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生元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探析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吴生元教授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云南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学术继承人。文章介绍吴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机为肺肾阳虚,临证活用温阳散寒、止咳化痰、纳气平喘的麻辛附子二陈汤治疗本病的经验。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名医经验;吴生元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03-02
  尊师肖泓教授,师从于云南省著名中医、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一继承人吴生元教授,尽得其传,熟谙其师辨证及用药经验。导师耕耘杏林数十载,学术上推崇“扶阳理论”,辨证缜密,用药精巧,潜心致力于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的研究,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颇佳。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兹将吴教授辨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1 病因病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慢性咳痰。中医虽没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肺胀”范畴。对于“肺胀”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都有独特的见解,如:《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咳喘”;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认为:“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气也”。吴教授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认为,患者咳喘,咳痰,憋闷,口唇紫绀等痰瘀阻络之象仅是标象,其病之根本在肺肾阳虚。肺病日久迁延不愈,易出现肺气阴两虚之证,根据五行母子相及的关系,金为水之母,土之子,当肺金不足时,可累及脾、肾两脏[2]。肺脾肾三脏俱损,肺主出气,肾主纳气,出纳失和,故作咳喘;脾失健运,聚湿成痰,上贮于肺,肾阳亏虚,水泛为痰,上干于肺,遂症见咯痰;胸口憋闷、口唇发绀则因肺胀血瘀的形成,气虚则无力推行血液流动,阳虚则无力温煦,血脉不利。因此,肺胀的基本病机是以肺肾气(阳)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在治疗上,吴老认为单治其标的疗效欠佳,应标本同治,以温阳益气活血为大法。
  2 典型病案
  郭某,男,65岁。2015年11月6日初诊。患者平素嗜烟40余年,5年前患者因喘促、咳痰,呼吸困难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肺部CT提示:双肺上叶多发肺气肿,肺功能示:①重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根据患者的检查及临床表现诊断为“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经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后,病情缓解。但咳喘反复发作,尤以冬春季节发作较为频繁,曾多次住院治疗。就诊时患者诉咳喘,动则加剧,痰多黏稠难咯,咯白色黏腻痰,胸闷,气短,腹胀,纳呆,小便少,大便尚可,舌青苔白腻,脉沉细滑。查体:口唇紫绀,颈静脉充盈,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SpO2 78%,心率94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肺部CT示:①双下肺炎症;②双肺多肺大泡。中医诊断:肺胀(肺肾阳虚,寒湿痰饮阻肺证)。治以温阳益气,散寒除湿,纳气平喘。方选麻辛附子二陈汤加减。一诊疏方:附片90 g,炙麻黄15 g,细辛6 g,陈皮10 g,茯苓15 g,杏仁10 g,桂枝20 g,炙远志10 g,公丁香10 g,桔梗10 g,射干15 g,紫苏子20 g,葶苈子20 g,五味子10 g,砂仁15 g,石菖蒲10 g,大枣10 g,甘草10 g。5剂,每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盐酸莫西沙星片04 g,口服,日1次。
  二诊(2015年11月13日):患者诉服用上方后咳喘有所减轻,双下肢仍水肿,但有所好转,但痰仍多黏腻难咯,饮食一般,舌质青苔白腻,脉沉细。SpO2 83%,肺部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继守上方5剂,每日1剂,水煎服。继于盐酸莫西沙星片口服。
  三诊(2015年11月20日):诉咳喘已明显好转,夜间咳嗽明显,咯白色泡沫样痰,易咯,无双下肢水肿,胸闷、腹胀等症状好转,纳食改善,二便调,舌淡青苔白,脉沉细。SpO2 85%,肺部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上方去五味子、葶苈子,加炙紫菀,炒厚朴以化痰除湿。
  四诊(2015年11月27日):患者诉偶有咳嗽,动则喘促,痰少色白易咯,胸闷、气短、腹胀等症状已去。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根部稍腻,脉沉细。SpO2 87%,肺部呼吸音低,双下肺未闻及湿啰音。中药以玉屏风桂枝二陈汤加减顾护表气,止咳化痰。
  3 体会
  从临床表现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但吴生元教授认为治病必求于本,其将病位定位于肺、脾、肾三脏,基本病机为肺肾阳虚,用麻辛附子二陈汤加减治疗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方是由《伤寒论》麻辛附子汤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二陈汤合方而成,方中附子温阳散寒,纳气平喘;麻黄散寒止咳,宣肺平喘;细辛入肺肾两经,散寒温肺;桂枝解表散寒,调和营卫;杏仁宣肺平喘;二陈汤燥湿化痰。诸药配合已达标本兼治之效。在临床运用此方能取得显著的疗效,吴老认为其一:方中附子和麻黄如同砝码,而细辛则是天平,因此这三味药的用量是关键。肺喜温而恶热,喜润而恶寒,附子量过大则伤肺阴,过小则纳气平喘之力弱;麻黄量多则伤正,量小则无以祛邪。其二,在运用麻辛附子二陈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亦要善于病症结合,圆机活法。痰湿较重者,加炙紫菀、白芥子、紫苏子等温肺化痰;血瘀明显者,加用赤芍、桃仁、桔梗、枳壳等行气活血化瘀之品;水泛凌心者,加大附子剂量并加用葶苈子、桑白皮等共奏强心利水消肿之效。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肖泓吴生元教授治疗风寒咳嗽的三步论治法则[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05: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二者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88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将各分型与对照组的胰岛素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中医证型均表现出明显IR,组间相互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证型
期刊
摘要:张震研究院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全国名老中医,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六十余年,学术造诣精深,医术精湛,临床常用“疏调气机”法为基础对多种疑难疾病的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本文章从临床治疗个案中领会到张老独创的“疏调气机”结合健脾利水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经验经验。  关键词:全国名老中医;张震;肝硬化腹水;治疗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6.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经颈动脉彩色超声证实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142例,其中轻度狭窄60例,中度狭窄60例,重度狭窄22例,按1∶1的比例简单随机分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观察组(简称蛭龙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和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蛭龙组给予蛭龙活血通瘀胶囊
期刊
摘要:目的 定量分析中药坐浴治疗痔疮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与实践提供科学有效、实用可行的证据。方法 电子检索2016年8月前全文发表在国内期刊杂志上的随机对照实验,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追踪相关参考文献,另手工检索《中华护理杂志》进行补充,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文献质量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鉴,并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偏倚的识别。结果 共11篇文献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討加减补中益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防治脾虚血瘀型子痫前期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既往患子痫前期病史的孕妇245例,随机分为A组67例,予中药加减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B 组67例予中药+低分子肝素钠治疗,C组66例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D组45例空白组,不用中药+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各组孕妇子痫复发率、发病孕周、早产平均孕周、早产儿平均体重;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
期刊
摘要:目的 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突出中医特色,实现现代护理教育与中医护理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和带动护理高等教育及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服务大健康产业需求的护理学专业实用人才。方法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中医理论及实践教学;创新师资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编写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学专业教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适应社会需求。结果 构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学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飞龙掌血醇提物的药理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方法 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小鼠剪尾法及玻片法止血实验,以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飞龙掌血醇提物能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促进小鼠凝血时间,但不能促进小鼠剪尾止血时间。飞龙掌血醇提物最小致死量为10.56 g/kg.bw(相当于生药245.58 g/kg.bw),死亡率为10%。最大耐受量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靛玉红(Indirubin)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影响。方法 采用肝癌HepG2细胞上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成为肿瘤血管内皮细胞(tumor-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Td-EC),通过MTT法、细胞迁徙试验、血管形成实验检测靛玉红对HUVEC与Td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扶正颗粒对ETM大鼠血清IL-1β、IL-12及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西药组以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法(LPS)复制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正常组、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l/100g灌胃,每天1次;西药组给甲基强的松龙1.17mg/100g灌胃,每天1次;中药组给清热解毒扶正颗粒1ml/100g灌胃,每天1次;实
期刊
摘要:尿失禁是根治前列腺切除术后的严重及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治疗尿失禁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周红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是在膀胱气化失司,病位在膀胱,与心、肾脏腑功能关系密切,运用桑螵蛸散治疗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多有良效。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析周红教授临证思路。  关键词:周红;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桑螵蛸散  中图分类号:R256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