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142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所讲述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人与事。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将历史课上成了枯燥而机械的史实记忆课,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这是长期以来历史教学所存在的最大弊端。要想让学生爱上历史学习,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得到知识与技能、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就要改变这种机械而被动的灌输式教学,引导学生展开富有兴趣而主动的学习。教师应采用问题教学法,改变机械的灌输,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改变以往学生的被动参与和机械接受,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让学生以主體身份展开积极的探究。这样在探究中,学生所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方法、一种思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的重要性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认知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智力活动,而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结果。兴趣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学生源源不动的动力源泉。只有形成对历史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思维,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要改变以往枯燥而机械的讲解,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以富有趣味性与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制造认知冲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学习《贞观之治》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吗?她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她有什么政绩?大多学生通过影视剧等资料对此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这样几个问题,就可以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从而使学生将全部思维与注意力集中于相关的知识点上。这样,学生就不再是枯燥的学习,而是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学习,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提出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而通过巧妙设问,可以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使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地构建知识。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机械记忆,成为经过独立思考与思维后的深刻理解。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来设计一系列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以问题来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主动探究,从而使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达到对历史知识的深层理解。
  三、以问题来激活学生历史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是现代教学中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也要改变以往只重史实记忆的教学,而是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与思维,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会思维,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在知识的关键处来巧妙地布置疑难问题,以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与思维中能够透过历史史实来深层次地理解与运用。这样,学生所学到的才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能产生历史思维与思辨能力。如在学习《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这两个派别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问题能够将知识点整合在一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点,而且还可以带领学生突破固有思维与模式的束缚,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勇于创新与探索的精神。
  四、以问题来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掌握方法的人。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同样不能只是局限于让学生记住这些史实,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既获取知识,又学会方法。而且,这正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前置性学习。这样,学生通过预习就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明确重难点所在,就可以提高课堂中听课的针对性。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布置总结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反思性学习,反思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通过学生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探究与课后的反思,可以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与知识脉络,从而更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以富有启发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悬念性,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一、只要报道基本符合客观事实,就应旗帜鲜明地支持记者,毫不妥协地对待诉讼.二、对有争议的报道,应采取跟踪报道的方式,使报社在诉讼中变被动为主动,处于有利地位.三、报道
本试验对ESR基因AA和BB两种基因型的小梅山母猪生长期内(30-150日龄)血清中E2、P4、GH、FSH和LH的浓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小梅山猪BB基因型E2和FSH浓度有高于AA型
利用目前普遍使用的农残快速检测技术——酶抑制法,研究建立车载检测平台中样品前处理方法、配套样品净化与快速检测设备,探索适宜在车载检测平台上应用的果蔬农残快速检测技术
《咸宁日报·周末》副刊,近年来不但吸引住了当地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撰稿人,而且,还吸引了一批中国文坛有影响的人物为周末撰稿,更是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有关专家的肯定
乡镇长经济责任的审计内容,在按《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内容实施审计的同时,应根据乡镇人民政府应有效发挥政权的职能作用,对“乡镇长”这一特定的经济责任人审计,还应
从教将近二十年,做班主任工作也将近二十年,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了不少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也试着运用不少。可印象最深刻的是七年级“严”、八年级“慈”、九年级“爱”。因
观察研究野生日本鸣鹑和家鹑杂交F1代的生活习性,为探讨家鹑再野生化,恢复野生日本鸣鹑群体规模,保护该物种的可能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采用秒表单位记时法对F1代鹌鹑生活习性
通讯往往以细微的描绘、生动的形象和曲折的情节来感染读者,因此,要求它的标题不能太实,而要虚一些;不能太露,而要含蓄一些;不能太直,而要曲折一些.不宜把引人入胜的情节在标
使用大豆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人胰岛素A、B链基因IN.将合成的人胰岛素A、B链基因IN与携带有CaMV35S启动子的质粒pBI121重组,构建成IN植物表达载体pBI121-IN.再以大豆品种吉30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