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附睾ADAM28基因CDS区的克隆和表达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e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牦牛附睾组织中精子成熟的相关机理,本研究通过分子技术对牦牛ADAM28基因进行克隆,分析ADAM28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其在附睾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显示:牦牛ADAM28基因CDS区有2 235 bp,编码744个氨基酸,所编码的蛋白为中性蛋白,具有亲水性且稳定,存在跨膜螺旋区但没有信号肽;牦牛ADAM28基因在附睾头部的表达显著高于附睾体和附睾尾。
其他文献
人兽共患寄生虫种类多、宿主广泛且危害严重。血吸虫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是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和家畜饱受寄生虫病的危害,这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群是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综合防控措施。在综合防控策略中,疫苗的使用是切断循环链、控制乃至消灭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理想和有效途径之一。选用高效的抗原筛选方法挖掘潜在的疫苗候选分子是开发疫苗的前提和关键。抗原筛选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研究者发掘出了更多新抗原和保护性多肽。现有的抗原筛选方法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GSTP1)基因属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家族(GSTs)的P类,能够编码硫转移酶家族的酶。GSTP1分布在过氧化物酶体中,通过催化半胱氨酸残基的硫谷胱甘肽化改变某些靶蛋白的结构或功能特征,是参与异生物质代谢的一个重要调控基因。本文综述了GSTP1基因的定位、结构、表达、分子机制及GSTP1参与的代谢反应,为深入研究GSTP1基因提供参考。
牛精液冷冻与人工授精技术相结合,在牛品种改良、保护优良种质资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冷冻后部分牛精子活力高达60%以上,但是冷冻后精子受损现象却普遍存在,尤其是受精能力与鲜精相比显著降低。作者详细介绍了冷冻-解冻过程对牛精子造成的主要损伤,包括精子的形态完整性、活力及遗传物质的改变等;阐述了冷冻造成精子损伤的主要原因,即细胞内冰晶形成和氧化应激反应及其产生的可能机制;并且对目前常用的提高冷冻精子质量的方法,如添加冷冻保护剂、优化冷冻程序以及添加抗氧化剂等进行了详细地综述;提出了在冷冻精液研究方面值得探索的
试验旨在建立马疱疹病毒1型(Equine herpesvirus type1,EHV-1)人工发病模型,确定EHV-1感染马的半数感染量(ID50)及感染发病的判定标准,为该病的预防与治疗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以新疆伊犁地区某发病马场流产胎儿中分离的EHV-1 XJ2015株为研究对象,设立4组不同病毒剂量感染组及对照组,经鼻内喷雾感染马,5 mL/匹,每天观察试验马的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14 d后进行剖检,观察各组织脏器病理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鼻腔排毒及病毒分布情况。
为揭示羊驼不同部位毛性状的差异性及取样部位与羊驼毛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实验选取天津羊驼养殖场30只周岁母羊驼,分别从颈、肩、侧、股、背、腹6个体表部位共采集180份毛样,测定纤维直径、长度、单纤维强力、断裂伸长率、无髓毛含量、有髓毛含量,并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且背部毛最细(20.92μm),肩部毛丛最长(128.83 mm),腹部单纤维强力最大(6.12 cN),背部无髓毛含量最多(67.02%);相关性分析发现羊驼毛各部位间的纤维直径与长度均呈正相关,纤维直径与无
为研究西番莲多糖提取物(Passiflora edulis polysaccharide extract,PEPE)对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影响,本试验探讨了PEPE对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00μL浓度为1×106个/mL的RAW264.7细胞,分别设细胞对照组、PEPE组(25、50、100、200、400、800和1600μg/mL),分别于培养箱培养24和48 h,用MTT法
为研究黑羽番鸭AMH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产蛋及体重性状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随机采取186只笼养黑羽番鸭,采用限制性内切酶(PCR-RLFP)方法进行AMH基因SNP筛选,并与产蛋和体重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g.1731G>A、g.2044T>C、g.3531C>T 3个位点,其中g.1731G>A的AG为优势基因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1731G>A突变位点中AG基因型的产蛋数显著高于AA型,g.1731G>A与体重无显著相关;g.2044T>C
肌内脂肪含量与肉品质密切相关。本研究构建了北京鸭×绿头野鸭F_2代群体,利用索氏提取法测定了F_2代130只个体(66♂,64体)的胸肌肌内脂肪含量,并分析该性状与胸肌厚度、腹脂重、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的相关性,之后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胸肌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结果显示:MTDFREML软件估计北京鸭×绿头野鸭F_2代群体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力为0.39,与胸肌厚、腹脂重、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的表型相关性分别为0.44、0.20、0.44和0.42;GWAS分析发现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P<
菊粉可改变菌群丰度,增大肠上皮通透性,加快营养物质吸收,并促使菌群分泌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脂多糖等)以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激酶和法尼脂X受体等调控脂肪代谢。因此,本文对菊粉通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调控脂肪代谢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以及菊粉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菊粉对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试验旨在研究aroA基因对肠炎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及毒力的影响.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将从田间分离的禽源肠炎沙门菌的aroA基因进行敲除,经连续传代检测缺失株遗传稳定性,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