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老师好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329066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骆玉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早听说骆玉明教授授课风格幽默生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据说王安忆在复旦教书时,每周都会去听骆老师的课。感谢互联网,完整的“复旦大学慕课·古典诗词鉴赏”课程,让我有幸成为这位复旦名师“看不见”的学生。
   从穿着厚外套登上讲台开始上第一课,到讲周邦彦的小令时,望着窗外说:“再热一点,水气再大点,就是溽暑了。”一个学期过去了,自言“讲课时或慢衍无边,往而不返”的骆老师,以诗词作舟,载着学生驶进文学的深处,学生们赏游得过于酣畅,果真忘返了。
   因对魏晋士人的研究解读而为世人所称道的骆教授,行为和谈吐颇有名士之风,讲起课来更是随性、跳脱,“他讲课时,有一种魏晋士人的不羁与锐感,常常在不那么正经的谈吐中点中本质。”(作家闫红),用心听,可以体会出许多东西。
   在骆老师看来,屈原的《离骚》与卢梭的《忏悔录》都是自我辩护书;陶渊明与托尔斯泰,都喜欢农业劳作并从中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岁既晏兮孰华兮”,《九歌·山鬼》中瑶姬的故事,与鲁迅笔下闰土的故事很相像——生命带着希望来到世上,大量的生命却在中途被剥离掉,不能成为一个美好的生命……
   在骆老师的课上,时时会传出笑声,那是听到老师“见性情而有趣味”的妙论时,学生们献上的点赞声:“骂天”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一个男孩子如果从小和母亲一起长大,容易成为诗人;老朋友不是用来说要紧事的,说废话才叫老朋友;余秋雨的文章早期还好,后期越来越“神情不关乎山水”……
   正如学生在网上的留言:“四年里没听过骆玉明,人生是不完整的。”
   年轻时在崇明岛上种过地的骆老师,曾很想写一篇《八方庄稼地》,文章虽没写成,他却在课堂上带着学生走近八方诗人的“庄稼地”:去何逊的诗中感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的温馨柔和;去孟浩然“吃喝简单村庄朴素”的故人庄,体会写得越淡的感情越深厚;“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去陶渊明的草庐读不与世界发生关联的书……向往朴素而诚恳的生活方式,骆老师把自己丰富的生命体验融入到对诗词的导读中。
   最喜欢听骆老师读诗,听他用上海话读《登鹳雀楼》,能体会古音在方言中的残留;听他吟诵杜甫的诗句,眼中光彩灼灼,语调深挚恳切,会莫名感动,“‘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你们没事就背这两句,会觉得人生是多么的快乐。”
   骆老师说,他教中文时常觉得遗憾,现在使用的语言越来越粗糙了,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去读古典诗词,因为“诗是对阅读的期待;体会诗的时候,就在体会我们自己;好的伟大的诗人能获得语言,能揭示语言所包含的神秘性,而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会使生命变得更精致”。
   透过电脑屏幕看骆老师的课堂,感觉很亲切:讲台一角放着水杯,下课铃声像钟声一样悠远,正在讲“人是一种行动性的存在”时,一个来晚的女生匆匆跑进来……恍惚间,我也在那课堂,倚墻而立的旁听生是我,奋笔疾书的进修生也是我——无须学生证,仅凭对文学的热爱,我便重返了校园。
   骆老师常用《世说新语》中的“人情开涤,日月清朗”为学生题字留念,我也将这几个字抄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每每看到,都会想起那一段求学时光:鸟雀呼晴的清晨,点开网页,伴着悠悠而来的古琴曲,摆好本和笔,当骆老师出现时,小声地问候一句“骆老师好!”一声“老师”,一生老师。
其他文献
游离在梦幻与现实之间  文/赵和震         近年来,随着各种媒体和各类讯息的传播,摄影圈里悄然兴起着一种看似新奇,其实久远的摄影文化或者说是技巧,那就是针孔摄影。当浏览全球针孔摄影日网站(www.pinholeday.org)上那些如梦如诗的针孔摄影作品的时候,很容易就为之吸引而不能自拔,其魅力究竟何在?恐怕真的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得清楚。  摄影:孙巍   孔径:0.2mm 
“收到,消毒酒精发放到位。”  “收到,防疫宣传单发放到位。”  “收到,今天检测人员体温正常。”  “收到,电话走访排查人员一切正常。”  疫情发生以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的号召下,学校团委积极动员组织广大学生参加志愿者队伍加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成为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员。志愿者们响应学校号召,主动联系所在辖区政府,在乡镇、街道团组织中成立青年志愿者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2006年,是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开局年,如何运用文学艺术的形式来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上的种种新风貌成了文艺界工作中的新内容。中国摄影家协会作为文艺界的生力军,结合自己行业的特色,同中宣部文艺局联合举办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摄影艺术展览》,呼吁摄影人用手中的相机,关注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伟大变化,为历史留下了一份新的影像图志。  作为承办方的《大众
五十华诞,对于一个生命来说,已经承受跌宕之人间悲喜;半个世纪,对于一个品牌而言,足够凝聚丰厚之历史演替。中国摄影家协会自1956年成立,历经几代摄影人的共同努力,走过了整整50年的历程。其间创建之兴旺,成长之曲折,复兴之强盛,改革之蓬勃,发展之壮阔……,章章回回,可以说令人伏案长思、掩面长叹、仰天长歌。    一代伟人毛泽东,为初创的学会题写会名,为新办的《中国摄影》《大众摄影》题写刊名。这金字招
1.爱上食雕和面塑  来自苏州的80后周毅有着多重身份:食品雕刻大师、拉糖大师、翻糖蛋糕大师……毕业于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周毅学了全国各大菜系,让他体会到中国美食的博大精深。  大学期间,周毅的成绩是最优秀的,曾获得一等奖学金。作为学霸的周毅曾师从雕刻大师肖强,学习食品雕刻。刚开始学食品雕刻时,周毅总找不到感觉,不是构图比例有偏差,就是雕成“四不像”,他把自己关在房里苦练刀法,每天用去食材几十斤
巴黎是一片艺术的热土,现代艺术中的大部分画派都在这里萌芽、成长,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画派,他们只属于巴黎,属于他们自己。柴姆·苏丁就是这样一个画家。    生命是疯狂与痛苦  从1894年到1943年短短的49年中,苏丁经历了他短暂的一生,而命运带给他的更多是不幸。苏丁是个犹太人,出生在白俄罗斯的斯米罗维奇,明斯克附近的一座小镇,爸爸是个裁缝,他在家里的十一个孩子里排行第十。在这个
小商品体积小,价值小,却具有作用大、利润大、市场大的特点。其实,在商业摄影领域,小商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开一本制作精美的时尚杂志,除去那几张华丽的明星照、时装照,剩下的不都是小商品内容的图片吗?况且,有些美女俊男的图片也是为小商品服务的。小商品图片虽然不那么吸引眼球,却在杂志中起到装点版面、丰富内容的作用,占领了广阔的图片市场。     小商品占了大市场    小商品图片的价格同它的自身价值一
读到唐代王昌龄的《宿裴氏山庄》——“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喜欢“静坐”这两字,有一种任外界人潮拥挤,我自觅一段清幽时光,沉淀自己,静待花开的意境。  静是难的,所以胡兰成说桃花难画。曾国藩修心之初,饱受好动轻静、心无定向之苦。他曾在日记中坦言,内心“素有忿恨不顾之习,偏于刚恶,自究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而修心初见成效后,曾国藩说:“心动则神疲,静则神裕。”这就是静最深的妙用。  闲暇去山林寺院
“巍然高峙势旋空,独表银阳岳镇雄。俯瞩烟霞峦岫起,遥看林树画图工。化身崖断三生梦,瀑布泉飞百丈虹。欲作悠悠天外想,白云深处梵王宫。”这是清代诗人程光璧对大茅山的赞叹。七月初,我们一行坐车循着崎岖的山道蜿蜒,一味掀开德兴大茅山神秘的面纱。  大茅山与三清山东西并峙,同属怀玉山脉。只见它巍峨挺拔着雄姿,左拥青峰,右抱峭壁,远眺苍山的朝出暮落,俯瞰雾海的云卷云舒。灵水滋润天鹅湖,玉液不涸,八百瀑布紫烟腾
对于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来说,水下世界是一个神奇、美妙的另类空间。五颜六色的淡水观赏鱼,千奇百怪的海水珊瑚礁鱼,还有种类繁多的水草、珊瑚、海葵等,显示出无限的神奇和美丽。于是许多人把对水下世界的好奇、憧憬、向往,都寄托于摆放在家中或办公室中的鱼缸里,让水下世界中小小的一部分留在自己的身边,时时刻刻享受,欣赏大自然无穷的乐趣。于是,水族爱好者日益增多起来,对水中鱼儿的热爱和痴迷日渐加深,同时,伴随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