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时尚,就是做真实的自我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ongx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户外装备搬到开放式阳台,煮一壶咖啡,在橄榄树旁看书、撸猫,甚至生起火堆,只要你足够热爱生活,城市Glamping在家也能上演……
  台湾建筑大师姚仁喜曾说过:“建筑不是理论、抽象的东西,而是戏剧的空间,是人类情感的容器。”把书店打造成戏剧空间,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是演员,演绎自我、观察他人表演,让艺术走进生活。
  夏冰的家亦像是一个戏剧空间,他所构建的生活小剧场令他徜徉其中,尽情地表演,享受自由、感知美。事实上,在一次又一次的审美训练中,夏冰开始对生活美学有了更深切的认知和演绎,通过对于生活的体会与感悟,用最朴实的语言诉说最生动的故事。
  @设计师夏冰
  追求生活品质并不止于形式
  有的人喜欢“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也有的人喜欢“烦复到无以复加”。夏冰的家有一种刚刚好的感觉,硬装并不繁复,软装丰富多层,在他看来,纯粹的物品是没有感情的,“买回家往那一摆没有意义,只有把这些物品使用起来的时候,它们才拥有真正的生命。”
  非科班出身的他,在装修自己的第一套房时,凭着一腔热情,拿了一堆白纸坐在工地上,一遍遍地描绘家的模样。翻阅杂志,加入装修设计群,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可以说这次装修为他成为独立设计师埋下了伏笔,装修完房子之后,他入职了某进口家居品牌,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国际一线家居品牌以及各类家居知识。
  “公司倡导的是产品所带来的有意思的生活方式,在我离职后,开始真正地理解这种所谓的‘生活方式’。有些好的室内设计案例,虽然看着很美,但其实它并不那么贴近生活,走进去会有一种距离感或者生疏感。”
  在夏冰眼中,讲究生活品质不止于形式,你得让那些物品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它们还能给你带来内心的愉悦感。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有一个放松的心态去感受生活之美。
  @摄影师夏冰
  多元文化的碰撞令人着迷
  自学摄影不到两年,夏冰的作品因极具电影感颇受欢迎。他说:“这跟整体的审美训练体系有关,审美是需要积累和训练的,我一开始就会看很多大师的作品,研究他们的拍摄手法以及视觉呈现,做到心中有数,当自己遇到相似场景时,就知道大概这个角度应该怎么拍。我觉得人物是有情绪的,怎样捕捉到那种瞬间,让别人看照片就像看电影一样,仿佛有故事在里面,这需要我们善于观察并且拥有细腻的嗅觉。”
  所以,相较于风光摄影,夏冰更喜欢拍一些城市人文。他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去捕捉这些人的瞬时表情,会特别有意思。他向记者分享了香港摄影师何藩记录的这样一个很真实的人间烟火场景:一个挑担的工人,走在巷子里,一束光影照射在他的背上,呈现出满满的油画质感。“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我被深深震撼到,有种触动心弦的感觉,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拍出这样的作品。”
  作为独立摄影师,扫街是夏冰很重要的日常。他喜欢多元文化的碰撞,不同风格的人走在街上,本身就很有视觉冲击力。苏州的十全街和上海的富民路、长乐路,年轻的躯体、有趣的灵魂在富有历史韵味的街区交错纵横,令人着迷。
  @厨师夏冰
  让最简单的吃饭富有仪式感
  “人生的意义从来就不是远大的目标,对某事的执着,点亮我们生命的火花……”印证着电影《心灵奇旅》中的一句话,夏冰对于生活的执着映射到日常的点点滴滴,哪怕是最简单的吃饭,也被赋予满满的仪式感。
  “我希望通过前期的食材选购、搭配,到烹饪,再到摆盘,尽可能地把自己的美学态度呈现出来。所以如果是宴请的话,我一般至少会提前一天准备,要考虑哪几种食材放在一起是和谐的,怎样使其色彩更诱人,摆盘看上去更有章法和逻辑。”夏冰直言,这个过程和设计是相似的,其实也是一种审美的训练,每天去思考怎么样把一个东西变得更美。“老一代人都喜欢用那种花花的餐具,其实这样的话会影响整个视觉的观感,让食物不是那么纯粹,但如果你选用纯色餐具的话,食物的主体就会非常突出,餐具也不会去抢戏。”
  夏冰时不时地在社交平台分享食色日常,配文:“独居青年的腐朽日常”,他的大厨潜力被朋友挖掘,受邀成为一家自然酒餐厅的兼职厨师,每天晚上五点到零点,在觥筹交错中,享受着别样的自我。
  Q&A
  你怎么理解时尚?
  时尚,就是做真实的自我,没有所谓的面具,也不需要刻意装点,骨子里流露出来的那种自然的,与自己性格相匹配的风格,便是魅力。
  如何培养审美?
  首先你得擁有热爱生活的心态,当你真正开始关心衣食住行的细枝末节时,例如你用的杯子、牙刷、毛巾等一系列看似很微小的东西,你对它们开始有要求时,这也意味着你开始有了美学嗅觉。
  怎么去定义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是不将就、不妥协。作为一名独居男青年,我在乎自己的生活品质,并且它能给我带来持续快乐的一种状态。
  分享一下你现在的生活日常。
  我是个很随性的人,完全按心情来。起床之后,会给猫喂个早餐,放点音乐,看会书,下午可能在沙发上打个盹,有时候猫会跳上来睡在我肚皮上,共度一段幸福的时光。对了,我很喜欢喝咖啡,每天靠一杯咖啡“续命”。
  有没有提升生活品质的小技巧?
  自从买了DVD和一两百张碟后,我觉得给生活增添了不少仪式感。窝在沙发上,欣赏着甚至还有一点点颗粒感的经典影片,甚是享受。当然,黑胶唱片也是不错的选择。
其他文献
“小偷被抓后称身体有两个灵魂。”  近日,浙江杭州临安连续发生两起通过“拉车门”盗窃的案件。当民警成功抓获一男子,并将他带回派出所时,嫌疑人汤某林一直称自己叫汤某国,并说汤某林是他身体中住着的另一个人,盗窃行为都是汤某林干的。  點评:咋不去演戏呢?  “男孩逃避做家务举报父亲雇佣童工。”  安徽马鞍山,一名14岁男孩跑到派出所报警,称自己父亲“非法雇佣童工”。原来男孩沉迷于手机游戏,父亲想让他体
期刊
这个7月注定是不平凡的。有太多的大瓜,更有太多的感动!先是杭州保姆案,林生斌事件重新扒开,一夜之间,深情男神变成了过街老鼠,而曾是国民男神吴亦凡的选妃风波,直接人设的崩塌,顶流明星变成了品牌的弃子。  而最抓住全国人民的心的事情要属河南郑州的突发大暴雨,所有的关注点变成了郑州加油。打开手机和电脑,到处都是人民子弟兵和消防战士的身影,翻看着那被水泡得白的手脚和躺在泥地上的身影,视线几度模糊,泪水止不
期刊
苏州的时尚是出了名的。无论是从唐宋到明清,还是从生活、器物到文化,苏州已逐渐崭露头角,甚至拔得头筹,成为经济中心、时尚之都,以及争相模仿、备受推崇的对象。苏州的时尚烙上了强烈的区域人文特质,苏州人不仅会发展、能发展,而且懂生活、会生活。  首先是苏州对于经济发展与美好生活的一以贯之,抓住经济这个核心,凝心聚力造就富足繁华,同时不断追求高品质生活。苏州在千百年的持续引领与长期积累中,已经形成了综合优
期刊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在二十四节气中排第十二,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7月22日至24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120度为大暑,此时正值中伏前后,天气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正逢雨热同季,雨量相比其他月份明显增多。  中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道尽了此时的气候特点:闷、热、多雷雨。受闷热天气影响,大多数人的食欲在大暑节气降到谷底,因此又有“苦夏
期刊
当亲爱的你拿到这本杂志时候,感谢你,陪伴我們《现代苏州》一起走过了400期。第300期的“AI觉醒”特别策划似乎还在眼前,一下子又迎来了《现代苏州》的第400期。  14个春秋,五千多个日夜,无数次的头脑风暴,还有烈日下的走访和采编,风雨天中的写稿和排版,组成了这丰富多彩的400期。谢谢读者小伙伴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我们会更加油更努力地办好一本城市门户杂志,更好地解读其中的江南文化生活!欢迎读者
期刊
7月8日,苏州柒设计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生日。赵智峰,柒设计创始人,同样也是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产品系主任,他是法国排名第一的设计学府——法国大西洋南特高等设计精英学院第一个毕业的亚洲人。  创业十年的他,一心扑在设计上,他的梦想是让中国的设计崛起,创立一家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的设计事务所,让全世界感叹中国设计的力量。  时尚的表达需要勇气和认同  赵智峰来自山西大同,毕业于苏州大学的他现在是苏州大学艺术学
期刊
传统文化、经典之作生命力缘何经久不衰?  2500余年建城史,讓苏州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创造一个又一个时尚经典。而相比起创造,我们更加欣慰地看到,那些曾经的经典,经历时间洗礼,依旧得以流传下来,并与当下结合,成为新的潮流。
期刊
你会如何理解时尚?  体现在每个人身上,时尚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反映个人气质,对于城市而言,时尚则是一种引领发展潮流、积极向上、不断创新的文化意识,是一座城被人铭记的鲜明标识。  对于苏州来说,时尚一直是一个高频词。自明代始,苏州造物、百姓生活方式便是全国各地人们所羡慕与学习的对象,“时尚之都”名副其实。  时移世易,当下的苏州,既有小桥流水,也有摩天大楼,既有不断攀升的GDP,又有持续打响的“江
期刊
苏州脉趣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蓓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位干练、清爽、开朗的女性。在她看来,时尚就是对于“场景感”的把握,那么在需要面对自我的场合,干练的短发和简洁有型的白T牛仔裤,确实是最适合她的一种打扮。  苏式时尚:经典沉淀下的人文底蕴  刘蓓与苏州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她的童年时期,父母带着她到苏州旅游。那时的苏州还没有如今的高楼林立,对于从小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她来说,就是江南水乡该有的面貌,典
期刊
翻开苏州的历史画卷,源远流长的江南文化中,诞生了很多极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百年老字号。时光交錯,这些文人墨客笔下的传统文化、经典之作,在苏州人匠心精神的引导下,焕发出了新的时尚和生命力,并在代代相承中,赋予了品牌及苏作新的内涵,让其生命力可以经久不衰。  “老字号”贴近年轻人  今年二季度,得月楼“牵手”罗森,推出了酱鸭饭、梅干菜饭卷、苏式糖粥和苏式辣酱拌面等四个品类的盒饭,并在长三角地区近20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