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宋熙宁青苗借贷及其经义论辩——以王安石《周礼》学为线索

来源 :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tan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熙宁青苗法的学术分歧体现于对《周礼·泉府》“国服之息”概念的诠释差异。王安石取郑玄注,强调社会分工、货币属性和国家借贷;而以韩琦为代表的反对派则取郑众解,强调其自然经济特征、实物属性,反对国家借贷取息。新法将经学理论与政策结合,且以价格杠杆诱导百姓使用货币而非实物,受到反对者的批评。受政治立场影响,南宋以后学者多否定王安石《周礼》学,乃至对郑玄注甚至《周礼》本身提出质疑,显现出政治史与学术史的相互渗透影响。
其他文献
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此时,距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仅隔四年。从1998年开始,由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联邦总统办公厅、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等机构参与编辑的官方解密档案文献资料汇编《苏联核计划:文献资料》表明,自1941年起,苏联驻外情报机构先后从英美政府官员和核科学家手中获取了大量核情报,内容涉及核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产工艺、原子弹的构造原理及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性问题,不仅促使苏联领导人不失时机地做出启动原子弹研
当代史学新思潮、新学派风起云涌。既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学术自觉的推动,也有国际学术协作团队的努力。这一波新史学潮流的出现。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断得到推介。但并未形成清晰的画面。个中原因恐怕还在于对话与交锋不够。互动太少。因此不免自说自话。新说的创见如不能内化为历史研究过程中的学术自觉。其影响也就日渐减于无形。有感于中国学界学术反思之不足。本刊特组织相关学者。趁各种新兴思潮、流派有一定经验和实证研究基础但尚在成长之际,截断众流,形成代际,对其聚集,着重反思,推动中国学界的反思与前瞻,推动中国史学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和思想现象。它与民族虚无主义一样。在中外历史上具有长期的流传脉络和诸多表现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对孪生联体思潮,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几起几落。多有表现。对此。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剖析与批判。史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集中批判,始于2005年,至今恰好十年。学者们一致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历史虚无主义并没有销声匿迹。并在近
殷墟田猎卜辞所见地名盂与 ,当分别位于汶水上游的“龟阴之田”和汶水下游的“汶阳之田”一带。与之相关联的商、丧、榆、宫等田猎点或途经地,亦在东土。商末田猎区似在泰山周围,或可称之为“泰山田猎区”。此外,《左传》蒯聩“献盂于齐”之盂,与卜辞田猎地盂是一非二,在“龟阴之田”一带,因其近齐,故卫献于齐;郑国“泰山之枋”,殆即卜辞 地,位于汶水下游北岸。至于周初召公所受之榆土,其性质与卫盂、郑枋同,乃东方诸侯襄助周天子行方岳之祭、位于泰山脚下的“汤沐之邑”。商周车马行进一般速度在每日40公里左右,战国秦汉以后“
哈贝马斯对康德实践理性立法的批判,表明了在考察行为的规范性和正当性问题时,从单一主体 的行为向主体间互动的社会行为概念转向的必要性;对目的一策略性行为和规范调节行为的解析,指出了社 会学行为理论的不足,进而阐明了交往行为理论重建现代社会规范秩序的基本思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 论对“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考察,旨在结合两种规范研究的视角.作为一种重构社会学规范基础的理论,交 往行为理论以行为的合理性为基本问题,主张以规范为导向的社会分析,这不仅满足社会学理论一直以来关 注社会合理化问题的理论要求,更希望借助
元代江南政策的主体为“安业力农”、“重商”和重“市舶”,四等人压迫和诸色户计制的嫁接推衍,则是其局部。忽必烈等实行南北异制,维持和保护了江南“富民”农商经济且有所繁荣发展。明前期卫所军户、“均工夫”配户、里甲“画地为牢”、移民徙富和抑商海禁等政策,起步和重点实施于江南且触动极大,几乎倒退至单纯自然经济状态。蒙元江南统治与宽纵豪富相“背反”,官场腐败与贫富悬殊相叠加,招致经济畸形和“官逼民反”、“富逼穷反”。明初富民农商秩序破坏及户役法的南北通行,改变了近千年江南富民大地主为核心的经济结构,取而代之的是与北
主持人语:备受关注的“张林产业政策之争”的热潮似乎正在渐渐退去,然而,这场争论所暴露出的中国经济学界在产业政策研究中-些基本问题上的混乱和薄弱,却值得中国经济学家长期保持警醒,这场思想交锋所揭示出来的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和疑惑,仍需要中国经济学家、特别是年轻-代经济学家继续不懈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讲,张维迎和林毅夫两位中国顶尖经济学家之间的激辩,已经不仅仅是-场经济学家之间就产业政策这个特定问题的学术论战,它所反映的更加深刻的社会现象,是在中国新-轮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包括学界精英在内的社会大众对于
从1996年到2000年,作为中国学术界最重要的科研项目之一,由包括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文献学家和天文学家在内诸多专家共同参与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探讨了中国上古三代的年代问题,并于2000年得出初步结论。专家们发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下文简称《简本》)。
马超背父弃亲之举饱受时人诟病。解析马超弃质事件,可对崇尚孝悌节义的东汉社会与凉州地区匈奴羌胡习俗作多维度的审视。质任制与吴魏的外交斗争密切相关。孙权在夷陵之战中的外交策略,特别是在质子之争中取得的胜利,不仅为孙吴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三国统一的时间。曹魏灭蜀是三国统一战争中的关键之战,质任制与士亡法在当时发挥了制约钟会叛乱的特殊作用。将质任现象置于汉晋之际从天下分裂到统一战争的视野下考察,并延伸至儒学孝文化层面的理路上来探索,或将有助于对质任现象的深入思考。
鱼鳞总图创制于南宋。李椿年、朱熹先后设计了登记土地资料的图帐、鱼鳞图。史籍凡称“鱼鳞图”即鱼鳞总图。明清县、乡、都的总图虽属不同层级,但均为地形示意图。《明太祖实录》所载“鱼鳞图册”是对各地呈进“鱼鳞图”和“鱼鳞册”的统称。“图”与“册”形式有别,作用不同:图是一幅或数幅总括土地丘块的地形图,册由数以千百计的独立丘块(分图)汇编而成。鱼鳞总图在既定的土地区划单位内挨次绘图,地块的空间分布具有连续性,其作用是标绘土地区段各号田土形状和位置,便于业户土地确权在田野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