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作为新机制办学的独立学院也不例外。本文针对独立学院里专科学生普遍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象,分析专科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社会责任感淡化的表现,并提出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 专科学生 社会责任感 培养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责任意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就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而对于按新机制办学的独立学院里的专科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淡化是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那么,如何培养独立学院专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一、独立学院专科学生个性特点分析
独立学院专科学生入学起点较低,属于专科录取的第二批次,其学生普遍具有以下个性特点。
(一)家庭条件优越,但依赖性强,自理能力较差
由于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是普通公立学校的两到三倍,所以在这里就读的专科学生普遍家境殷实,生活充裕,但正是因为家庭条件上的优越感,使得他们容易依赖家庭的给予,沉溺物质上的享受,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协作意识较差,缺乏对大学生活的规划,往往显得缺乏目标,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二)思想开放、多元,但政治信念淡化
专科学生思想开放、多元,他们崇尚新潮,追求自我个性的张扬,在接受和发展新事物上比普通学生快出很多,并坚持他们认可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但同时他们的政治信念比较淡化,缺乏集体主义观念,不关心时政,思想觉悟普遍不高。
(三)自尊心强,但自律能力较差
专科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理解和肯定,但常常又不肯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愿接受他人的批评。而在较强的自尊心背后往往又包含着较差的自律能力,习惯散漫,缺乏自我约束,表现在随意性的旷课、迟到、晚归等方面。
(四)学习能力不强,但社会活动能力强,多才多艺,可塑性大
从高考录取分数便可看出专科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大部分人到大学来抱定的是“混文凭”的心态。但他们却又普遍有着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们兴趣广泛,擅长交际,不喜欢在学校里读死书,更喜欢到社会中去实践,他们往往多才多艺,在文艺体育方面拥有特长,经常在学生会、学生社团、各类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取得不俗的成绩。他们期望通过参与实践性强的活动来提升自己,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二、独立学院专科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表现
正是因为独立学院的专科学生具有如此鲜明的个性特点,优点与缺点并存,创造力与破坏力并重,所以才使本该肩负更多社会责任的他们存在着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我为主,对集体与社会的淡化
专科学生往往只注重自我利益,做事情随心所欲,很少顾及集体与周围人的感受,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通常都会选择维护个人利益。这样长期的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就造成了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举例来说,他们通常只过好自己的生活,对于班级活动很少关心和参与,即便班级取得了荣誉,也觉得和自己没多大关系。他们会积极争取评优评奖这些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但却很少会牺牲时间为某次班会排练节目。
(二)安于现状,对个人理想目标的淡化
很多专科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已被家里安排好了,所以他们在大学里往往显得缺乏目标,安于现状。他们很少谈及理想目标,更多的是攀比吃穿,对学习缺乏热情,旷课现象频繁,到最后自然是没有抱负、浑浑噩噩,无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言行不一,对诚信和感恩意识的淡化
专科学生诚信和感恩意识普遍淡化,由于长期的自由散漫,他们纪律和时间观念淡漠,我行我素,言行不一。通常他们答应要做的事,会在截止日期过了之后仍然没有兑现;他们会一次次向你保证不再迟到、旷课,然后依旧很少去上课。他们大多也不懂得感恩,总是把学校、老师和父母为他们做的事情看成是天经地义,而很少说上一句感谢的话。很多时候他们就是这样的“说一套,做一套”,责任感在他们身上难以谈起。
三、培养独立学院专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根据独立学院专科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他们存在的社会责任感淡化的表现,下面提出几点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契机树立专科学生的目标感和使命感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通过对每一个学生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不同性格、兴趣和能力的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目标,让她们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在努力过程中,定期对他们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便于调整和巩固。
以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多年来它一直十分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每年都会邀请众多教育界专家名师,以讲座、论坛等形式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自2008年开始,开设了由《大学生职业素养》《大学生科技通论》《中西文化概论》《经典选读》等课组成的人文素质课程,该系列课程的教材和视频由学院自己编订,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目标,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开课三年多来,反馈效果良好。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载体增强专科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根据独专科学生政治信念淡化的特点,独立学院应当多开展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学生会、社团,班团组织等活动,活动一方面要多结合当前时政热点,与时俱进,在主流气氛的渲染下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要多结合专业特色,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同时,结合专科学生多才多艺的特点,鼓励他们独立策划、组织活动,积极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和比赛。这样一来,很多学生便会从中获得满足和认同,懂得相互协作的意义,从而增强了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以教师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为示范,引导专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由于专科学生自尊心强,社会气息重,他们往往比较抵触和反感传统的说教,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喜欢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教育和启发,因而对于培养专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方面,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包括实用的教育方法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讲方法,有耐心的去引导他们改变自由散漫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真正用心去带学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特长,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也更容易因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而产生信服感,而一旦有了学生的信任,再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就比较容易了。
(四)以在社会中实践锻炼为平台,检验提升专科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合专科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强的特点,可以适时的把他们放到社会中去实践锻炼,比如开展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到企业实习等活动,既可以使他们充分发挥思维活跃、交际能力强等特点,又能让他们发现自身的散漫与社会的规章约束是相矛盾的,这样便能让他们用切身的经历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欠缺,用遭受的挫折和失利来领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多么的必要和重要。
总之,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专科学生尽管存在着学习能力不强、自律性差等问题,但他们同样具有思维活跃、擅长实践、可塑性强的优势。因此,只要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同样可以培养出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也正是每一个独立学院所应该努力做好的。
【参考文献】
[1]刘燕平,刘国仕,毛金柱,等.浅析独立学院“90 后”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200- 201.
[2]房文娟,何如海.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2):92- 95.
[3]潘家玲.独立学院“90 后”大学生特点及辅导员工作刍议[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1):93- 94.
[4]金一斌. 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J] . 中国高等教育, 2010 ( 2).
【关键词】独立学院 专科学生 社会责任感 培养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责任意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就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而对于按新机制办学的独立学院里的专科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淡化是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那么,如何培养独立学院专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一、独立学院专科学生个性特点分析
独立学院专科学生入学起点较低,属于专科录取的第二批次,其学生普遍具有以下个性特点。
(一)家庭条件优越,但依赖性强,自理能力较差
由于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是普通公立学校的两到三倍,所以在这里就读的专科学生普遍家境殷实,生活充裕,但正是因为家庭条件上的优越感,使得他们容易依赖家庭的给予,沉溺物质上的享受,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协作意识较差,缺乏对大学生活的规划,往往显得缺乏目标,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二)思想开放、多元,但政治信念淡化
专科学生思想开放、多元,他们崇尚新潮,追求自我个性的张扬,在接受和发展新事物上比普通学生快出很多,并坚持他们认可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但同时他们的政治信念比较淡化,缺乏集体主义观念,不关心时政,思想觉悟普遍不高。
(三)自尊心强,但自律能力较差
专科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理解和肯定,但常常又不肯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愿接受他人的批评。而在较强的自尊心背后往往又包含着较差的自律能力,习惯散漫,缺乏自我约束,表现在随意性的旷课、迟到、晚归等方面。
(四)学习能力不强,但社会活动能力强,多才多艺,可塑性大
从高考录取分数便可看出专科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大部分人到大学来抱定的是“混文凭”的心态。但他们却又普遍有着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们兴趣广泛,擅长交际,不喜欢在学校里读死书,更喜欢到社会中去实践,他们往往多才多艺,在文艺体育方面拥有特长,经常在学生会、学生社团、各类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取得不俗的成绩。他们期望通过参与实践性强的活动来提升自己,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二、独立学院专科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表现
正是因为独立学院的专科学生具有如此鲜明的个性特点,优点与缺点并存,创造力与破坏力并重,所以才使本该肩负更多社会责任的他们存在着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我为主,对集体与社会的淡化
专科学生往往只注重自我利益,做事情随心所欲,很少顾及集体与周围人的感受,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通常都会选择维护个人利益。这样长期的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就造成了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举例来说,他们通常只过好自己的生活,对于班级活动很少关心和参与,即便班级取得了荣誉,也觉得和自己没多大关系。他们会积极争取评优评奖这些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但却很少会牺牲时间为某次班会排练节目。
(二)安于现状,对个人理想目标的淡化
很多专科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已被家里安排好了,所以他们在大学里往往显得缺乏目标,安于现状。他们很少谈及理想目标,更多的是攀比吃穿,对学习缺乏热情,旷课现象频繁,到最后自然是没有抱负、浑浑噩噩,无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言行不一,对诚信和感恩意识的淡化
专科学生诚信和感恩意识普遍淡化,由于长期的自由散漫,他们纪律和时间观念淡漠,我行我素,言行不一。通常他们答应要做的事,会在截止日期过了之后仍然没有兑现;他们会一次次向你保证不再迟到、旷课,然后依旧很少去上课。他们大多也不懂得感恩,总是把学校、老师和父母为他们做的事情看成是天经地义,而很少说上一句感谢的话。很多时候他们就是这样的“说一套,做一套”,责任感在他们身上难以谈起。
三、培养独立学院专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根据独立学院专科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他们存在的社会责任感淡化的表现,下面提出几点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契机树立专科学生的目标感和使命感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通过对每一个学生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不同性格、兴趣和能力的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目标,让她们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在努力过程中,定期对他们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便于调整和巩固。
以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多年来它一直十分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每年都会邀请众多教育界专家名师,以讲座、论坛等形式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自2008年开始,开设了由《大学生职业素养》《大学生科技通论》《中西文化概论》《经典选读》等课组成的人文素质课程,该系列课程的教材和视频由学院自己编订,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目标,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开课三年多来,反馈效果良好。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载体增强专科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根据独专科学生政治信念淡化的特点,独立学院应当多开展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学生会、社团,班团组织等活动,活动一方面要多结合当前时政热点,与时俱进,在主流气氛的渲染下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要多结合专业特色,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同时,结合专科学生多才多艺的特点,鼓励他们独立策划、组织活动,积极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和比赛。这样一来,很多学生便会从中获得满足和认同,懂得相互协作的意义,从而增强了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以教师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为示范,引导专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由于专科学生自尊心强,社会气息重,他们往往比较抵触和反感传统的说教,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喜欢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教育和启发,因而对于培养专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方面,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包括实用的教育方法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讲方法,有耐心的去引导他们改变自由散漫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真正用心去带学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特长,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也更容易因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而产生信服感,而一旦有了学生的信任,再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就比较容易了。
(四)以在社会中实践锻炼为平台,检验提升专科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合专科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强的特点,可以适时的把他们放到社会中去实践锻炼,比如开展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到企业实习等活动,既可以使他们充分发挥思维活跃、交际能力强等特点,又能让他们发现自身的散漫与社会的规章约束是相矛盾的,这样便能让他们用切身的经历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欠缺,用遭受的挫折和失利来领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多么的必要和重要。
总之,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专科学生尽管存在着学习能力不强、自律性差等问题,但他们同样具有思维活跃、擅长实践、可塑性强的优势。因此,只要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同样可以培养出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也正是每一个独立学院所应该努力做好的。
【参考文献】
[1]刘燕平,刘国仕,毛金柱,等.浅析独立学院“90 后”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200- 201.
[2]房文娟,何如海.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2):92- 95.
[3]潘家玲.独立学院“90 后”大学生特点及辅导员工作刍议[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1):93- 94.
[4]金一斌. 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J] . 中国高等教育, 2010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