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体态语言教学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lac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体态语言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彼此沟通的重要工具。它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而这个“无声语言”就是“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具体来说,体态语言就是指人们借以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示某种意义的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人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等。
  体态语言作为一种特殊表达形式,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它的特点:一是无声,二是运动。静态形象用来表情达意。运用体态语言,可以使人们产生一种直观形象、动态和变化的感觉,增强人们的感性体验。体态语言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散发着无言的信息,其表达的信息量非常丰富,且灵活多变,能深刻表现很多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另一方面,当语言与非语言表达相互矛盾时,人们往往更相信非语言表达。因为体态语言大都发自内心深处,极难压抑和掩藏,更能真实可信地反映一个人内心感情世界的微妙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经实验也得出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我们不难看出,体态语言对增加人际交住中信息传输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体态语言教学
  
  体态语言教学是一种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体态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一起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人际交往、人际沟通的信息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而有效地运用体态语言,对增进师生交流、确保信息传输、提高教学质量将大有裨益。
  曾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特别喜欢破坏纪律,被老师安排在特殊座位:一排一座。于是他也破罐子破摔,更加调皮。后来来了一位教数学的新班主任,他对这个小“调皮大王”特别关爱,每次上课都喜欢对他笑一笑,摸摸他的头。老师这个不经意的动作给这位同学带来了自豪感、荣誉感。从此,他就对这位老师颇有好感,并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数学。这个学生就是后来的大数学家陈景润,功成名就的他总会记起那温柔的微笑、欣赏的目光和那份特殊的关爱。
  教师文明恰当的体态语言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起着助推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此,教师应注重体态语言的修炼,平时处处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其一笑一颦、举手投足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作用。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就能受到约束,得到改正。
  
  三、体态语言的“备课”
  
  优秀的教师除了具有较好的言语能力外,还应该重视非言语技巧的运用。所以,教师除了要在有声语言的传递上下工夫,还必须加强课堂上自身行为动作的修养,努力掌握体态语言的表达艺术,提高体态语言的积极效能。教师应该在生活中注重观察、注重体会、注重积累。阅读有关描述人类体态语言方面的--书籍,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丰富自己的体态语言词汇。深钻教材及课标,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前就做到心中、眼中有学生。不妨对着镜子练练自己的表情,不断地揣摩、演练,以达到炉火纯青、运用自如的境地。长期坚持不懈地锤炼,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不放过每一个练习的机会。向他人学习。与人交流,把他人当做一面镜子等等。
  
  四、把握体态语言的“度”
  
  体态语言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体态语言使师生的感情得到交流,加快了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了课堂效益。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就能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作为教师,太过严肃的表情会让学生敬而远之,课堂气氛也因此会变得紧张、沉闷起来。太过花哨的表演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盖住学习本身的精彩。所以,教师应贴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进程及内容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该严肃时则严肃,该舒缓时则舒缓。教师应该把握住体态语言的“度”。
  
  五、体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
  
  1.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有力支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有精彩的课堂导人,决定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导人中将肢体语言运用得巧妙、得当,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2.形象生动,促进理解
  教师运用体态语言教学时,透过实际的肢体动作,可以做到自然有效的表达,讲授的内容因而更加形象、生动和便于理解。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带动下,精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3.撞击心灵,产生共鸣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伴随着教学全过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从知识、情感、意念2r面塑造了学生的灵魂,在交流感情、信息反馈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4.激发想象,思维创新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肢体语言,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还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最有效的办法,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语文,化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从而起到良好的效果。
  
  体态语言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运用。肢体语言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充满艺术魅力的殿堂,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也充分说明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本文将探索师生数学活动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进行创新教学,必须建立创新型教师知识结构  创新型教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主体土建结构 这里介绍二线船闸闸首与闸室两个主要部分。 1.闸首 闸首是船闸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其布置决定于闸、阀门型式与输水方式的选择,在满足使用要求安全可靠的条
摘要:为了培养小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顺应《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需要,本文主要围绕“小学生作文应该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而写”这一核心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介绍了小学作文教学“五想”方法。  关键词:小学作文 教学 方法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部分小学生写作文都觉得无从下笔,提起写作文就心烦。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问题,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作文方法
一篇1300余字的散文,却成为现代散文的典范之作,自发表之后即被选入中国国文教材,历经86年变迁,至今仍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保留篇目,可见其独到的魅力。对于本文文本的解读儿近饱和
设计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设计的本质在于创新,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在设计基础课的教学中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到专业设计课时才能
文章从人字门的底枢安装、枕座安装、门叶拼装、顶枢安装、门体调整、支承调整与填料浇灌、调试等方面介绍了桂平船闸人字门安装技术。
唐代三位大诗人在诗句中都用了“猿”意象,他们表达的情感一致吗?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应具备的语文基本能力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也就是说,成功的语文教学应从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和训练。缺少任何一方面训练的语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宝库中,有许多经典的古诗文就如同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在历史长河里,愈冲刷洗涤,愈显出迷人的光芒。这些具有钻石般品质的古典作品,滋润、丰富、感动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