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神煤”火全国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到“环保神煤”的优势和特点,记者就一些问题与张太江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
  记者:张所长,目前西气东输正在实施,很多人认为蜂窝煤是夕阳产业,作为一个成功人士,你是怎样认识呢?
  张太江:根据我国的能源结构,煤炭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石化燃料。蜂窝煤是生活必需品,产品虽小,需求巨大,是千家万户天天使用的易耗品,也是工业化生产产量最大的一个产品。目前,我国用煤户约占82%,用气户约占14%,用电及其它燃料约占4%。之所以说它是夕阳产业,第一是老式蜂窝煤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而且做饭速度太慢,不适应目前人们的快节奏。其二,很多人认为,只要烧煤,必然污染,这是没办法解决的事。在国内,我们的环境不好是我们的技术落后造成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走在别人前面?我不服气。说蜂窝煤是夕阳产业的人,是不切合实际的。科技不论怎么发达,可现实中的老百姓,一日三餐仍要面对老式蜂窝煤的脏、慢、臭。中国的老百姓还是讲究物美价廉,煤的资源最广,价格最便宜,考虑上述诸多实际因素,就选择了这一课题。
   记者:老式煤的浪费和污染严重到什么程度?
  张太江:蜂窝煤是19世纪20年代日本人发明的,经台湾流传到我国,技术上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其平均热效率仅为18%。我国在学得这一技术后,几十年产品一贯制,没有丝毫改进,使我国有限的煤炭资源每年浪费1亿多吨(约为河南省焦作矿务局20年产量的总和)。几十年来,我国已累计浪费煤炭约30多亿吨。除此以外,每户每年还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21.9kg,累计排放约占大气污染总量的52%,还有大量的CO2等大气污染物。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堆积,造成大量金属腐蚀、大面积酸雨和大面积温室效应,导致植被破坏、农作物减产、特大暴雨和特大干旱,每年给我国造成经济损失一万多亿元。如今,很多大城市都出现了氧吧,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气质量将不断恶化。我敢预言,20年后,氧吧、便携式氧气袋和氧气制造业必有巨大商机。大气是全人类的共同资源,大气污染和每一个人都是“吸吸相关”的。我希望你们媒体呼吁人类赶快觉醒,不要像现在到处淌黑水才去曝光,才去重视,才去治理。
   记者:“环保神煤”有哪些积极意义?
  张太江:据国家权威部门监测,“环保神煤”的上火速度为1分40秒;上火3分钟后可形成10公分粗、30公分高的蓝白色火柱;可持续着火70分钟以上;做四菜一汤只需30分钟;火力强度是老式煤的1.8倍,燃烧时间是老式煤的1.17倍;热效率是老式煤的2.25倍;现加一块煤可连续煮好30斤水饺,再做好4菜1汤;一氧化碳排放仅为9.3mg/M3,(好于国家一级大气标准),二氧化碳比老式煤减少三分之一,二氧化硫比老式煤减少88%,而且着火15分钟后达到“0”排放。如果全国都生产、使用这种煤,每年可省煤1亿多吨,约合人民币300亿元。更关键的是,每年有1亿多吨煤炭不参加燃烧排放,一年就少排放1000多亿立方米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同时,还能使生产厂增加巨额利润,并能带动大量就业和相关产业,是一种集节能、环保、社会、经济四大效益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
   记者:“环保神煤”是民用产品,价格如何?
  张太江:燃烧效果你看到了,但它的使用成本只有液化气的四分之一,用户誉为“气的效果、煤的价格”。
  记者:像“环保神煤”这样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好产品,投资回报率怎样?
  张太江:按现行国家GB/T-13593-92标准生产(直径100mm、高度70mm)蜂窝煤,只能生产老式煤1800块。但生产新式煤,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却能生产2673块,比老式煤多产873块,多产的块数按每块0.10元计算,则每吨新利润即为87.3元,故生产利润是很大的。如建一个日产15吨的小厂,设备投资3万元,流动资金1万元,技术使用费1万元,共需投资5万元,按日售5吨计算,月利润1.2万元,年利润14万元,故不论投资大小,半年就能收回投资。
  记者:这项技术在本领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张太江:本人从事这一事业已20多年,一直希望有人超过我,为促进科技进步。2002年8月20日,本人通过江苏卫视向全国同行和电视观众承诺:在未来10年的国内外市场上,凡发现同类技术超过本技术,奖励人民币10万元,至今无人领奖,经河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查新检索“国内未见”。
   记者:那么这一项目,前景将会如何?
  张太江:根据我国国情,在未来十年内,取消煤燃料的可能性不大,现在我国民用蜂窝煤市场年需求量约2亿吨,须建立2万个年产一万吨的蜂窝煤加工厂,才能满足市场,可现在“环保神煤”在全国才推广600多家,可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记者:这么好的项目,为什么全国只推广600多家?
  张太江:我们在推广中遇到两个难题,第一是效果太好,人们不能理解。第二,全国有多家骗子公司在搞一些低劣煤,可结果都弄不成功,大家被骗怕了。人家对你不了解,人家怎么知道你不是骗人的?如果你要不是亲到现场,亲眼所见,你相信吗?由于受了骗子的诛连,所以推广速度并不很快。
其他文献
如今,随着超市、酒吧和各种专卖店“遍地开花”,一种新职业在大上海悄然而生,这就是日益受宠的“开店侦探”。在国外,零售业被称为“选址的产业”,店址好坏,关系到生意的成败。这些以逛街为工作的新潮“侦探”,就是专门为商家物色最佳店面的“金手指”。一位没有过硬文凭和技术的北方女孩,是怎样在申城点“址”成金,打造百万身价的呢?    乐啊!推销卫生巾的丫头成了“金手指”    我是穷人家的女孩,18岁读中专
期刊
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的普通青年,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他发现了新商机──“隐茶杯”。  小小的“隐茶杯”不仅让我们品出茶道,也让我们看到奇异智慧对传统习惯的颠覆。   高波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牡丹江当地一家国有机械修造厂工作。2004年春节,高波的一位表哥从韩国打工回来,邀请高波去他家做客。刚一进门,表哥从柜里拿出一只纸杯,到饮水机前给他接了一杯白开水。哥俩说了一会儿话后,高波觉得口渴,于是就端起纸杯喝
期刊
我国的士司机已形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一些大城市从业人数多达数万人。由于流动性大,工作劳累,的士司机就餐的地点常常打游击,停在哪儿就吃到哪儿。饮食和休息的无规律性,已经成了令他们普遍头疼的大问题。广州有一位名叫蒋红艳的打工妹,在同情的哥们之余,为解的哥之难,先开了一家专门的“的哥餐厅”,继而又从家政市场招来一群“保姆”,开设了“的哥保姆公司”。没想到这一善念,竟给她带来了月收入4万元的大商机!她的成功
期刊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塑料包装废弃物已占到垃圾总量的5%—10%,数量之大,让人关注。随着废旧塑料的日益增多,面对各种品牌的废旧塑料加工设备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和广告炒作,许多消费者都感到良莠难分。一些厂家的设备由于材质不好,机器经常发生故障,一些厂家也常常不能兑现维修设备的种种承诺,客户在经济上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在精神上无尽的烦恼。  今天,本刊向广大读者郑重推出河北秦皇岛抚宁
期刊
当很多城里的孩子趋于“退化”状态:不会做家务;不会待人接物;不会自己单独处理问题……家长看到自己的后代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不免忧心如焚。一位下岗的教师从家长焦急的心理中发现了“冷门”商机。他解决了家长的难题,自己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郁闷下岗山村教师发现商机    今年45岁的孙纯福是湖南株洲人,2002年2月,由于教育体制改革他下岗了,下岗以后,他摆过水果摊,开过小餐馆,蹬过三轮车拉过
期刊
现代人不醒的美梦是什么?是创业!是拥有一份能使自己过上高水准生活的私有产业。在这个人人梦想财富的时代,创业似乎成了生活的主流。当创业的引力以不可抗拒的姿态站立于时代面前时,我们最深地感受到了他魅力四射的原因所在,因为创业是人类心智的历险,创业是最能激发现代人豪情与灵感的“游戏”。创业,让你充分体验到你活着、成长着、打拼着;让你意识到——我是这个活色生香世界里的佼佼者。  然而大浪淘沙,成者笑败者悲
期刊
翰墨花香醉倒有识之士  在本刊第4期刊登“经营日本新型仿真花卉,用爱和时尚轻松挣钱”一文后,编辑部电话如潮。为方便更多的读者了解日本新型仿真花卉加盟情况,记者又再次赶赴河南商丘科技交流中心。在那里,记者看到日本新型仿真花卉在市场加盟运作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功者比比皆是。在山东、北京、江苏等地。有人通过开设一家小小的普通花店,就已经创下了年挣70万元的经营业绩。   来到商丘科技交流培训中心后,姚长
期刊
首次来到北京绿风世纪螺旋藻生物技术公司,在王殿鹏经理的带领下,我参观了他的螺旋藻系列产品,走进大厅我禁不住大吃一惊,只见展示架上摆了几百种产品,螺旋藻宇航粉,螺旋藻素原生粉、螺旋藻胶块,螺旋藻胶囊等等,品种繁多,让人目不暇接。   在养殖生产基地,那一池池,一盆盆绿油油正在生长的螺旋藻好像是一片汪洋的青苔带着雨露,还有阵阵幽香……这就是公司采用高科技术培育出来的蓝宝一号、二号、三号螺旋藻种,科技含
期刊
济南佳美阳光公司总经理张启果有一个爱好,不论参加什么会议,心里总离不开一个话题,节约有源。2003年,张经理在参加一个全国节能产品会议中获悉,近年来,由于能源需求大幅增加,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煤、电、油全面紧张,用电紧张进一步加剧,全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电现象,由于拉闸限电,给靠电空调采暖降温的家庭带来许多不便,张经理想,如果开发出不用电、煤气、油水等能源的太阳能空调,市场一定很欢迎。为了验证自己的想
期刊
陈阳1967年出生在贵州省贵阳市的一个工人家庭,21岁那年大专毕业的她被分到了南京一家国有企业做行政秘书,一切都是那么顺利,陈阳的生活仿佛如晨曦中的阳光,快乐且温暖。  1992年5月1日,陈阳与她相爱的男友在南京喜结连理,次年,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诞生了,全家都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眼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陈阳渐渐发现孩子有些异常,当自己在轻轻的呼唤他时,他没有一点反应,张嘴说话时也不能发出声音。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