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春运票价上浮

来源 :经济与法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gjtd44q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照经济规律,运用价格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必须考虑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春运期间的铁路客运作为一种商业性服务,缺乏弹性或者弹性明显较小,价格上浮对旅客量的调节作用不说无效,至少是效果不明显。火车票价上浮实质上就是一种垄断行为。
  关键词:春运 票价 上浮 垄断
  
   四年前,河北某律师曾以春运期间火车客票价格上浮侵犯其财产权为由状告铁路部门,要求撤消票价上浮决定。受理此案的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原告提起的行政诉讼请求缺乏法律依据,被告作出的春運期间部分旅客列车价格上浮决定是经过市场调查、方案拟定、上报批准的,程序未违反有关法律规定为由,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该律师败诉后,又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结果差不多以同样理由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这一案例似乎说明,铁路部门上浮春运客票价格具有合法性,人们无可非议。
   然而,现实中有些事情合法并不等于完全合理。铁路春运票价上浮就属于这类事情。自从铁路春运票价实行上浮以来,乘客作为买方就一直有所不满。数年过去了,这种不满并未消除,甚至更加强烈了。当今年铁路春运高峰到来时,照例是硬座上浮15%,其他席别上浮20%。社会上议论不少,特别是乘客意见很大。尽管这不能改变现状,但是辩论票价上浮的合理性想必也不违法。
   按照目前的行政法规,铁路部门上浮春运期间的客票价格的确是合法的(已有上述案例为证)。每年春运期间,铁路和其他交通部门为安全及时运送数以亿计的旅客,付出了自己的辛劳。对此,包括旅客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充分肯定的。铁路部门上浮票价的理由之一是调节春运期间的旅客流量,缓解运输压力。但是,按照经济规律,运用价格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必须考虑需求弹性。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引起需求明显变化,即富有弹性,价格变化对需求的调节就比较有效;否则就无效或者效果不明显。春运期间的铁路客运作为一种商业性服务,缺乏弹性或者弹性明显较小,价格上浮对旅客量的调节作用不说无效,至少是效果不明显。这是因为,第一,我国春节是最受百姓重视的传统节日,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在外地工作的各类人员,包括广大民工,辛劳一年,要求回家与亲人团聚,票价上浮几乎不可能改变他们回家过年的习惯。用现在时髦的“以人为本”的观点来分析,试图通过票价上浮来阻止一部分人回家过年也不尽人情。第二,铁路作为长途客运方式的替代运输工具较少。有些路线没有汽车、民航、船舶等替代工具,火车票价上浮后,普通乘客特别是民工别无他途,只能承受票价上浮的负担;有些线路虽然有替代工具,但这些替代工具也实行价格上浮,或者取消平时实行的价格折扣,结果乘客也只能走铁路。所以,尽管每年票价上浮,旅客仍然有增无减。据预测,今年节前15天广东省发送旅客将达到550万人,同比增加18.4万人,增长3.4%。(羊城晚报2005-1-13)这至少说明票价上浮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通过提价来调节供求关系,还应当考虑供给弹性。如果一种商品富有供给弹性,价格上调后能够引起供给明显增加,那么对供给就会产生有效调节作用,最终使供给增加,价格回落。春运期间的铁路运力显然没有这种特征,短期供给基本无弹性。由于铁路具有垄断性质,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短期价格上浮根本不能吸引投资来提高运力。况且,也不能仅仅根据春运需求来多修铁路扩大运力,因为那样会造成平时运力的闲置。当然,铁路部门可以调整春节期间客运和货运比例,通过减少货运来相应增加客运。事实上这样做的确大大增加了短期客运容量。但这毕竟是改变运输结构的结果,并没有提高总体运输能力,因此并不意味着票价上浮增加了运输总供给。所以,年复一年,春运仍然紧张。
  不妨打个比方:某餐厅看见中午吃饭的人特别多,拥挤不堪,厨师和服务员非常忙碌和劳累,于是决定将中午的饭菜价格上浮15%-20%,试图调节吃饭的供求关系。除非这家餐厅具有垄断地位,否则将失去生意;当存在垄断时,人们就只能表示不满,而饭还是要吃的,就象千千万万外出人员春节要回家一样。火车票价上浮实质上就是一种垄断行为。
   据铁路部门解释,票价上浮的另一条理由是为增加春节期间的客运而减少了货运,经济损失很大,要通过客运票价上浮予以弥补。这里涉及客货运服务的目标取向、运输结构和效益比较问题。第一,我国铁路运输服务必须兼顾客货运两个方面,保持合理的运输结构,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应当以客运优先。第二,真正按照市场规律运营,客运和货运价格都应当有一定盈利,并且效益相当,在春节期间减少货运所减少的收入可以通过增加客运所增加的正常收入(不上浮票价)得到补偿,不存在什么额外损失。第三,如果通过某种垄断行为使平时货运收益高于客运收益,那样减少货运增加客运就会减少铁路部门的总收入,但这意味着铁路部门在平时的货运中已经向客户索取了垄断高价,以此为由在节日期间进一步向乘客索取高票价是不合理的。第四,假如由于政策或经营方面的原因,平时客运处于低效益甚至亏损状态,指望通过春运高峰来改善一下效益,那也不符合铁路建设和服务的宗旨。总之,用弥补损失来解释票价上浮难以使旅客信服。
其他文献
摘要: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是通过转换被追诉者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来实现的,它有利于打击隐蔽性强,取证难的犯罪,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概念和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我国建立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构我国的污点证人豁免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证人制度。  关键词:污点证人 刑事责任 豁免 构想    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司法交易,是司
期刊
摘要:怒江水电开发工程引发的公众关注和公众参与,在政策论证模式和公众参与方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从政策科学的后实证主义方法论观点出发,运用政策论证的实践逻辑来分析怒江水电开发工程争论之中支持发展水电者与反对发展水电者的价值信仰以及话语逻辑,以更深入地理解怒江水电开发政策论证过程中的专家与公众参与。  关键词:政策论证;实践逻辑;怒江水电;专家;公众    2003年9月以来,怒江水电开发工程
期刊
摘要:《长恨歌》是当代女作家王安忆的长篇言情小说,王琦瑶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她的命运悲剧使得这部小说有着浓厚的悲剧意蕴。王琦瑶的人生悲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包括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意识的渗透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男性肉的本能和男性责任意识的不健全、王琦瑶个人性格和价值观的因素等。本文主要从以上这几个方面论述《长恨歌》的悲剧成因,并以此为切入点,开拓对作品的深层解读。  关键字:王琦瑶;悲剧成因;
期刊
摘要:任何一项民事权利都要受到某种限制,诉讼时效即是从时间上对民事权利的行使给予限制的制度。我国现行《民法通则》、《物权法》均未对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做出规定,导致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中出现了许多争议。本文结合典型的立法例,探寻我们国目前相关立法趋向和完善。  关键字:物权请求权 诉讼时效     一、物权请求权的性质  物权请求权,通常意义是指,物权的圆满状态受到妨害或者有被妨害之虞时,物权
期刊
摘要:自然法是西方法律思想发展史上最具持久性的概念和范畴,也是最富生命力的观念体系,对西方法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全世界都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不可否认,我国在刑事法治的建设过程中也受到了西方自然法思想的影响。通过梳理自然法观念的历史演变,概括出其核心内涵,从而分析自然法思想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并且以自然法的视角对我国目前刑法理论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些许反思。  关键词:自然法 正义 刑法  
期刊
摘要:我们通常认为金钱可以带来幸福,但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幸福与收入的提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借助适应性理论和期求水平理论等理论,分析了幸福与收入的关系,并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了幸福体验的个体差异、幸福者的特点,以及精神升华对幸福提升的作用。同时,也结合中国国民的幸福现状,讨论了收入差距、生活环境等条件对于幸福的影响。  关键词:幸福学 适应性 期求水平 个体差异 贫富差距     引言  
期刊
摘要:我国自引进公司法人制度之后,公司法人人格制度被滥用现象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公司法人制度的生存环境。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中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引入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都相当成熟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在我国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公司法立法已日趋完善。  关键词:新公司法 法人人格制度 适用要件 法律后果    自1988年《民法通则》引入
期刊
摘要:高校素质教育要紧扣专业特点。本文以对规则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培育为切入点,对法学高职生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与方式进行初步探讨。文中着重论述了规则意识与权利意识培育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培育的途径与方式。  关键词:素质教育 规则意识 权利意识 培育     一、问题的提出  任何经济组织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为谁生产以及如何生产。同样,高等教育所面对和解决的也是类似的三个基本问
期刊
摘要: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5号主席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在这部法律中,对公务员职务职级作较大调整公务员职务职级的划分与设置将结合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作较大调整。本文从之前出现的问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如何解决对我国公务员职务职级结合制度改革做一个初步探讨。  关键词:公务员;职务;职级    一、改革的背景介绍  1. 职务和职级的含义  
期刊
摘要:将项目融资应用于房地产领域,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对解决目前我国房地产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规模小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整理,就房地产项目融资的界定、房地产项目融资模式、房地产项目融资渠道、房地产项目融资风险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从而掌握当前围绕房地产项目融资的争论焦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房地产 项目融资 融资风险    一、房地产项目融资的界定  (一)项目融资的定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