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毛囊的银屑病1例

来源 :临床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历摘要患者男,20岁。因双上肢反复出现鳞屑性红斑、丘疹,伴瘙痒6个月余,泛发全身2个月余入院。6个月前患者双肘部出现绿豆大丘疹,上覆鳞屑,伴瘙痒。2个月前皮损渐发至全身,部分融合。于门诊取左肘部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示银屑病之组织病理改变。经外用0.1%他克莫司、5%松馏油及内服海棠合剂、维安酯等药物治疗约1个月,部分皮损有所好转,但胸、背部出现红色毛囊性丘疹,且瘙痒仍明显.于2008年7月1日入我院皮肤科就诊。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家族史阳性的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胞体外定向分化的T细胞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胞体外定向分化的T细胞经链球菌超
研究了倒向随机种群系统模型的数值解.将半隐式Euler方法应用于倒向随机种群系统模型中,利用It^o公式及一些基本不等式证明了在Lipschitz条件下倒向随机种群系统数值解的收敛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学科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不平衡、教学实习不到位、资源贫乏以及科研意识的欠缺和能力的不足.基于
怎样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教师永恒的探索课题。高效率的课堂也是老师教育教学的追求目标。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
组织病理特征图1的组织病理特征:真皮内有大小不一的肿瘤团块.形状各异,呈镶嵌状排列。肿瘤团块周边细胞排列成栅栏状,染色较深,瘤体中央细胞染色略淡。每个瘤细胞团块周围有嗜酸
期刊
作为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包罗万象,头绪多,问题杂.小而言之,管好学生的日常行为,大而言之,管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费心思,管好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一个班几十个学
分析了我国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危机和发展的机遇.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危机与机遇并存,并提出了主动对接国家顶层设计,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大格局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医院会计信息化水平,对减轻医院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以及实现会计信息共享、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等具有积极的意义。本
目的:比较非化疗与系统性联合化疗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CTCL)的疗效。方法:收集1986年7月-2006年2月在上海瑞金医院住院且分别接受非化疗或系统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