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网银无忧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hope9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别撰稿 Roger Chang 发自澳大利亚)网络给澳大利亚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除了沟通、教育和娱乐方式的改变之外,网络银行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经济生活; 特别是先进的加密手段,让“网银是绝对安全的”成了澳大利亚人的共识。
  在澳大利亚,农业早已不是它的全部了,其信息化应用水平也是值得称道的。
  比如,在澳大利亚的超市里面,工作人员从来不需要在笔和纸的辅助下,用人工的方式清点货物; 取而代之的,是通过EPR(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对卖出的商品进行记录。而对需要买入的货物,电脑都可以自动产生报表并通过网络传给单位主管进行市场分析,并同时把订单发送给供应商。
  再比如,只要有人用手机拨打电话报警,警察几秒钟内就能查到这部手机所在的位置,这大大加强了社会治安上的稳定。
  IT科技的运用正在给居住在澳大利亚的人们带来许多正面的影响。
  澳大利亚的超市结账柜台,顾客自行刷卡,而且还能提取现金。
  
  无处不在的安全网银
  
  在澳大利亚的超市,基本上看不到有人用现金结账。当然,他们的刷卡结账与国内的超市也大不相同。在国内超市或商场,如果你要刷卡结账,必须把银行卡或信用卡交给收银员,由他们在POS机上替你刷一下,然后由你再输入密码,签字结算。而这在澳大利亚人看来非常不安全——卡一旦离开自己的视线,就有可能被复制。在澳大利亚普遍的做法是,刷卡机面对你背对收银员和其他顾客,你自己轻轻一刷,一切工作全部OK,这样不但安全,而且速度也快,绝不会有其他人在你后面着急得直跺脚。
  也许你会问,澳大利亚人不随身装钱吗?的确是这样的。当你需要使用现金时,随意走进一家超市,就会有人问你:“请问想要取现金吗?”如果你回答是,他们就会让你在他那里刷一下卡,然后拿走你需要的现金,比如200澳元。当然,账单会自动转入你的网络银行账户。
  在澳大利亚,不管是在超市、商场,还是其他什么地方,你都可以到结账的柜台——注意,只是商场或超市里的普通柜台,而不是ATM取款机——刷卡取现。感觉上就好像到处都有银行柜台一样,这就是他们推出的联机网络银行存付款服务所带来的方便。不过,银行为了不承担超额风险,不同的银行会有不同的放款额度,总体而言,只要一天内总交易额不超过5000澳元(约人民币3万元),都可以使用联机付款或取款的方式,
  而在澳大利亚的银行里,很难见到人头攒动甚至大排长龙的场面,大部分时间都是冷冷清清的。这并不代表澳大利亚人都不使用银行业务,而是因为人们大都已改用网络银行了。澳大利亚的网络银行安全做得非常好,除了普遍使用SSL(加密套接字协议层)128位的加密机制来保管客户的财务资料以外,有些银行还有电子密码锁,在客户进行每一笔网络交易时都能随机产生一个一次性密码,这样,即使你的电脑被木马侵害,也不能对你的网上银行账户构成丝毫危害,因为木马程序所盗取的那个密码只是暂时的。
  除此以外,用户在网络银行上的每一笔交易都会有一个“用户加密”和“银行解密”的过程,这样,即使交易资料在传输的过程中被截取,对方看到的也只能是一堆乱码,拿不到银行的解密口令,什么也看不到。因此,“网络银行是绝对安全的”,这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人的共识。
  根据政府机构ABS的调查报告,在2005年就已经有40%的澳大利亚人利用电脑网络在家中支付房租、水电费、煤气费、保险费和通信费等各项生活支出了,这不但节省了市民的交通支出、节省了银行的排队等候时间,还有效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市民遗失现金的风险。
  
  沟通无极限
  
  在澳大利亚这样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沟通的需求非常强劲,但笔者却发现,澳大利亚人每月用于通信的支出非常少。这是因为,澳大利亚的通信费用非常便宜。按照普通的公司职员薪酬标准计算,澳大利亚人的月收入一般是4000澳元左右,相当于人民币2.5万元,而一般人(或家庭)一个月支出的上网和电话费用加起来,只有90澳元左右,也就是不到人民币400元。
  不过在过去,澳大利亚的电信业并不如此。以前的电信业是归政府所有的,政府在电信业有56%的股权。从去年开始,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开放了澳大利亚的电信业,允许国外电信厂商进入,完全市场化的竞争让澳大利亚的手机全部实现了免费接听。而且,每一部手机在申请运营时就会有每月500分钟的免费通话时间,这样算来,在澳大利亚使用手机基本上是处于免费的状态。
  另一方面,近一两年来,VoIP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无线应用在澳大利亚的迅速发展也是通信费用降低的重要推力。
  Skype在澳大利亚是人人都熟悉的即时通信工具。由于网络教育非常发达,来自不同国家和城市的学生们更习惯于在Skype上共同完成作业,“那种感觉很棒!打开音频、视频,无论有多远,就好像在眼前一样。”学生们跟家里的父母、亲属和远在外地的朋友的沟通都用Skype,他们不能想像,没有Skype的日子该怎么过。
  企业也是如此,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小、城市分散,企业设在各地的分部之间沟通业务,基本上都是靠VoIP技术来实现的,更不用说那些跨国企业,视频会议召开的频率要比中国企业高出许多。
  而且,业务外包在澳大利亚是一种潮流,不光IT公司的软件业务,就连一些低端设计的业务,如电脑美工制作、网页设计,甚至电话咨询的客户服务部,也都能被外包到国外,这就使得VoIP成为企业日常运营不可或缺的沟通方式。举例来说,香港汇丰银行的中文咨询部门设在广州,当在澳大利亚居住、英文不是很好的华人顾客在家中拨打咨询专线时,只要选择中文服务,电话就可以直接通过VoIP转到广州,而客户往往根本察觉不到替他服务的人员正处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
  
  “e”化教育
  
  背着装满书的沉重的书包跑来跑去,这样的情形在澳大利亚的学生身上是很难看到的,澳大利亚学校及相关学术机构已全面“e”化。
  以笔者所在的澳大利亚旋宾科技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为例,学生在入学的当天,就会领到一个学生的ID和密码用来启动学校提供的各项网络服务,如电子邮件、网络图书馆和网上选课系统等。
  学生所需的任何资料都能在网上得到。比如,上课有全程录影,学生可以下载影片或mp3格式的课堂录音;在学校的网络图书馆里,许多书籍都有 PDF格式供读者在线阅读和下载。绝大部分的科目都使用学校网站上的“Digital Dropbox”功能来递交作业。这个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纸张的使用量并且杜绝抄袭的可能性。因为,学校的数据库系统能在全世界的学术电子文件库自动进行比对,任何一句话,只要曾在某个论文或报告中出现过,系统都会显示出来。而学校也在整个校园内提供无线网络服务,以方便学生上网。
  澳大利亚的工作方式偏重于团队合作,这也体现在教育制度上。在学校,很多的专案研究报告,学生们都得以团队的方式进行。有了网络之后这些学生们可以在家里利用网络工具来完成,让做学问的方式变得生动、灵活了起来。
  除此之外,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E-learning”,正在澳大利亚流行起来。E-learning的意思是通过信息科技或者网络工具来学习,有别于传统的在固定的时间聚集在同一个地点的学习方式,时间上的灵活性很大。在忙碌的现代社会里,这非常受企业中的员工的欢迎,对他们来说,通过E-learning配合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来学习是很有效率的。另外,对那些住得比较偏僻的学生来说,E-learning也是不错的选择。
  目前,在澳大利亚,语言、厨艺、美发和电脑技术等专业都开设了E-learning课程,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合格证书。特别是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认证,如思科的CCNA和微软的MCSE认证已经成了澳大利亚IT业的职场必备录用条件。因此,学生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E-learning。
  VoIP在澳大利亚大行其道。
  
  另类的游戏思维
  
  IT产品改变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当然澳大利亚也不例外,像魔兽争霸、Second Life等网络游戏,在澳大利亚的风靡程度绝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且,澳大利亚人对游戏的狂热程度绝对令人乍舌,就以笔者周围的朋友为例,在30~50岁的人中,至少有1/5的人热衷于Second Life。
  在中国人的东方传统观念中,电脑游戏一定会与“玩物丧志”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但在澳大利亚人眼中却恰恰相反。如果你在与周围的朋友交谈时,对时下流行的电脑游戏一无所知,将会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就好像英国人见面会谈论天气一样,游戏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人日常交流的普遍话题,它可以让你更快地融入周围人群,让对方对你有所认同。
  而且澳大利亚人似乎并不担心孩子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媒体上也从来看不到强调网络游戏危害性的长篇大论,更不会有限制游戏的防沉迷系统,这一点很是令人纳闷。不但如此,澳大利亚的父母还会主动给10来岁的孩子购买游戏,并和他们分享游戏经验。甚至连学校里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打开某款游戏,讲解它是如何吸引玩家,怎样实现商业运作的。这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看来有是无法理解的。
  与对电脑游戏的开放的态度相适应,澳大利亚的游戏产品销路非常好,像微软的Xbox 360、索尼的PS3、任天堂的Wii在澳大利亚都备受追捧。依靠电脑游戏中的虚拟交易赚钱的玩家也不少,不过,据笔者所知,澳大利亚也似乎并没有关于虚拟交易的相关法律规范存在,这也是令人相当费解的一件事。
其他文献
惠普PSG全球高层倾巢而出,汇聚上海向全球讲述“互连互通”的电脑趋势和卖点。这一行动的背后除了看中广阔的中国市场,还有惠普自身对移动趋势的向往和实践。惠普是全身扑向移动领域,还是借“移动”之风兜售PC?   5月9日,来自全球的300名记者和分析师兴冲冲地汇聚上海,去倾听惠普的移动战略。这是“惠普全球移动峰会”首次从美国搬到了上海。“随时随地、互联互通”成为大会的主题。   惠普在大会上除了展示其
观 点     从互联网业务、企业级服务和企业文化等角度综合来看,微软和雅虎的合并都值得一试,不过,这一合并也面临许多重要问题。   如果你还记得,在《纽约邮报》首次报道了微软和雅虎的并购谈判之后,雅虎的股票在上周迅速上涨,涨幅达到了10%。随后,《华尔街日报》等报道说两家公司已经进行了数月的谈判,内部人士认为合并在近期内不可行,从而平息了谣言。不过,在透彻地分析了这一交易后,你就会发现合并还是很
“18亿亩”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温家宝总理曾在多种场合提到它,它还被写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加以重申,它是我国耕地管理的防守底线,“坚决不允许突破”,这是今年以后国土资源部的一项“政治任务”。那么国土资源部将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大监管力度呢?本报执行总编辑孙定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主任兼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广华进行了深入探讨。     死守18亿亩耕地     
【计世网 消息】 (记者 陈芳丹)日前,联想网御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正式挂牌成立“联想网御博士后工作站分站”,该站隶属于海淀园博士后工作站。据了解,“联想网御博士后工作站分站”成立后,联想网御将在海淀园博士后工作站的指导下,对当前信息安全前沿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为企业和整个信息安全产业共同培养、输送掌握高端信息安全技术的科技人才。同时,国家将在资金、技术、项目等多个方面给联想网御更有力的支持。  作
信息产业部预计需两年的过渡期    本报综合报道 4月27日,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在京联合召开电信资费座谈会,要求在简化电信套餐、提高电信资费透明度的同时,推动电信资费水平整体下行。信息产业部表示,将和国家发改委一起共同推动手机资费降低,经过两年的过渡将全面实行单向收费。   信息产业部称,今后电信企业新出台的资费方案均应为单向计费的资费方案; 对双向计费方式的资费方案,政府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审批
在日益升级的知识产权冲突中,专利——这个长时间笼罩在中国企业头上的魔咒愈益凸显出威力,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块集体“心病”。   3月15日,是欧洲电子大展德国CeBIT展会开幕的第一天。铆足了劲头要在此大出风头的中国数码产品厂商们遭到突然“袭击”。   德国当地海关的19名工作人员,以涉嫌参展产品侵犯了意大利Sisvel公司的专利为由,扣押了爱国者、纽曼等中国厂商的部分产品,并要求其撤出相关
超大容量的光盘备份,最终的主角可能并不是蓝光DVD和HD DVD。  数字内容的爆炸性增长,令用户的存储和备份日渐力不从心,而硬盘和光盘在容量上的每一次攀升,都会令他们眼前一亮。   日前,少有人知的以色列科技公司Mempile与日本最大的预制光盘生产商Memory Tech联手试制出了容量超过300GB的光盘。这一消息预示着,如同10多年前一样,光盘容量又和主流硬盘处在了同一水平线。尽管这种超大
本报综合消息 3月26日,IBM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光学收发器芯片组原型产品,用这种芯片组能以比现在的光学芯片快8倍的速度下载电影或共享在线数据。   IBM用标准CMOS技术制作光学收发器,再加上用特殊的磷化铟、砷化镓等材料制成的光组件,形成了这种新的芯片组,新产品的封装尺寸仅为3.25mm×5.25mm。这种芯片组用光脉冲而不是电子信号来表示信息,能以160Gb/s的速度传送数据。   IBM
北京市环保局院内停放的两辆流动环境监测车    (记者汤铭)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北京所面临的空气质量问题是以往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所不能比拟的。为此,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启动了立体全方位的环境监测方案,来保障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  “9月16日12时至9月17日12时,污染指数138, 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质量属轻微污染。”一进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一层大厅,就可以看到墙上悬挂的空气质量监测显示屏
各区域IT中心的抢食,使得中关村卖场批发业务萎缩,而厂商渠道扁平化策略,又使得中关村卖场逐渐失势。中关村势力范围越变越小,辐射能力越来越弱,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其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以前的中关村,只要一个小柜台,一台电话,就可以把IT产品源源不断地卖到全国各地,真可谓财源广进。但是这样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记者说这番话的时候,面前这位在中关村摸爬滚打了近10年的某电脑经销商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