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 走向常态——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建议

来源 :福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它既是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几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离常态实施还有一定距离。在深入基层调研时,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国家设置的必修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每周3课时并没有开齐上足,课程实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而且各校课程实施的进展和成效也相差甚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常态实施的进程中,困难重重,我认为可以先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突破瓶颈。
其他文献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学生就是无动于衷。究其原因是角色定势使得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多置身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他们的
师:你们觉得老师身高怎么样?(执教的是一位高大的教师。)
<正> 正确评价驻藏大臣在西藏的功过是非与历史作用,是藏族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松筠(1754—1835,清代蒙古正蓝旗人)论,他从1794年至1798年间,经授工部尚书兼都统,充任驻藏大臣,代表清廷掌管治藏大权,并承清廷草除积弊的谕旨,筹划和主持了一次冲击西藏社会关系中旧秩序、旧传统,给下层群众以一定实际利益的改革。本文拟对松筠的这次改革内容及其意义,进行初步探索。
<正> 关于我国西部经济开发问题,已成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工程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核心问题是,在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尤其是具体到各个五年计划中,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谋划西部的发展,把它摆在什么样的地位上。现就这一范围作一些探讨,谈几个观点。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正> 民族文摘的性质及作用 民族文摘具有新闻性、资料性和民族性三个特性。这里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它的民族性。文摘以民族特色、民族内容、民族题材为主,这是民族文摘区别于其他类文摘的首要标志。当然,也并不是说,民族文摘绝对不能有其他内容。倘有些没有涉及少数民族的文章,但其引义或者相类性,于少数民族有所启迪或某种影响,这类重要文章的文摘,我们也不妨把它看作是对民族文摘内容的有效补充。
原料:杀好的泥鳅500克,生姜末20克,大蒜末30克,葱末70克,酱油40克,盐3克,味精3克,生粉或者吉士粉70克,剁碎的辣椒末10克,五香粉5克,
课堂教学固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阵地,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同样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学生在课外拓展中接触更多的语文材料,参与社
中医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体系,也是人类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整个医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中
“暑天半个瓜,药物不用抓。”这则谚语表明西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西瓜的汁、瓤、皮、籽均可入药。 果肉:祖国医学认为,西瓜性味甘寒,可归心、肺、脾、胃四经。主要功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