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梅道人和隐梅庵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rningD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展上有件清赵慧君绣品《金带围图》,上绣篆书大字“金带围图”和行楷小字长跋,跋款绣“癸卯闰七夕隐梅庵外史”和“春福”。金带围花左下角绣“慧君女史绣”等。该绣品尺幅不大,四周题跋却多达24处,并由清吴大澂和其孙吴湖帆所递藏。那么,这个春福和慧君是何许人?隐梅庵又在哪里呢?
  春福,姓顾,字梦香,一作梦芗,号隐梅道人、悔迟居士,昆山人。少天资颖异,师于改琦,写人物、仕女、花卉入手即超。慧君,姓赵,顾春福妻,擅长刺绣,可与卢静香并传。隐梅庵,在苏州东山,是顾春福心中的梦,梦想中的家。
  清《太湖备考续编》记载:“隐梅庵,在东山卜坞,道光二十六年顾春福字梦芗筑……园中营生圹,潘遵祁为题‘隐梅道人墓’”。有人说顾春福建宅名“隐梅庵”,故号“隐梅道人”,其实不然。隐梅庵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而癸卯年,即道光二十三年《金带围图》跋款上已经出现了“隐梅庵”三字。
  在顾春福自己所写的《隐梅庵记》中说,他自幼爱梅,喜欢踏梅寻春,常常流连忘返。在他心里,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买山遍树梅,结茅屋其中,恣意游赏,死即瘗于花下。”他不仅想生活在梅中,还想长眠于梅下。这样的美梦做了三十多年,直到他51岁时才有了转机。这年,在山中友人的介绍下,相中了东山莫厘峰南麓卜坞十亩如意之地,终于开启了他的筑梦之旅。
  购地当年,首先买梅种梅。第二年,围墙整地建主屋。第三年,盖后屋及旁舍,就山势架回廊草阁。第四年,增内室,据高筑小亭。第五年,剔石补梅,编篱莳竹,开山径,造生圹……“至是始草草告成,偻指已八阅星霜矣。”梦是美的,隐梅庵更是美的。说是草草告成,其实很精致、很梦幻。草堂名卧雪,前后有窗,四周有梅,当梅花盛开时设榻高卧其间,如袁安之偃仰于积雪中也。与草堂相通的曲廊,名玩月,廊尽头的阁,名听涛观海,还有看到子孙轩、梦芗仙馆、天雨曼陀罗华室、不可无竹居、可眺亭、春雨流花涧、梅岩、兰坂、桂壑、穿珠岭等等,光是听听这些名字,无不令人陶醉,俨然一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顾春福梦寐以求的隐梅庵,按其自记,始建于道光二十六年,建成于清咸丰三年,此时他58岁。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得十亩地和三百梅,寒香冷艳,生死相依,此生足矣。所谓隐梅庵,“与梅有素期,偕以终隐也。”顾春福的美梦成真了,入住隐梅庵,余生是梅,来生也是梅。那么,是不是真如他所愿,生死相依、偕以终隐了呢?
  清袁学澜《隐梅山庄记》记载:“隐梅庵者,道光间顾君梦芗之所筑也……庚申之乱,未毁兵燹,后归屠氏。越三年,吴都谢君瀛士,爱其景之幽绝,购而居之,以为别业,易庵名为庄。”庚申之乱,指清咸丰十年的太平天国战火。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写碧螺春:“屠君石巨,居山中,以《隱梅庵图》属题,饷一小瓶……”这个屠石巨,即第二任隐梅庵主。关于谢瀛士,笔者未查到相关资料。总之,顾春福偕以终隐的隐梅庵,建成不过十多年,就易主易名了。
  清同治元年,顾春福和吴大澂等曾加入上海萍花社画会,同年为潘遵祁绘过《焚香宴坐图》。南京博物院藏有顾春福清光绪二年所作《朱淑贞小影》,可见顾春福至少活了81岁。一个历经大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五个皇朝的画家,想了三十多年、筑了八年的隐梅庵,自己却只享用了十多年,生圹未用,终未终隐,其中原委,或许在其手写稿本《隐梅庵日记》中可以找到答案。
  隐梅庵,终究是顾春福的一场梦,今已无迹可寻。
其他文献
这个7月注定是不平凡的。有太多的大瓜,更有太多的感动!先是杭州保姆案,林生斌事件重新扒开,一夜之间,深情男神变成了过街老鼠,而曾是国民男神吴亦凡的选妃风波,直接人设的崩塌,顶流明星变成了品牌的弃子。  而最抓住全国人民的心的事情要属河南郑州的突发大暴雨,所有的关注点变成了郑州加油。打开手机和电脑,到处都是人民子弟兵和消防战士的身影,翻看着那被水泡得白的手脚和躺在泥地上的身影,视线几度模糊,泪水止不
期刊
苏州的时尚是出了名的。无论是从唐宋到明清,还是从生活、器物到文化,苏州已逐渐崭露头角,甚至拔得头筹,成为经济中心、时尚之都,以及争相模仿、备受推崇的对象。苏州的时尚烙上了强烈的区域人文特质,苏州人不仅会发展、能发展,而且懂生活、会生活。  首先是苏州对于经济发展与美好生活的一以贯之,抓住经济这个核心,凝心聚力造就富足繁华,同时不断追求高品质生活。苏州在千百年的持续引领与长期积累中,已经形成了综合优
期刊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在二十四节气中排第十二,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7月22日至24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120度为大暑,此时正值中伏前后,天气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正逢雨热同季,雨量相比其他月份明显增多。  中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道尽了此时的气候特点:闷、热、多雷雨。受闷热天气影响,大多数人的食欲在大暑节气降到谷底,因此又有“苦夏
期刊
当亲爱的你拿到这本杂志时候,感谢你,陪伴我們《现代苏州》一起走过了400期。第300期的“AI觉醒”特别策划似乎还在眼前,一下子又迎来了《现代苏州》的第400期。  14个春秋,五千多个日夜,无数次的头脑风暴,还有烈日下的走访和采编,风雨天中的写稿和排版,组成了这丰富多彩的400期。谢谢读者小伙伴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我们会更加油更努力地办好一本城市门户杂志,更好地解读其中的江南文化生活!欢迎读者
期刊
7月8日,苏州柒设计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生日。赵智峰,柒设计创始人,同样也是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产品系主任,他是法国排名第一的设计学府——法国大西洋南特高等设计精英学院第一个毕业的亚洲人。  创业十年的他,一心扑在设计上,他的梦想是让中国的设计崛起,创立一家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的设计事务所,让全世界感叹中国设计的力量。  时尚的表达需要勇气和认同  赵智峰来自山西大同,毕业于苏州大学的他现在是苏州大学艺术学
期刊
传统文化、经典之作生命力缘何经久不衰?  2500余年建城史,讓苏州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创造一个又一个时尚经典。而相比起创造,我们更加欣慰地看到,那些曾经的经典,经历时间洗礼,依旧得以流传下来,并与当下结合,成为新的潮流。
期刊
你会如何理解时尚?  体现在每个人身上,时尚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反映个人气质,对于城市而言,时尚则是一种引领发展潮流、积极向上、不断创新的文化意识,是一座城被人铭记的鲜明标识。  对于苏州来说,时尚一直是一个高频词。自明代始,苏州造物、百姓生活方式便是全国各地人们所羡慕与学习的对象,“时尚之都”名副其实。  时移世易,当下的苏州,既有小桥流水,也有摩天大楼,既有不断攀升的GDP,又有持续打响的“江
期刊
苏州脉趣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蓓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位干练、清爽、开朗的女性。在她看来,时尚就是对于“场景感”的把握,那么在需要面对自我的场合,干练的短发和简洁有型的白T牛仔裤,确实是最适合她的一种打扮。  苏式时尚:经典沉淀下的人文底蕴  刘蓓与苏州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她的童年时期,父母带着她到苏州旅游。那时的苏州还没有如今的高楼林立,对于从小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她来说,就是江南水乡该有的面貌,典
期刊
翻开苏州的历史画卷,源远流长的江南文化中,诞生了很多极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百年老字号。时光交錯,这些文人墨客笔下的传统文化、经典之作,在苏州人匠心精神的引导下,焕发出了新的时尚和生命力,并在代代相承中,赋予了品牌及苏作新的内涵,让其生命力可以经久不衰。  “老字号”贴近年轻人  今年二季度,得月楼“牵手”罗森,推出了酱鸭饭、梅干菜饭卷、苏式糖粥和苏式辣酱拌面等四个品类的盒饭,并在长三角地区近2000
期刊
把户外装备搬到开放式阳台,煮一壶咖啡,在橄榄树旁看书、撸猫,甚至生起火堆,只要你足够热爱生活,城市Glamping在家也能上演……  台湾建筑大师姚仁喜曾说过:“建筑不是理论、抽象的东西,而是戏剧的空间,是人类情感的容器。”把书店打造成戏剧空间,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是演员,演绎自我、观察他人表演,让艺术走进生活。  夏冰的家亦像是一个戏剧空间,他所构建的生活小剧场令他徜徉其中,尽情地表演,享受自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