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中的情景教学问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tato_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为了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实现有效教学,初中历史课可以尝试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以生活化的视角学习历史知识,参与课堂教学,能做到学以致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了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一些措施,希望能促进初中历史课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 历史课 情景教学 问题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可谓是层出不穷,教学评价标准也一改过去单一的模式,除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之外,教学中学生是否参与,是否对课堂呈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是否结合学生实际并给以他们生活的启迪等等都成了课程评价的内容。而教师如果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其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历史课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是否有探索历史的动力敬爱那个会对整个课程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毕竟历史的知识是诠释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初中学生从认知心理上来说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单纯的向他们传授书本知识难免会让他们感到枯燥和乏味,以致于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在历史课上的兴趣,并能够创设轻松活跃的气氛进行教学以便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适当加以情景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那么,在初中历史课中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方式惊醒情景教学呢?下面我就结合几方面的的实例对此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新课改的推广落实之下,多媒体教学在作为一项不可或少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丰富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教学,再现历史场景,从而让学生在声图并茂的视频资料中感受历史。如在讲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当时国人吸食鸦片的情况,不管是官僚、地主,还是军官、士兵,甚至部分老百姓都在鸦片的侵蚀之下逐渐走向精神萎靡直至衰竭的情形,并且英国的鸦片走私还造成我国的白银大量外流,进而减少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禁烟也就势在必行,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也是维护民族尊严,抵抗外来侵略的重要体现。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领略称林则徐为民族英雄的原因。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虎门销烟的相关视频或是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当时的历史,从而增强学生兴趣,加深印象,以便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古今联系,展现历史情境
  虽然说历史都是"过去"了的事,但是所谓的"以史为鉴",历史同样可为当今所用,同时历史教学也是一门将过去的事情通过课本内容传达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认识的一个过程。所以说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但是学生学习历史却是现在的。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联系,能够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教学,从而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而其中一个常见的方法就是在现实中提取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如在讲到《马关条约》中有关台湾问题时我便引入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3月14日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有关台湾的谈话的新闻。这一新闻当时引起了很大关注,教师就可用此引导学生探讨跟台湾相关的历史问题,在探讨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尝试追根溯源,探寻历史,以此同时能够辨别是非。并且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又适时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很快掌握相关知识点。所以说通过古今联系,创设历史情境,对热点时事加以关注和探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
  三、丰富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历史
  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历史课有一大优势,就是有许多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可以参观、考证。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就可以合理的运用这一大优势,带领学生走进这些历史遗迹,考证诸多的历史资料。如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或者是一些历史文化遗存、遗址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进行历史考证,从而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触历史,让学生在走进历史的同时学会分析、思考,并获得知识。如讲授《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调查、访问的形式到自己的社区去寻访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老人,让他们分别谈谈改革开放给他们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以衣、食、住、行为主),探讨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发生的变化及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在下一节课上全班同学进行探讨。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情。认识到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除了上述三种创设历史情境的方法外,教师还可以采取组织学生活动,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角色,或者是开办历史角,创设不同的历史文化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历史的存在,从而起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凌云.浅谈初中历史课的情境教学[J]
  [2]刘海燕.浅谈如何做好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J]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老年人在不断的增加,而与此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日益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如何养老、在哪里养老成为了现如今老年人在生活中不得不谈论到的话题,面对各
摘要:高中美术课探究性教学的引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中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 探究式教学 思考  一、自主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美术课中的尝试  进入21世纪,我国新一轮课改教程改革正有序地推进,美术课程也进行了新的改革。与传统的高中美术课程相比,新的高中美术课改后提出了
摘要:音乐教学能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熏陶心灵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合作,从而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 有效性 教学    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是谈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的,而审美教育的实质现在通常被理解为情感体验的教育,所以,音乐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全面地分析了现代教学观念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启发式”教学模式不仅在体育教学中可行,而且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通过研究探讨在中学篮球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融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学 篮球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完善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地方立法民主化问题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地方立法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目的在于发展幼儿的的基本动作,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游戏。  幼儿进入大班后,活动量提高了,对户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尤为强烈,他们不仅局限于户外体育器材,常常是这个玩玩,那个玩玩,过
期刊
摘要:想象是指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想象的过程。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形式。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结合广泛的音乐作品、舞蹈作品,创造想象。变换形式,促发创造。开发意识、培养创造;开发意识、培养创造。  关键词:想象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激发创造  近年,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了国民的关注,尤其是在温总理讲话之后,幼儿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开始发芽。与此带来的是参
本文通过调查榆林市中学足球开展现状,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榆林市中学足球运动发展对策,为榆林市中学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歌曲是诗与乐的统一体,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歌唱者往往较多地注意技巧,而忽略了对作品的分析,而导致作品情感的表现不尽人意。歌唱是情之所在,情之所至。因而,真实、准确、深切地表达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是歌唱艺术的根本。  关键词:诗歌与歌曲 艺术歌曲分析 情感表现  歌曲是诗与乐的统一体,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歌曲中的语言是在日常生活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文学化、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意志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一生能否作出贡献和成就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意志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体育活动又是锻炼意志贩极好手段。  体育教师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的"工程师",而且也是塑造人类灵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