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乐山

来源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zf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量第一”“质量强国”被同时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体现出党对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乐山应把高质量发展、标准化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实施城市标准化战略,对标省内一流,以更高标准繁荣城市文化,保护优化生态,增进民生福祉,改进城市治理;以更高标准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提升城市经济实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更高标准完善旅游设施功能,深挖旅游产品内涵,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助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乐山”。
  关键词:质量发展;标准化;新乐山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7.06.004
  文章编号:1009-6922(2017)06-26-04
  一、十九大响亮提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表现在在经济效益上,是由高成本、低效益向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转变;在产业结构上,是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在生态环境上,是由高消耗、高污染向低碳环保、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在人民获得感上,是由居民收入单一性增长向人民生活幸福感的全面提升。十九大对我国经济发展动能转化的判断释放出的信号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可逆,高质量发展任务不能等。“质量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抓手,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是地区经济适应经济新常态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须选择和紧迫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要“以标准助推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可见,标准是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关键载体:标准是创新发展之翼,与相关产业相辅相融,为倍增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增长动力;标准是绿色发展之器,是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是环境保护的硬约束;标准是协调发展之要,其规制、导向作用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四化同步发展;标准是开放发展之桥,是经贸往来的基本遵循,是对外贸易的“通用语言”;标准是共享发展之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科学化。
  因此,标准化在促进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便利经贸往来、规范社会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标准领先才能赢得未来。
  二、国内各级各地标准化战略实施现状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开宗明义提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由此,标准成为我国重要的制度表现形式。在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各级各地十分重视标准化工作,把标准化作为加强宏观管理、促进产业升级、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支持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措施。
  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发改委印发《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促进了循环经济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意见》,要求发挥标准化在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27个部门印发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探索以标准化为手段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模式。
  地方层面,安徽以标准化助推县级中等城市发展,湖北孝感市以标准化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圳市以标准化打造新型城镇化“新标杆”,南京市江宁区以标准化创新党政机关管理和服务标准化,杭州市以标准化探索城区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另外还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高技术产业标准化发展”“项目建设管理标准化实践”“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等十个方面开展了标准化实践。
  可以看出,国内标准化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标准化已上升到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高度。通过人大立法和政府发文的方式对标准化工作做出整体部署。二是国家和地方标准化工作改革深入推进,以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标准化已从工业领域向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文化建设、政府管理等各领域渗透。四是标准化推动产业链不断完善,助推企业抢占国内外市场制高点,在助推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作用更加凸显。
  近年来,乐山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质量强市、以质取胜”的理念,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统揽,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质量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惠民为取向,为全面提升产业、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质量水平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乐山应趁势追击,把标准化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质量兴市”提供支撑和保障,对标省内一流,以更高标准繁荣城市文化、保护优化生态、增进民生福祉、改进城市治理;以更高标准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提升城市经济实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更高标准完善旅游设施功能、深挖旅游产品内涵、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助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乐山”。
  三、标准化战略对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乐山的重大意义
  (一)标准化是建设四川旅游首选地的内在需要
  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做好“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三篇文章,建成四川旅游首選地。旅游目的地是否成为“首选”与品质需求密切相关,即产业链条的完备性、旅游项目规划的合理性、配套设施建设的系统性、旅游产品体系的特色性和旅游服务的贴适性,是否能满足旅客的个性化需求和自主性选择。标准既从理论理念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也从实践层面提供操作指南、技术支撑、应对机制和监测回应,对旅游是一种规范和提升,使旅游市场获得最佳秩序。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是提高旅游经营水平,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成“宜游新乐山”的重要保障。   (二)标准化是建设绿色转型示范市的必由之路
  “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乐山”是我市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行动,也是符合乐山长远发展利益和民生期盼的正确选择。绿色发展要标准先行,在绿色生产上,标准在清洁生产、耗能排污、垃圾处理等方面通过设定能耗限定值、新建准入值,使工业节能具体化、定量化、规范化,达到环保、降耗、节材、安全的目的。在绿化建设上,标准在绿化施工、绿地养护、设施管理、日常巡查等方面,为城市“绿色打底”提供技术支撑。在绿色消费上,标准在建筑节能设计、政府绿色采购、学校绿色理念教育、消费绿色转型、绿色生活文明新风尚形成上起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三)标准化是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的有效方式
  “山水园林宜居城”的蓝图不仅勾勒出未来乐山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山水环绕的“山水画卷”,也是在突出和强调“品质宜居乐山”的城市发展理念。一个城市的品味的构成要件既包括品质城市规划、品质城区环境、品质城市治理方式这些“硬条件”,更包括品质城市文化、品质政务服务这些“软条件”。城市实力靠经济,城市品位靠文化,健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和基础设施标准、领先的文创产业标准化建设纲领是一个品质城市的应有之义。标准化在规范政府服务上既是一种治理机制也是一个治理过程,是城市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与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衡量品质城市政务环境的价值尺度。标准化有助于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促进城市管理规范高效运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市民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建设“宜居新乐山”。
  (四)标准化是建设总部经济聚集区的质量支撑
  总部经济作为国际价值链分工的高端环节和产业分工的新兴业态,具有功能高端、空间聚集、智力密集、环境污染小、创新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等重要特征和优势。加快建设总部经济聚集区对于打造市域创新龙头、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形成与四川旅游首选地和山水园林宜居城相匹配的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总部经济是一种“内聚外联式”新型高端业态,“内聚”指聚集本土內生性总部经济,“外联”指引进外部高端企业和总部项目。标准是内聚外联的重要纽带,标准推动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互联互通。通过标准化的手段,实施对各种手续和程序的简化和协调,加速要素跨域的流通,以国内先进标准、行业领先标准“引进来”,以标准提升“乐山造”品质、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促进乐山产品“走出去”,有助于建成“宜业新乐山”。
  四、标准化助推建成宜居宜业宜游新乐山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乐山标准化工作组织领导
  成立市级层面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各区(市)县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推动任务落地。市级各部门加强对本行业本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将标准化理念融入各项业务工作。
  (二)加大标准化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出台《乐山市标准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推动标准化激励政策与科技政策、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和政府采购等相互衔接,市级相关部门、区(市)县制定实施产业政策时要以标准的采用和升级为导向,出台采用国内一流标准的鼓励政策,加大对标准、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设的投入。
  (三)形成打造乐山标准强大合力
  积极倡导“标准决定质量、质量成就未来”的理念,把打造乐山标准的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强统筹规划、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企业主力军作用、行业协会领队作用、科研院所、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标准化的良好氛围和打造乐山标准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康璇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社區公众参与权责不明,居委会内卷化趋势并未受到遏制;观念固化,共建共同体尚未成为居民共识;分合不当,主体利益区隔影响自治效果。因此,需要我们科学定位,重构政府与社区权责边界;优化制度,构建良性社区治理格局;共建共享,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加强保障,确保参与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社区自治;公众参与;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 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对现代化进行了一以贯之的长期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党对现代化的认识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党对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抽象的先进与进步、军事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发展阶段,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对现代化的全面深入认识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系统探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党对现代化认识的演进史并总结其历史启示,有助于深刻展现党在中华人民共
期刊
摘 要:乐山市的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在责任体系明确、兜底政策明晰、基础扶贫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已踏入实质性的联动攻坚帮扶和个别县整体脱贫阶段。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扶贫军令状”下扶贫政策失灵问题和“扶贫产品”供需错位的结构性矛盾。从“需求侧+供给侧”扶贫思路出发,以“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策略,可以增强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点穴式”扶贫,提高乐山精准扶贫和精准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一生的最大成就是撰写了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资本论》。《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中心、创建十大理论、得出最终结论。当前,《资本论》仍然是剖析现代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资本论》揭示的商品经济规律和社会化生产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阅读《资本论》能深刻理解和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关键词:《资本论》;马克思;里程碑;生命力
期刊
摘 要:峨边彝族自治县以贫困户中的特殊困难群体这个“关键少数”为支点,以“剥离家庭负担、解放劳动能力、助力脱贫攻坚”为突破口,以“大家庭”救助中心为帮扶阵地,撬开了阻挡在全面奔康道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确保脱贫不漏一户,奔康不落一人。  关键词:脱贫攻坚;帮扶救助;特殊困难群体  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3.015  
期刊
摘 要: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表现形式丰富、艺术价值高,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乐山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重申报轻保护发展、线路设计内容较为单一、部分地方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缺少高素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等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为非遗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突出乡村非遗旅游重点区域打造,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大力开展“互联网+非
期刊
摘 要:社会公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运用“社会公仆”理论的过程中,创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应当持续发扬光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公仆;运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1.04.003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审判团队要高效运行,团队组建必须科学合理,团队运行必须均衡有序。要坚持小团队大作为的思路,以保障需要为目的、以专业化审判为主导设计团队架构;以审级、地域、人力资源为主要考量选择团队结构;坚持立足发展、能力互补、结构合理的人员配置原则,兼顾团队成员的协调配合性。实践证明,司法责任制的落实是审判团队运行的前提,以目标为导向的考核奖惩机制是提升团队审判效能的有效举措,对办案数量的实时监控与调整,
期刊
摘 要:社区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到省、市及城镇、社区的工作效率。成都市双水碾街道社区借鉴先进的社会治理经验,积极开展社会治理,但是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街道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应完善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提升政府、社会的共同治理能力,促进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治理,重視社会组织和管理人才培养,结合科技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社区治理;治理现
期刊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与城市新发展的矛盾日趋激化;保护不力,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破坏严重;工作基础不足,工作难度很大;有关部门在旧城改造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正确认识。因此,保护挖掘历史文化遗址的策略应该是进一步强化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层次制定保护重点与措施;落实有关保障机制;推进文旅融合,着力打造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品牌建设;全面提高历史文化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