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TA创造精彩的“第三者”课堂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weizh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育界,为了减负,为了提效,为了素质,为了幸福……教育者不断探索更优质的教学模式。然而,授课的基本方式没有改变,课堂,还是学生与教师的课堂;授课,还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如何打破这样的传统形式,让课堂呈现不一样的色彩?“第三者”课堂无疑是一种合适的方式。所谓“第三者”课堂,是指在课堂内,除教师与学生外,引入第三者,让TA参与课堂教学,并主导教学进程的一种课堂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第三者”,让TA发声,打破了传统以师与生为主导的课堂模式。
   一、TA的作用
   (一)TA是催化剂
   在网络极其发达的今天,想听音乐,只要上网搜索即可,可是却还有那么多人对现场演唱会趋之若鹜。为什么?现场氛围更容易让人沉醉,产生共鸣。同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采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材料,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但当这些只是以文字、声音或色彩出现时,首先需要学生去主动看、主动听,其实质还是在教师推动下的被动学习。如果教师能将材料中事件的主人公请到课堂内,让TA呈现事件现场,就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现场氛围的催化下,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其主动学习。
   (二)TA是标签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但是对于特殊情境下所发生的事,总是记得特别长久。“第三者”课堂,就是创设一种特殊情境,让学生在亲临现场的体验中,感受参与的快乐,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的记忆。一个个色彩鲜明的TA,仿佛给每一个课堂贴上了标签。每当标签出现,学生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打开,教学内容借助这标签让学生记忆得更加深刻。
   (三)TA是主线
   服装在合理搭配后,穿在身上会更显靓丽。教学内容在有序组织后,教学过程会更加流畅。在教学设计中,借助“第三者”,可以将各种材料利用TA来呈现,使导入、讲解、过渡等环节以统一的形式出现,如开车沿城市中的主干线兜风,城市风景一一展现。“第三者”作为主线,让教学内容更有序,更有组织。
   二、TA从何而来
   “第三者”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格局,让学生在TA的引领下,听故事,看电影,做接待,评时事,从而使课堂活色生香。但TA从何而来?如何发声呢?
   (一)TA从生活中提炼,锻造故事
   教学,源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有目的地引入生活中的“第三者”,并锻造故事,可以让教学更加活泼。
   如《地域文化与人口》这节课需要学生了解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以及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等。通过分析一个个材料,让学生理解中外文化差异及对人口的影响,是一种比较常规的方式,但这样的课堂会比较枯燥,教学内容也会显得零乱,学生易产生疲劳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所有内容呈现得更合理,并加深学生的印象呢?所有的文化都体现在人的表现上,所有的表现在我们生活中都有体现。那么,我们就设计一个生活中的人,来成为这节课的“第三者”。“贾奶奶”便由此诞生。她是一个我们身边常见的老奶奶形象,拄着拐杖,穿着对襟小袄,有老年人的迷糊,也有孩童般的纯真。为了让“贾奶奶”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并为教学起辅助作用,我们给“贾奶奶”设计了一些活动和背景。如“贾奶奶”看到这么多孩子,开始她的絮叨:“没带礼物,就让大家猜个谜语吧。竹炭温炉煎嫩芽,淡香慢溢引思遐。青黄叠色入壶盏,甘苦交滋出叶花。(谜底:茶)”以此导入新课的讲解,并引申出文化的概念。“贾奶奶”继续絮叨。
  片段一
其他文献
总结了3例一氧化碳中毒新生儿抢救的护理体会,包括及时快捷地抢救及脱离生命危险后的护理干预,如:严密的病情观察、有效的供氧治疗、合理的营养维持及对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都是有生命力的,能自己发育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农村中学生因各种因素的制约,作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基于学习共同体下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从投入真挚的师生情感、抓住丰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究。
研究基于对88份有效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对比研究了朝鲜族高、低分组六年级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异同点,并针对研究结果认真分析了形成原因。
在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建构模型、探寻规律、学习新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的错误屡见不鲜,面对错误,教师应该从资源层面
“想象实验”是探究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实验”教给学生如何探究未知。类似于操作实验,该类实验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2008年11月第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第四单元教学,围绕法律常识展开,其内容的编写注重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利于学生形成“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增长“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常以解答题形式出现,最常见的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形式出现的不等式.这虽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基本证题方法,但运用这种方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时,有好多时候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要求,将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为物理课程的科学探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容易操作的教学方式. 但科学探究活动并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这种方式,在科学发展历程中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许多,“假说演绎法”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 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灵活、恰当地运用“假说演绎法”,常会收到独特的教学效果.   
<正>党的十八大修改的《党章》的总纲中,在&#39;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39;之后,特别加上了&#39;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9;,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