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兴趣产生的四个阶段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潘菽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这在当下的课堂中尤可见证。如何使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呢?本文结合《夜晚的实验》一课,谈谈产生兴趣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投向注意
  现在的学生,坐进课堂之中时,对学习内容已不再陌生,或早已提前阅读数遍,或已做了较为充分的预习,因而,对学习材料本身的好奇已经荡然无存,如何还能再形成集中的注意呢?
  学习《夜晚的实验》一课时,同学们齐读了课题,教师乘势而问:“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立刻使同学们的关注点聚焦到这几个字上来。经过约两年时间的锻炼,学生们质疑的能力逐渐提升,而且,问题的指向性也越来越明确。
  “为什么要做夜晚的实验?”
  “夜晚的实验是怎样做的?”
  “实验的结果怎样?”
  当教师带着浓浓的疑惑,重申这三个问题时,大大地点了个赞“好!”同学们的目光中放射出兴奋的光芒。学生自主提出的优质问题,自然地转化为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有效地激励着学生的阅读欲望。这种求知欲是个体对知识的一种不满足状态,学生所具有的稳定的兴趣与爱好,就是来自这种早期的具有定向性的探求欲。
  第二阶段——产生期待
  有了这种探求欲,学生便对问题的答案产生了某种期待。在期待中,有了自己这样或那样的猜想,教师便可以乘势而进。
  “大家想最先解决哪个问题呢?”教师再一次将选择权交给学生。可别小看这权利的移交,同学们大有“我是学习主人”的感觉。没想到结果是——超级合作——只听众生抢答“第一个问题!”
  “好!”老师爽快地答应,“自主阅读,在书上标出答案。”
  顺利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师生共同走入第二个问题——三次实验的经过。“请用图表的方式,将实验的过程梳理清楚,可以自创表格,也可以参照黑板上老师提供的不完全表格。”同学们听清要求后,立即迅速地将复杂的实验经过,用简洁的关键词提炼概括,小组汇报,同学们获得了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愉快体验。
  “实验的结果”,通过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适当组织语言便一带而过了。学习至此,同学们对本文写了什么,并按什么顺序写的,这两个基本问题已经了然于胸,同学们又站到了新的学习起点上。
  第三阶段——形成要求
  如何再次实现“以学定教”呢?此时,教师巧妙地向同学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刻的同学们似乎处于无疑的状态,无疑,便不会有真正的学习发生。真正的学习,必须伴有思维的活动。于是,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学到这里,大家又会产生哪些新的疑惑呢?”
  起初,同学们一怔,心想:自己都学懂了呀!没什么不懂的问题了?一阵纳闷之后,有同学异常兴奋地举起了手:“我想到了……”
  “好!给更多的同学留下思考的时间,再好好地琢磨琢磨!”
  “老师,杜明硕想提这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略写成功的那一次实验,而详写了前面失败的两次实验?”
  “好问题,吴老师都没想到如此有探究价值的好问题!”再加上唐钲翔同学提出的为什么以《夜晚的实验》为题,而不以《斯帕拉捷》为题?”当这两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个个脸上流露出不解的神色:哎?为什么呢?从而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活动——从言语的内容走向探究言语表达的形式——为什么这样写?
  第四阶段——付诸行动
  当学生期待的事物与实物的差距出现的时候,兴趣就可能变成欲望,通过对实物的要求显示出来,最终兴趣以行动的方式得以实现。
  为了能进一步激起学生用“行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教师又鼓励道:“以小组为单位,组员积极献策,看哪些小组将问题解决得既快又好!”大家立即在阅读、思考、交流中了解他人的想法,原本以为需要六七分钟才能解决的问题,没想到三四分钟便解决了。先请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的成果,再请其他小组予以补充,最后,同学们自行总结了“前详后略”这种写法的妙用,直击人物形象的特点。教师再也无需去问,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斯帕拉捷?
  令执教者深有感触的是:学生不仅能够提出具有非凡价值的好问题,还能将问题恰如其分地解决掉,学习活动由“倾听学习”,向主动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迈进。兴趣的发展,由“要求”转变为“行动”,表现出积极的能动性。这是多么令师生快乐的事啊!
  学生的学习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制,效果大不一样。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我们的教学如果能够实现由投向注意——产生期待——形成要求——付诸行动,这样完整的回路,而不留缺口,同学们的学习便会伴随着兴趣前行!
  (作者单位:徐州市泉山区星光小学)
其他文献
在《风雨编辑窗》这部长篇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篇相形见绌的作品压了两期了。有的编辑声言“替作者考虑”,主张将这篇作品发掉。有位领导立即对“替作者考虑”说给
期刊
微小RNAs是与肿瘤发展相关的短链非编码RNAs,并且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微小RNA通过降解信使RNA或抑制翻译来靶向调控基因表达。每一种微小RNAs可以调节数
2008年,IBM对外发布了“智慧的地球”战略,指出下一阶段,人类将实现IT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智慧银行的概念也慢慢被提出。2017年,我国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发布《2017年金融科技研究指引》,设立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组织开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关键领域课题研究。目前国内物联网、云计算等全球性信息科技产业链得到较快发展,智慧银行在国内由不可能成逐步成为
“真实情境”式教学是从社会情境中取材,把社会带入课堂,让学生感知世界,而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情感教学”式教学要求教师用融融的师爱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贴近,情与情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如何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办高质量的学校教育,是每位优秀校长深思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四个”理念,才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只有走学校教育特色化发
飞碟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瓜形奇特,有碟形、齿轮形、灯笼形和皇冠形等形状,融观赏、食用于一体。瓜不用剥皮可直接生食,凉拌、炒菜、做汤、做馅皆可,质嫩味美。瓜中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尤以“诚信”为首。诚信是金,诚信是情,诚信是德,诚信是则。这天,在课堂上接连碰到的一次“诚信”事件,让我不得不再次重新审视我的教学。  “诚信”事件:遇阻,诚信金钱  进教室后,在学生们满心期待我的评价时,我稍沉默了片刻。  “这件事难道只能用金钱来解决吗?”在我说出这个问题时,足有二十来秒。我继续说道:“我们现在这么做,拿走了钱,那留下了什么呢?”  这时,已经有好多只小手
一、 语文教学要强化阵地资源开发  阵地资源是学生学习环境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是学校整体阵地建设,还是班级的个性化阵地建设,这些方面都可以为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我在教学中强化了三个方面的阵地支撑作用:首先,强化了班级前黑板两侧读写园地的阵地开发,左侧为“每日诗歌”栏目,右侧为“每日一拼”栏目。“每日诗歌”栏目里面,每天向学生推荐一首好诗、好词,或者优美的语段,让学生熟读成诵。“每日一
本文针对目前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无效现状提出完善研究性学习的新思路。首先对目前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高中阶段的学校对研究性学习是既怕又不能得罪,大多采取应付的策
一次考试(特别是期末测试)的试题,往往是下一阶段教学的风向标——决定了教师下一阶段教学的取向.因此,学科评价的指向一定要准确,试题的确定一定要慎重,避免对教师的误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