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雕塑教学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GODWHB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艺术史的叙述中,20世纪上半叶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简称ENSBA)(见插图)是“保守”、“学院派”的代名词。艺术史在记述这一时期的巴黎艺术时,多半是沿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展开的,关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内容很少。特别是关于当时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雕塑教学情况,介绍文字更少。在中国雕塑家的回忆录中,记述大多不详。笔者以雕塑家的回忆录为依据,以雕塑家的授业“导师”为线索,对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雕塑教学情况做一粗略勾画,列表明晰中国雕塑家的师承关系以及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具体学习时间。
  
  李金发是布夏的第一位中国学生,李金发在《美育杂志》上曾刊登布夏的作品《临海》(见插图),以示纪念。刘开渠曾为布夏做助手,根据他的回忆,布夏“在雕塑艺术上,他反对学院派,主张自由创造,重视独创和天才的发挥。他在艺术手法上近似罗丹,但他不赞成在造像上缺手缺脚的裁减造型,不像罗丹那样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而更接近于现实主义。”8 《临海》和布夏的代表作《雨果像》基本反映了刘开渠所说的以上特征。
  亨利·布沙尔(Henri Bouchard)(1875—1960)。郎鲁逊在其《法国现代雕塑概论》描述该雕塑家“有社会主义艺术(L’art of Social)的倾向,他有很多以劳工为题材的成功作品。” 9并刊登了该雕塑家作品照片一张——《飞行员》(见插图)。《雕塑——从古代到当下》一书的“现实主义和舞台造型”一节10也收入了该雕塑家1906年创作的作品《采石工》。由上面记述可知,布沙尔应该是一位对现实多有关注的雕塑家。曾竹韶在其回忆录提到“我喜欢姆西娅的作品,很严肃,充满内在感情,是现实主义的东西。”11亦可印证上述对布沙尔艺术风格的描述。
  保罗·朗多维斯基(Paul Landowsky)(1875—1961)。他是一位创作纪念碑式雕塑的雕塑家,早年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1900年以作品《大卫》赢得“罗马大奖”,此后他为巴黎以及周边20多个地区创作了35件纪念碑式雕塑。由《蒙田像》《黎明圣歌》(见插图)两件作品可以看出朗多维斯基在人体塑造、性格特征表现乃至抒情性表达上都有独到之处。朗多维斯基还曾为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创作巨型《基督立像》。该像立在科尔科瓦杜山顶,是一尊30m高的大型石雕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耶稣雕像,是为庆祝巴西独立100周年(1921年)创作的。1921年开工,经过10年艰苦施工,1931年雕像才落成。这尊雕像体积庞大,有200吨重,左右手的指间距达23m。
  朗多维斯基有两位中国学生,即张澄江和王子云。张澄江去世较早,没有多少资料传世。在王子云的回忆文字中,涉及朗多维斯基的也不多,有王子云和朗多维斯基以及同学的合影传世(见插图),照片第二排正中的中国学生就是张澄江,位于照片第一排左二的是王子云,第一排正中留有胡子的导师是朗多维斯基。
  西格罗斯(Paul Niclausse)(1879—1958)。郎鲁逊在其《法国现代雕塑概论》描述该雕塑家的大部分作品“都以田园的形物为题材,所以他的作风,朴质稚拙,亦为法兰西雕刻新动倾之一,表现乡人农妇的闲散淡泊,有一种诗的抒情,白利城的青年农妇,即为其代表作,与十九世纪法国绘画上的米勒(F. Millet)同为自然主义的作家,他曾参加很多国家的雕刻工程。”12 并随文附作品照片《白利城的年轻农妇》一张(见插图)。程曼叔是该导师的学生。
  从中国留学生的回忆可知:学生要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得到雕塑教室主持教授的认可即可。所以中国留学生在选择这些教授作为导师的时候,都应该对导师的教学风格及艺术风格有所考虑。能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教书的教授必须是国家学士院美术院士。20世纪20、30年代,正是巴黎现代艺术的兴盛期,这些雕塑教授自然被视为“保守”的代名词,但是正是这些教授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留法雕塑家。尽管巴黎的大环境对中国雕塑家有诸多影响,但这四位学院教授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要直接的多。在此展现这些导师的作品,明确他们和中国雕塑家的师承关系,就是期望引起学术界对这一“师承关系”的注意。
  关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雕塑专业课教学,雕塑家回忆中多无系统介绍,倒是郑朝在写“中国美院雕塑系七十年”一文中,对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雕塑专业课设置做了系统研究,他写道:“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的专业课安排脱胎于罗马法兰西学院。该院的五年课程基本情况是:一年级,临摹一件古代大理石雕刻;二年级,研究头像,完成头像习作;三年级,研究人体,完成真人大小模特儿人体习作和八个人物以上的浅浮雕草稿习作;四年级,完成一个按学生自己构图的模特儿人体习作和一个三人以上的群雕草稿习作;五年级,将第四年所作人体习作刻成大理石。欧洲的美术学院基本参照以上内容与进程安排雕塑专业教学。”13
  郑朝认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学制是五年一贯制。其实并没有那么严格。由于中国雕塑家出国前的美术基础不同,他们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学习时间也长短不齐。另外,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没有毕业制度,也不发放毕业证,学生毕业离校的时候,如果学业合格,只能拿到一个“专业修业证书”。由此可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的进入、日常教学、毕业离开,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刻板,这也使中国雕塑家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使他们在欧洲的活动相对自由一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除设有专门的雕塑教室外,还有大型陈列室,该陈列室1863年设计完成,1871年至1874年建成。凡每年考取“罗马大奖”的作品,依年依次陈列。王子云在回忆中说“因为在卢佛美术馆中所看到的古代名作,还不如在这里看到的更为直接,受到的感染更大,这样也就加深了学院派风格样式的学习。”14
  
  注释:
  1王子云曾编“欧洲编人名地名中外文对照表”,见《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下册),岳麓书社出版,2005年8月版,页629~649。其中让·布夏的出生年份为1850年,朗多维斯基的出生年份为1860年,属于记忆错误。王子云留学时间为1931年,按王子云的时间表推算,让·布夏应为81岁,朗多维斯基为71岁,这不太可能。而且朗多维斯基和王子云的合影显示,朗多维斯基当时不可能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
  2《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下册),王子云著,岳麓书社出版,2005年8月版,页417。
  3《雕塑春秋——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70周年》,郑朝编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页132。
  4“斜阳洒进窗——雕塑家曾竹韶先生自述”,《雕塑》2000年第1期,页37。
  5 Gauguin. Paul Belmondo, La sculpture sereine, Editions d’art, Somogy,1997.
  6 A.H. MARTINIE, La Sculpture, Paris 1928.
  7法国巴黎中南部的一个区,位于左岸地区。该区的咖啡馆长久以来因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汇集地而闻名。
  8《雕塑艺术生活漫谈》,刘开渠,《雕塑春秋——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70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页61。
  9《美术杂志》,1934年第二期(2月28日出版),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社兼发行,页26。
  10 Sculpture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Day, Edited by Georges Duby and Jean-Luc Daval (TASCHEN: 2002), pp.920~923.
  11“斜阳洒进窗——雕塑家曾竹韶先生自述”,《雕塑》2000年第1期,页37。
  12《美术杂志》,1934年第二期(2月28日出版),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社兼发行,页26。
  13《雕塑春秋——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70周年》,郑朝编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页4。
  14《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下册),王子云著,岳麓书社出版,2005年8月版,页440。
其他文献
刘若望雕塑作品一望便知,这人充满英雄情结。儿时对三国、水浒的崇拜、长大对红色宣传的认知,以及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的统帅梦想等等,都让人以为作者在用兵马俑似的语言,塑造草根化的英雄。  其实问题没这么简单。作品在于观看——视觉思维,而不是听作者怎么说。刘若望的确借用传统墓俑的塑造方式,简练、整体、大块面,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但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对墓俑雕塑非真实性的创造性发挥。墓俑的替代性被刘若望极力放大
动物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模仿动物制造了许多对我们有利的东西,例如模仿苍蝇的眼睛,我们发明了蝇眼摄象机;模仿鹰的滑翔技巧,我们发明了滑翔机;利用鸟类的留线造型,我们改变了飞机的外型,使之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借鉴鸟类的骨头构造,我们改进了飞行器的骨架结构,使之更轻,强度更高;学习蝙蝠和海豚的声波探测,我们发明了超声波雷达……为此,科学界诞生了模仿生物来研制机械的一门新学科——仿生学。  但许多人不知道,动
在国际化行进中虚心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时而永不能忘“第6届全国大学生雕塑展”于2011年7月5日在北京东郊的国粹苑展厅拉开序幕。笔者通过现场观摩可感觉到其整体上的一些艺术特点以及当下在校大学生雕塑艺术创作的基本观念和价值趋向,尽管其中的某些展品的形式及内涵與往届展品有所接近。我们关注其展览的理由是显然的,可以说今天的雕塑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就是中国雕塑未来的创造者和主人,他们的艺术修养、追求與文化
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中,雕塑的形式语言可谓是百花齐放。在各种雕塑形式的冲击下,具象雕塑在中国的艺术教育以及艺术现状,仍然是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种雕塑形式,具有深厚且广泛的公众认知和审美基础。中国的现代高等雕塑教育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都是以具象雕塑教学为主。近年来,国内各大院校雕塑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创新,增设了一些新的非具象雕塑课程,但这些课程都是以具象雕塑课程为基础。学习好具象雕塑仍然
甘肃省庆阳市为华夏始祖轩辕皇帝部落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它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远在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三千多年前周先祖后稷之子不笜袭父职,继任农官,率族人迁徙庆阳,在此拓土开疆、教民稼穑、农耕穴居、繁衍生息,开辟了农耕文化之先河,奠定了周王朝的根基。这位农耕文明的传播者,成为农耕文明带到庆阳的领军人物。不笜死后便葬在今天庆城境内的东山之巅,不笜的后世子孙也都
2020年12月28日,俄罗斯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在头版上刊登消息:乔治·布莱克于一天前去世,享年98岁。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打电话给布莱克的妻子表示慰问。   一时间,外界都在好奇这个乔治·布莱克是谁,为何能受到这般礼遇?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布莱克传奇般的经历也被披露出来:这位潜伏在英美情报机构,却效力苏联的“伪装者”,无数次向苏联方面提供情报,一生中“出卖”了500多名英国特工,让英美
“全球最大的观音圣像八角亭,它的16根柱子从中国引进,将成为大马和槟州的新地标,也将是游客必到的景点。”  ——马来西亚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部长拿督江作汉  “对于大马政府给予佛教的认同,大家要感恩。大马政府批准兴建八角亭来为观音圣像护身,是爱护和认同佛教的表现。”  ——中国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会会长净良长老  “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的“观音圣像八角亭”是全世界之最,由我公司完成的16根雕饰石柱更是代表
  
关于动物和人类的研究表明,杏仁核中一群神经元与嗜酒有关,酒精摄入和戒酒都会影响到其神经传递作用。科学家制造了嗜酒大鼠模型,他们花几个月的时间让大鼠染上酒瘾,再让其戒酒。通过观察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群的活动,科学家发现,戒酒后被激活的主要是一類被称为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神经元的细胞。通过在大鼠脑中植入光纤,杏仁核CRF神经元可以由光开关控制,在被光照射后会暂时失去活性。只照射了5分钟,大鼠对酒的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分钟都有事情发生,虽然有些事情看起来不是那么可信,但事实确是如此。  1、每分钟有18个人因为饥饿而死掉。  2、每分钟有9.6亿万吨水从地球表面蒸发。  3、每分钟有5次地震发生。  4、每分钟闪电会击中地球360次。  5、每分钟有250名婴儿出生。  6、其中有113名婴儿来自贫困地区。  7、每分钟有15名新生儿带有残疾。  8、每分钟人类要消耗掉55000桶石油。  9