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习惯的培养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7824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基础,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摇篮。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主渠道。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笔者认为:需要培养学生的几种习惯。
  多角度的思考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开拓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表现出来。多向思考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尽量换向思考——有了一种解法后,还可寻求两种、三种,甚至更多,从不同侧面来探讨和否定既成的答案,通过反复操练和重复,逐步使学生勇于打破思维定式,养成换向、多向思考的好习惯。
  质疑提问的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落窠臼,勇于突破,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同种见异、异中出新的能力和对习以为常的事例提出新见解的能力与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老师都回答不了的问题,就是你的成功。”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要从只由教师问学生,走向学生问老师、问同学、问自己;把“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堂,变为“组织带领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课堂”。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关键在于教师指导学生“问什么”“怎样问”。教师可从这些方面鼓励和培养学生:①一点一疑,即这道题为什么这样解答;②一点多疑,即这道题还有无更好的解答方法;③逆向质疑,即如果按这种方法算,会有什么矛盾等多种质疑方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循循善诱,给予满意答复,让学生在每一次提问中都能体会到发现的乐趣。教师只有把指导学生提问方法与激励学生提问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把质疑提问变成学习的需要,逐步养成疑问、敢问、会问的好习惯。
  大胆猜测的习惯
  牛顿曾言:“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人类历史上,每个发明家的每一次发明,都是大胆猜测的结晶。在已有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想象、直观、灵感等多种思维方式,提出猜测假说,建立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推出具体结论,最后通过实验予以验证,这种“猜想-验证”的方法,已成为现代科学探索中最常用的有效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假设、推测,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让学生建立“圆周率”的概念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笔者首先让学生自己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进行观察,然后猜猜“圆的周长会与什么有关系”。学生们在认真观察后踊跃发言:“圆半径越大,我画出的圆就越大,我猜圆的周长一定与圆的半径有关。”“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圆的周长也一定与圆的直径有关。”于是,笔者接着追问:“会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再猜猜。”課堂立刻热闹起来,有的交头接耳讨论起来,有的动手比量起来,可就是没有人举手。“我们现在只是猜测,说错了也不要紧,只要是你的想法就行。”笔者的一句话之后,一只手终于迟疑地举了起来:“我觉得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或半径)之间可能存在倍数关系?”“为什么这样想?”“我画圆时,取的半径从小到大,画出的圆也从小到大?我看有成倍扩大的趋势。”多么仔细的观察,多么勇敢的猜测!“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验证这个同学的猜想对不对。”最后,笔者跟学生一起通过动手测量、动口讨论、动笔计算,验证了这个学生的想法。在验证猜想中,学生们牢固地建立了“圆周率”的概念。实践证明:这种“猜想-验证”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他们进一步尝试准备了心理条件。在教师多次的支持、鼓励下,学生们从不习惯探试猜测到逐步习惯于这样思维,体验到了大胆猜测试探的成功。
  主动探究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再现数学家思考的过程,可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让学生学会以这种方法学习,使主动探究成为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这一习惯,教师可以在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产生、形成的全过程,逐步引导学生构建“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探究学习模式,并通过多次反复强化,使之自动化。
  大胆想象的习惯
  创造离不开想象,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让创新学习展开翅膀。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的训练,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想象活动,有效地改善学生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增长。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用自己新颖、独特的想法来解决问题,要允许和接纳学生在学习上的“异想天开”和“别出心裁”,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进行想象。
  主动实践的习惯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创新能力的获得需要实践的土壤;智慧发端于动作,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课堂要联系社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能把学生禁锢在书本和教室里。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做中学”,即在动手的过程中提高创造力。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同时还要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开发创造潜能的机会与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应从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的重大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参加创新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以加快其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形成。
其他文献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单体在引发剂过硫酸铵的引发下,进行乳液其聚,即可得到四元的阳离子聚丙烯酸酯乳液增干强剂.并使用了IR、SEM等手段对这种增强剂的
目的:观察并分析微创引流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为采用微创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
当今世界,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大量的创新型后备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后备人才是学校今后的教育目标和方向。  课程开发背景及意义  基于机器人教育的特点 到21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将全面进入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已经逐渐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对机器人天生就有着浓
在贵阳对8个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了间期为10~15d的分期播种,以套袋自交结实性作为育性考查指标,结果所有核不育系都有稳定不育期和可育或部分可育期表现,且育性转换明显。稳
1 强强联合,提高竞争力造纸工业市场国际化进程十分激烈.1998年纸浆、纸和纸板的销售总额超过100亿元,销售总量超过1000万t的企业集团只有一家,即美国的Intermation-al Paper
目的:肾动脉狭窄可以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观察自体肾移植术在肾动脉狭窄及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3-12/20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数的运算”关注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简便计算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意识的重要内容。因而,应该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向学生
美国的穷画家海曼用惯了铅笔,当需要擦去铅笔的痕迹时,他常常因为忘了带或者丢了橡皮而感到烦恼。因此他在想,能不能将橡皮和铅笔结合在一起呢?后来,就是他,发明了我们现在还在用的
利用自育的优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136S与恢复系多系1号配组,育成了优质两系杂稻新组合两优211.经两年贵州省杂稻区试鉴定,两优211平均每667m2产量511.5 kg,比对照平均增产3.2
持续一年多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亚洲“四小虎”几乎无一幸免。刚刚显露蓬勃生机的东南亚地区的造纸业备受沉重打击,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企业面临深渊。亚洲金融危机成了世界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