛,几乎涉及全国的各个省份,家庭背景情况十分复杂,父母有的是大型企业的管理人员,有的是外资企业的普通员工,也有的是自主创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与研究就成为了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常态工作,学校从管理人员到每一位一线教师都需要在持续不断的研究中提升教育效率。一、共
[摘 要] 作业评改是一门艺术,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小学数学作业评改中灵活运用及时评改、示范引领、当堂面批、小组合作、因人施改、满分定位等策略,可以优化作业评改方式,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有效提高作业质量。   [关键词] 作业评改;及时;示范;面批;合作;因人施改;满分  评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和优化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方案
“你们说这些孩子怎么回事?讲过多少遍了‘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他们怎么就记不住呢?瞧,今天做练习,还有好几个孩子写‘太阳从西方升起’呢!”办公室里,一位教师边批改作业边感慨。  “哈哈!太阳从西边升起!”同事们大笑起来,我也忍不住笑了,当然不是嘲笑,只是觉得这些孩子实在是天真幼稚,这么简单的自然现象他们竟然老是搞不明白!是不是孩子眼里的世界跟我们大人就是不一样呢?  “不过我也想了,出现这样
一、师爱为“糖”:以爱润泽儿童的心灵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从真善美的角度,去追求生命的意义,将一颗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儿童。”  下午第三课来到教室,忽然听到后面隐隐约约传来一阵阵轻轻的哭泣声。我抬头一看,是小苏(这是一个智障儿童),正趴在桌上,双肩不停地抖动着。  “这是怎么啦?”我边走过去边问。  “刚
[摘 要] 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顺利进行审美活动的一项重要能力。旨在立足以往的经验基础上,对审美对象加以重构与改造,创造一种合乎审美需要的,真正实现“物我同融”的审美理想境界。本文通过一节习作教学指导课,尝试抓住审美想象创造性、规律性、情感性三个特点进行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 审美想象;作文  习作教学中渗透“审美体验”,旨在教学过程中,真实地链接学生的生活,把“审美”根植于学生的内
师爱似甘泉,无声馨沃野。教德如瑞雨,有意润焦田。陈娥老师从1991年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28个年头,始终坚守教学一线,潜心教研,用心育人,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赞誉,描绘了一幅师生和谐的美好画卷。  爱心帮扶,为缺爱的学生弥补爱  教育要用心来做,用情来感受,用爱来付诸行动。陈老师深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8年来,她一直都尽其所能帮助贫困生、单亲学生、留守学生。除了物质、金钱方
[摘 要] 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难度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那么,在作答时把握哪些解题技巧才比较管用?根据多年的经验,首先,学生需要通过统览全文来整体了解文意;其次,学生要认真审题,锁定题意,依據文本信息进行思考;最后,要紧扣问题按要求作答。   [关键词] 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难度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我们在作答时,需要把握哪些解题技巧呢?  一、统
“诗词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妙”,朱光潜先生如是说。诗歌是种独特的体材,它没有小说婉转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戏曲紧张激烈的冲突矛盾,却在短小精悍、节奏鲜明的语言中蕴藏着深远的意境和情怀,学习诗歌可以向学生传递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丰富学生思维。笔者通过诗歌的写作背景、意境感知、语言艺术三步走,从而走进诗歌教学的新境界。  一、晓背景,畅明作者之志趣  “知人论世”这一理念对于诗歌教学同样适用,
江苏省仪征市古井中学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源具有特殊性,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于其他乡镇,特别是附近县区的学生,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因此有很多学生都寄宿在学校里,大部分时间由学校代家长进行管理与教育,一学期里回家次数很少。因此我们常可以听到教师这样抱怨:“学生住校期间,辛苦教育他们那么长时间,却没有办法抵挡寒暑假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寒暑假结束再回到学校之后,发现学生学习与行为习惯又回到了原点。”
[摘 要] 散文作为中学教材中出现较多的文体,核心内容就是语言和情感。为此,散文的教学应该在关注文本语言的基础上,强化对情感的理解,促进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情感融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本文从实際教学案例出发,分析通过多种途径来打造散文教学的有效课堂。  [关键词] 语言;情感;散文教学;有效课堂  散文教学要以语言教学为焦点,在对语言的鉴赏和评析中探究散文中作者所饱含的情感。散文的最大特点概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