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家美食启迪孩子爱的情感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国家教委在《关于在幼儿园加强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爱家乡、爱祖国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应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特征,从情感入手,选择与幼儿的直接经验相联系的和可产生情感的具体形象的教育内容、活动形式,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重在感情的培养。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客家梅州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变化是日新月异的。不仅如此,梅州有悠久的客家文化,丰富的物产,杰出的人物,繁荣的城市与经济……德育资源十分丰富。所以让幼儿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喜爱家乡,并能最大限度地介绍客家的乡土特色和文化,也是课题研究中必要和必须的内容。根据幼儿好玩,喜欢吃的天性,把培养爱家乡的情感设立为客家美食美育的课题,着重于客家各地特色小吃和美食,通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了解:盐焗鸡、肉丸、仙人板等美食的特点和制作过程,把内涵深刻、比较抽象的“家乡”概念真实地呈现在幼儿的面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发现家乡的美,动动自己的小手做一做,玩一玩,尝一尝感受家乡的物产丰富,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一、通过教学活动认识各种客家美食进行爱家乡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是向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的好办法。如在《香甜可口的客家小吃》的科学活动中,我精心收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做成教学课件,通过演示课件,幼儿比较直观形象地了解了客家一些比较出名的小吃:味酵粄、发粄、仙人粄、菊花糕等,以及这些小吃的制作要点。同时准备这些小吃让幼儿品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用语言告诉孩子,这些小吃是我们家乡梅州特有的,很多外地的客人来到梅州都要品尝并购买,激发幼儿的对家乡的自豪感,无形中爱家乡的感情深化了。
  二、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引发幼儿爱父母、长辈、爱周围人的情感
  孩子爱家乡,爱周围人的情感,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多样化的有实效的活动来强化影响幼儿的情感。在客家美食和食育的课题实施中,一些活动需要后勤人员的配合,还有家长的参与。比如综合活动《我爱客家美食》,需要家长配合在家和孩子准备一些客家菜肴,孩子在和父母共同准备活动的同时了解了父母平时的辛苦,在第二天和同伴一起品尝和分享时,我适时启发孩子:“这些美食好不好吃?是谁帮你们准备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辛苦吗?”我让孩子在品尝的同时说一句感谢长辈的话,许多孩子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当厨房人员在做点心味酵粄时,我组织孩子去参观,让孩子最直观形象了解味酵粄这种客家小吃的制作过程,同时让孩子看到厨房阿姨忙碌的身影。参观后,孩子剩饭,丢弃点心的情况少了。
  三、让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做客家小吃美食,体验成功,喜欢客家小吃美食,从而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孩子认识世界,接受知识,是直观形象的过程。如果能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发现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情感,那么会比较牢固。客家美食小吃有着丰富的素材,经过整理,选择,很多可以设计成让孩子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教育活动。如:酿豆腐,仙人粄,腌面,笋粄等。老师指导孩子自己做,然后大家一起品尝。孩子们吃着自己做的美食,是不一样的感觉,特别的愉快和开心。这些活动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在做做玩玩,愉快的品尝中,适时的启发孩子们这是我们客家梅州特有的美食,从而激发孩子爱家乡的情感。
  在客家美食的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经常沉浸在欢乐中,他们既动手,又动嘴。美味而有特色的客家饮食文化,使孩子们知道我们的家乡梅州是美丽富饶的,客家人是勤劳聪明的。家长、老师、后勤人员为孩子们准备的各种美食小吃,让孩子们在快乐品尝的同时深深了解长辈、周围人对他们的爱。爱,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但愿我们的孩子,更加热爱家乡梅州,热爱家乡和人民,长大能成为建设家乡的主力军!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其他文献
<正> 江南园林遍布市镇各地,而扬州和苏州则更是精华荟萃之地,向有"园林城市"美誉(周维友《中国园林史》),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典范的苏州园林,以其超俗的艺术格调,高雅的文化品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在教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秋天的怀念》时,我是这样引入的:课件展示史铁生坐着轮椅,由妹妹推着在北海公园看菊花的画面,同时,我动情地用课文最感人的一段话作旁白:“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那一刻,全场肃然。接着提问:“知道这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为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能够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课堂教学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交流、体验,实现知识的深化、品德的内化及实际能力的提高。实现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策略来展开、落实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来保证。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依赖于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积极有效地交往。“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