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斌深悟陈寅恪之“预流”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活跃于清初的颜李之学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虽然由于种种因素,颜李之学仅传承三代即走向衰落,但到了晚清和民国之时,因缘际会,却又呈现复兴之象,在学界、政界乃至社会上都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形成较广泛的时代影响。
  对于颜李学派本身,特别是对于颜元、李塨二人的思想主张,学术界十分重视,已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论著,但对于颜李学在晚清、民国的复兴,却缺少相应的关注,尚未出现非常系统完善的研究著作。本书的问世,则是对这一研究薄弱环节的重要弥补。作者王学斌是个勤于思索、勇于创新的青年学者,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便发愿在学术史这一相对繁难的学术领域里耕耘,且深悟陈寅恪先生之“预流”之义并以此要求自己,力求在“新材料”与“新问题”两个方面皆有进境,于是在入学不久即选择了这个题目,把颜李学在晚清、民国的复兴历程和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确定了选题后,他就开始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艰辛历程,殚精竭虑地在原始资料上下功夫,时有新的惊喜和新的发现,如于《定武学记》中发现严复佚文等。大量扎实可信的“新材料”的发掘,使得这项研究首先就建立在了坚实的文献基础上,为向“预流”之学迈进奠定了根基。而在“新问题”方面,学斌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因颜李学的近代复兴并非简单的学术史问题,而是一个学术与思想、与政治、与教育交织融会的问题,需要研究者有极强的问题意识,还需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对于一个青年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现在成书的这份成果看,他承受住了这一挑战,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全书从对颜李学赖以生存的“北学”框架的阐发入手,抓住颜李学兼具现代与传统双重性质的特色,以此为出发点,把晚清学者戴望搜辑颜李遗著,编纂《颜氏学记》,作为改造颜李学进而复兴该学的开端;而于晚清颜李学的传播,则抓住了不同阶段的特色,认为第一阶段永嘉后学孙锵鸣、宋恕、陈黻宸及河北学者王灏、贾恩绂等人的传播,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脉复兴,而到了第二阶段国粹派成为传播主角时,则在汇通古今、交融中西的视角下,开始建立起近代意义上的颜李学。至于民国时期的颜李学,发展轨迹变得颇为复杂,本书从两方面入手阐发,一是从政治与学术交织的角度,梳理出徐世昌等人通过一系列的政治运作,将颜元、李塨塑造为国家学术偶像,颜李学受到极力推崇的历程,认为这出于徐世昌等人复兴“北学”、抵御新文化和加强意识形态控制之需,同时客观上也促使更多的学者来关注和研治颜李学 ;二是从现代知识制度和学科体系的角度,梳理梁启超、胡适、钱穆为代表的现代学理层面的颜李学研究,认为由梁启超开拓、胡适跟进的颜李学研究,具有构建“反理学”谱系的共同立场,而钱穆则秉持“不知宋学,则无以平汉宋之是非”的主张,辨析颜李学之学说痼弊,褪去了其“反理学”底色。正是通过这些有理有据的辨析,本书成功地把颜李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复兴,塑造为中国传统学术在近代流变的一个缩影。
  如何看待传统学术在近代的复兴,可谓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一般而言,能够在近代得以复兴的学术,必有其与近代相契合的要素,适应了近代政治、社会、思想等领域的某种需求。颜李学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它的核心主张和内容,既可为近代具有不同政治、思想立场者分别利用,又能经重新解释后发挥一定的社会效能,故得以有所謂复兴的命运。但归根结底,它还是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是学术史叙事的对象。所以,研究颜李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复兴及其命运,把握住政治、思想、学术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必不可少的,而最终需回归学术本体,也是题中必有之义。应该说,本书在这些方面都是做得较为出色的,但也不可避免地仍存一些缺失,这是需作者将来努力弥补与完善的。
  是为序。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妇好……”一声轻唤,那个3000年前的商代女神,从这场舞剧中向我们潇洒走来,这就是观看贺嘉佳编导舞剧《妇好》之后的真切感受。  商代文明是信史可循却距离我们最为遥远的文化遗存,它高古,朴拙,充满蓬勃而生的原始生命力,又孕育着礼乐文明的雏形。在这样神秘的早期文化源头中,我们透过斑驳的历史重重剪影看到一个人影,一个灵动而饱满的影子,不同于刻板印象的窈窕淑女和娉婷多娇,这个影子美丽无双,杀伐果敢,才能
“四匹神骏,一挂制胜的战车;四位学者,一部精神的历史。”这是我研读包广林先生的报告文学集《二十世纪中国蒙古族学者——李四光 梁漱溟 萧乾 艾思奇》(下简称《学者》)后产生的一句心语。  包广林先生,蒙古族,年逾古稀,学者作家,目光如炬,仁者风范。包广林先生为了表现“四位学者”,他多次进京采访传主的亲人、知情人,收集资料,钩沉历史。他在写作之前阅读量之大、阅读面之广,是不难想象的。他深入四位学者精神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心理学跻身其中。这不仅是对心理学学科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心理学工作者的巨大鼓舞。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最能体现其社会科学属性的分支学科,无疑应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以及回应社会与时代的呼唤方面作出更大贡献。然而,面对我国社会心理学在学术阵营与社会实践中双重“失语”的现状,社会心理
“初心”是什么?中国的古圣先贤善于养心,追求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本真、美好、善良的纯净心地,如“赤字之心”“良知”“清心”。古往今来,孔子有“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守诚之道,包拯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养心箴言,毛泽东有“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少年豪情,周恩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志愿。当前,学者们从“初心”的历史向度、理论内涵、时代价值、实践逻辑等各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和探索。
说起谢朓的作品,人们常会想到他笔下清新秀丽的山水图景、深沉无奈的仕宦情结、圆美流转的诗歌韵律,但对他诗文中流露的丰收企盼,却鲜有关注。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曾任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世称“谢宣城”“谢吏部”。又因与谢灵运同族,同擅山水诗,故世又称“小谢”。祖父谢述,任吴兴太守,祖母为《后汉书》作者范晔之姊;父亲谢纬,为散骑侍郎。世家大族的出身,使谢朓从
金词是中华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词风貌研究》从金词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梳理了金词的发展脉络,以全新的视角阐释了民族文化的碰撞、融合是金词生长的语境,提出了金词的艺术面貌是由汉族词人与少数民族词人多元一体共同开创的。金词是对北宋词的新变和突破,它开拓了词文学的规模,丰富了文体表达方式,具有了中华多民族文学的品质。其视角、观点带来的学术价值,标志着当下金代文学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  金词之为金词,其独
每个古老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这些经典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恩格斯说过,“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当下我们面对这些经典,不仅要通过阅读经典、解读历史,而且更要讲好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它既是编年体史书,也是通鉴体的开山之作。司马光及其编纂团队参考了三百多部典籍,用19年时间完成这部巨著,记述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
与其这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揭开一个被埋没数千年的传奇。  与其写一篇书评,不如重述这个霸气而又浪漫的故事。  1715年,沙皇宫廷正在为彼得大帝新诞生的王子举行庆典,负责乌拉尔地区矿藏开采的维赞和戴米朵夫向彼得大帝呈上了一份独特的贺礼。这批黄金制品,如果单从重量来估价的话,在当时大约与10万卢布等值,算得上是一笔巨富了。金器上装饰着雪豹、鹿、狮等动物纹,它们做工精湛、造型生动、充满张力。这种独特的艺
在当代文学中,王小波可能是最快进入经典化进程中的一个。这不仅在于他的作品与文学市场的强大亲和力,也在于他的死亡迅速被卷入了始于20世纪90年代、绵延至今的知识界左右之争。纪念王小波的文集里会聚了各路名家学者,后来的研究者们也非泛泛之辈。待台风势力愈减,学者们重新捡起王小波的小说,翻开《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红拂夜奔》,于是性的问题立刻成了头等大事,不过大多数皆是在“否定”的意义上谈性,即要
当男人收入过高,女人的安全感反而会降低,当男人收入没有女人高时,又会受到女人的“鄙视”。最近一则新闻很是轰动,“调查夫妻之间的收入比例相差多少为和谐?”记者随机采访20余人,其中七成都认为夫妻收入比为1.5:1,最有利于家庭和谐。  不知是从何时开始,我们总是习惯于用数字作为尺子进行测量,什么GPT,CPO等各种指数,就连幸福都被挂上了指数的标签。  黄金比例收入仅是一个数字,就一个幸福家庭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