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箭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弦的瞬间
  急速奔跑,越过青青的草地,悠悠的牧场
  這是一次捕猎,或者扑空,或者命中
  这是一场严肃的游戏
  是谁
  设下靶心,说,这是一支箭的宿命
  祖国大地
  山高水长
  相比之下,一支箭约等于
  一颗尘埃,一朵花,一只驮着一粒米的蚂蚁
  一支箭爱不了无边的疆土
  只能缩小缩小再缩小
  沿太平洋到大陆以东到闽东以北
  到一个叫白坑的小山村
  这是我深爱的红色土地,炊烟袅袅
  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
  我正中靶心
其他文献
可以说,当今几乎没有一个人一辈子未曾用过抗菌药。仅以上海为例,全市人口一千几百万,拥有大小医院400余家。近5年的抽查发现,40多家样本医院使用的各类药物中,抗菌药物的费用仍占首位,年消耗5亿~9亿,约占全部药品费用的25%~30%。所有药品中消耗费用前十位的总有几种抗菌药,如头孢拉定、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可见抗菌药何等常用。    抗菌药物是一大组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的药物    抗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本中有很多章节是对物理学史的介绍,这些与学科相关的历史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极好的素材.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就犹如一部壮丽的科学史诗,它歌颂了前辈科学家们排除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展示了科学发展过程中先贤们富有创造而又严谨的科学思维,也体现了真理来之不易这一朴素思想.尤其是《行星的运动》这一节,它阐述人类宇宙观的形成过程,以及人类发现规律的艰难历程,对开拓学生的视
【摘 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罗辑思维》自2012年12月开办以来,其微信用户突破110万,每周一集的脱口秀视频被总计6000万人次观看。像《罗辑思维》这样的自媒体是如何进行传播扩大影响力的呢?本文结合自媒体的特点、以《罗辑思维》为例探讨自媒体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方法,以及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自媒体 《罗辑思维》 影响力  一、何为自媒
● 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概况与教学优势  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辅助教学形式,是以课程为中心,通过网络优化和集成教学资源并实施教学活动的综合性管理系统[1]。目前,发达国家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成为大学师生参与辅助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有很多知名的教学平台在欧美高校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我们熟知的Blackboard、Moodle、Angel等。据调查,在美国及部分国外大学,近1000所参与调查的高
乌龙侦探社
近年来,是合肥经历巨大改变的几年,给合肥媒体重大主题报道也提供了机遇。合肥晚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屡屡创新,大拆违、大环境、大招商、打造龙虾节……重大主题报道一个接一个。  这些系列报道具有采访线长面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本着让事实说话、让过程说话、让当事人说话的原则,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鲜明地反映出新闻所必须表达的立场和思想。  重大主题报道有事件性和非事件性两种,不论是哪一种,都必须围绕一个鲜明的
《四十七个深圳》这部作品往前可以追溯到2011年。天正热,一位年届七十的文友邀我去深圳。我去深圳做什么呢?不买不卖,又不打工。最重要的是,我不擅交际,不知道该怎么与陌生人相处。文友说去看看深圳,中国最年轻的现代化城市。人家态度诚恳,火车票都买好了,还说那边已经定好接站的人。我被逼上梁山,因此结识了文友在深圳开厂的儿子,见到了几个二十五年未曾谋面的高中同学。  那是一个有魔力的城市,人们奔来奔去,只
通过《咏·别》,希望大家看到中国文化也能用现代语汇和现代方式自信地表达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让全世界的观众认同。    “一场好戏正上演,霸王与爱人诀别……”上海大剧院大剧场里,阵阵悠扬的歌声传出,舞台正中,一排排老式窗棂高大而压抑,背后夕阳下的前门显得苍凉而孤单。数十位民国打扮的演员分列舞台两边,共同吟唱着一段表现看戏人心情的歌曲,沉重而美丽。在舞台的正中央,一男一女身穿戏服,正用歌剧演唱京剧《霸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离我们有多远?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田园生活就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是同学们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农耕社的同学们挽起了袖子、裤腿,拿起了锄头、镰刀,学习农耕知识,进行农耕实践,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取了收获的喜悦和最接地气的生活体验。在劳作之余,同学们还走进学校的农耕文化馆,那些凝结着我们祖先智慧结晶的老物件,让同学们倍感新奇而赞叹不已。自社团成立以来,它每年
植物的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因为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植物得想出办法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会反击,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动物又“发明”出与之对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会进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  植物战胜了动物  1981年,一种叫舞毒蛾的森林害虫在美国东北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