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东西,病根并不一定在眼部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ushil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不清东西,病根并不一定在眼部
  吕 斌
  
  最近,一位72岁的老大爷,因“头晕”在当地一家小医院以“脑供血不足”诊治,后到省医院神经内科检查时,才留意到自己斜眼看东西时出现两个影子,医生为他做MRI检查,诊断为“桥脑梗死”。另一位53岁的中年女性,因东西看不清,有时看上去有两个影子多方寻求眼疾良药,后来别人劝她到神经内科看看,医生经脑脊液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多发性硬化”。
  据了解,许多神经内科疾病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视物不清。当发现有视物不清或视力丧失,而到眼科检查又不能充分解释疾病的症状时,莫忽视到神经内科就诊;尤其是伴有头晕、头痛、肢体或面部肌肉无力、麻木时,更应及早咨询神经内科医生,以免遗漏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延误治疗。
  那么,哪些视力障碍者应重视神经内科的会诊,或者说应该同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呢?专家认为,主要有五类病人,一是“复视”病人,这类病人单眼视物时均很清晰,但双眼视物时,尤其向某一方向看时,出现视物双影或重影,主要见于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糖尿病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疾患。二是“单眼”,尤其是双眼视物不全,医学上称之为“偏盲、象限盲或视眼缺损”。这类病人往往只能看到视野内应该看到的一部分事物,而忽略正常视野内的另一部分事物。比如吃饭时总有一半的碗内剩有饭粒:旁边应看到的东西总是找不到。常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垂体瘤。三是“幻视”,指一过性视物变形、颜色异常改变、或虚无物体的呈现,医学上认为是癫痫病的一种表现,也见于一部分偏头痛病人。这类病人因症状轻微,往往不能及时就诊,错过了诸如枕叶肿瘤、血管畸形的早期诊治。四是单眼或双眼一过性视力下降或视力丧失,医学上又称“一过性黑礞”,多数是由于供应眼球的脑动脉缺血造成的,常见于短暂性脑缺血(TIA)、巨细胞颞动脉炎。五是单眼持久性视力丧失或视力减退,常见于颈内动脉闭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造成的眼动脉闭塞、视神经炎、视神经脊髓炎,颅内压高引起的视神经盘水肿、脑肿瘤压迫视神经。
  可否进行第二次白内障摘除手术?
  李正坤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五月至今确诊后收治的6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对比分析疗效。结果:治疗一疗程(10天)后随访,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单纯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73.3%,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
都知道木耳既营养又保健,关键是让人们如何爱上她,达到长厢厮守。木耳跟鸡蛋或肉一起炒,难免连吃两顿就腻。自己炒自己,也没有创意。  我曾在朋友家吃到了一道别样的凉拌木耳,在大鱼大肉中,就像一个世俗盘踞之地,突然出现那么一位“清水芙蓉”,不仅养眼,亦养心。  问起主人,做法很简单,跟平时的吃法无二,木耳泡发了,用开水焯一遍,用冷水拔凉。再把根部择净,撕成小朵,便于直接入口。调料的组成有酱油,香油和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