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依托学科校本课程突破初中物理教学难点的思考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angzhuc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合理的学科校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掌握知识的重点。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依托于学科校本课程的建设,引导学生建立物理学科思维,达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科校本课程;学科素养
  随着国家新一轮高考的大改革,高中物理成为了重点科目,由上而下的对初中物理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高考改革由原来的“3+X”模式转变为现行的“3+1+2”模式,进一步彰显了物理的重要地位。而初中物理是整个物理学习的基础,作为一线物理教师如何为学生打牢基础,突破重难点知识点一直是笔者苦苦探寻的。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从建立学科校本课程为基点来形成重难点突破的思路,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提升物理学核心素养。
  一、初中物理重难点分析
  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初中物理的重难点相对突出且集中,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力学部分受力分析;二是人教版九年级电学部分的电路分析。如果在这两个知识模块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出现模糊甚至混乱,那么在后续的知识应用和学科思维的发展上会出现极大的阻碍性,甚至会出现全面崩塌的现象。同时由于一线物理教师在课堂授课中为了兼顾课程的推进,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兼顾所有人都突破这两个重难点,很容易就引起大片学生物理成绩的分化,不利于学生后续物理学科的学习,同时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也会出现短板甚至是大的漏洞。
  二、初中物理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探寻
  在新时代的今天,中国教育现代化高速发展,对学生核心素养要求不断提升,物理学科素养对物理学习者要求更加全面。而在形成完整的物理学科素养中,物理思维是物理学科素养形成的关键。初中学生只有突破物理学科重难点才能将所学知识形成网格化、系统化。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加大力度去探寻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在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考察学习后,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这两个难点的突破可以采用创设学科校本课程的方式,利用单元时间来专项突破,总结重难点突破方法,最终实现人人重难点突破,个个学会学成的目标。相关学科课程设计如表1。
  项目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物理学科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学习物理能力,帮助学生突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教版九年级学习中的受力/电路分析难点,补足学生力学/电学部分思维漏洞,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建立和发展,打牢力学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解决力学(电学)难点方法,方法呈现如下:
  1.力学方法:
  ①读题,分析题目中的研究对象,并作出模型图加以明确;
  ②明确研究对象的作用关系,找出明显力:如重力。如存在力不明确现象可以先假定存在,然后论证该力的真实性;
  ③受力分析一般由运动状态明确各力之间的关系,由平衡和不平衡关系可得力的大小关系。
  2.电路分析:
  在电路分析时,笔者提倡“当”字分析法。方法如下:
  ①依据电流流动,明确电路连接方式——“走电流”;在电路中走电流时可以采用去表法,即电压表当断路,电流表当导线;
  ②“当”分析。在题目中出现一个当字或类似的假定词时,马上对电路进行一次分析,明确各用电器之间的关系,同时就自己的分析画出最简电路;
  ③抓住电路不变量(一般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等),利用所学规律解题。
  在学科课程的推进中,笔者认为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应该更多地加入信息元素,利用信息可视化呈现技术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依托于校本课程,不断培训学生相关练习,最终形成方法和思路,并将之内化于心,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的物理思维,达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结合实际,有效开展学科校本课程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初中物理的学习重难点在于概念的抽象化和思维方式的数学化,本文旨在基于学科校本课程应用上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思维方式,完善物理学科素养。创设学科课程来突破物理教学重难点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实操性,总结的方法理论对学生解决实际物理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受力分析和电路分析这两个难点的突破应该着眼于学生,利用学生的视角去加强剖析,形成思路和方法,最终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形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
  [2]《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19〕14号).
  [3]李正福.论物理核心素養视野下的科学思维教育内容[J].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2012(10).
  [4]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04).
  作者简介:黄峰(1986.10-),男,汉,湖北武汉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中学物理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培智六年级小学生而言,其在整体的数学感知上相对于正常的儿童将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更好地促使其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就需要融入更多指导耐心,进而使得智障儿童能够在逐步引导中增强数感,进而为优化小学数学学习的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培智小学;数学;数感  一、联系现实生活,获取数感  由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感训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非常必要的教学板块和教学素材。在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现有的语文课文教学素材与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空间。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在阅读素材的不断丰富中得以提升,且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会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认知发展背景下得到相应的建设。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阅读教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初中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因此教师要巧用创新实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品质,本文对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巧用创新实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品质的教学策略,希望对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做出积
期刊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新课改的目标是以全面的提升学生各项素质为主,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需要教师不断对科学优秀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有效的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而高中作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学生人格素养的重要时期。本文将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进行梳理与解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做好写作训练的指导是语文教师应该引以重视的。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面对写作都存在着“无米之炊”的现象。究其原因,学生们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能力较弱,尚且不知道如何积累贴切自身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并加以使用。所以根据初二年级学生学情的实际,本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拓展写作思维,提高写作热情,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自觉储备写作素材
期刊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不断进步的社会,我国越来越重视将教育作为基础,推进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使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会面临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难题。为确保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以生为本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彻底的落实,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以及改善学生没有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等方面,充分发挥以生为本的价值,强化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
期刊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视野开阔。目前中职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不高,无法适应职业发展需要。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英语运用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全面提升。通过本文对中职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转变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培训模式,使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钻研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我国教育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许多创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高效和方便的同时针对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提高也提出了许多明确的要求和建议。据研究和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小学阶段的学生中还有很多缺乏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导致他们无法写出符合自己年龄阶段的优秀文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和写作向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本文将从结合文章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持续深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成为教师工作的重点。阅读和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水平。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希望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已逐渐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出发点和着眼点了。然而部分数学老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问题,老师也疲于解决学生课堂上的疑问,甚至依靠自身的权威使得学生不敢提出疑问、参与课堂互动,因此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仍然只是纸上谈兵,很少付诸行动。针对此现状,本文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可以对小学的数学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